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當初爲什麼要輔佐劉備 劉備最後爲何託孤給諸葛亮

諸葛亮當初爲什麼要輔佐劉備 劉備最後爲何託孤給諸葛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諸葛亮爲何輔佐劉備?劉備爲何託孤諸葛亮?諸葛亮爲何不用魏延?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東晉永和三年,大將軍桓溫征討蜀地,遇到一個百歲老人。桓溫問:“當今有誰堪比諸葛亮?”潛臺詞是我比諸葛亮厲害,快誇我。這位老人回答:“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意思諸葛亮活着的時候,沒覺得他有什麼好的;可自從他一死,才覺得誰都比不上他。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這段英雄輩出的歲月,承載着無數中國男人的浪漫。可是,大多數人只看《三國演義》,根本不看《三國志》,絕大多數人連《三國演義》都沒看過,只是道聽途說,看了個《易中天品三國》,刷刷某音,逛逛貼吧,就開始好爲人師:“來來來,你別老看《三國演義》,那是小說,《三國志》纔是史書,真正的諸葛亮纔沒那麼厲害呢。”其實他可能只看過《三國志》的封皮。

真正看過《三國志》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很神,只不過與《三國演義》的神不是一個路數。

諸葛亮當初爲什麼要輔佐劉備 劉備最後爲何託孤給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人。193年,曹操屠徐州,13歲的諸葛亮眼見從小長大的故鄉慘遭燒殺搶掠,和藹可親的相鄰慘死在曹軍屠刀之下,哥哥諸葛瑾失散,他和弟弟諸葛均被叔父諸葛玄強行拖進馬車一路逃跑。就在此時,劉備帶領着區區幾千人馬,從千里之外趕來馳援徐州。他領着關羽張飛迎面馳來,小諸葛亮望向那個騎在駿馬上英姿颯爽的男人,忽然有了從未有過的安全感。

諸葛亮17歲,叔父去世,他沒聽從叔父的臨終建議投奔劉表,也沒南下過江投奔哥哥所在的江東孫權,更沒有投奔坐擁半壁江山的仇人曹操,而是和弟弟隱居隆中,坐觀天下大勢。他自比管仲、樂毅,誰都請不動他。直到207年,沒有寸尺之地,如同喪家之犬,寄居劉表檐下的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慨然應允,聊出一段名垂青史的《隆中對》。諸葛亮時年27歲。

公元233年,劉備駕崩前夕,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說了句石破天驚的話:“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安託孤”,本來是一對挺浪漫的君臣佳話,但沒想到給現在的一羣人搞出了陰謀論。有人堅持認爲這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要是諸葛亮回答錯誤,顯露出取而代之的野心,那麼埋伏在帳下的五百刀斧手立刻上來伺候,甚至就算不是試探,至少也是一種敲打,最終成功警示了諸葛亮,這才讓他沒有篡蜀自立。

有人提出這種言論,無非就是以己度人,覺得不可能會有人把家業留給外人,而不是自己的兒子。事實上這種事在三國不是第一次發生。單單是劉備自己,當年的徐州牧陶謙在臨死前,就沒有把徐州留給兒子,而是託給了劉備,並且親口表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陶謙這麼做,皆因曹操大軍即將來犯,要是一意孤行傳給兒子,不但徐州保不住,連兒子也會引禍上身。

諸葛亮當初爲什麼要輔佐劉備 劉備最後爲何託孤給諸葛亮 第2張

蜀漢當年的局面,與當年的徐州大同小異。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羣英隕落殆盡,劉備親征的夷陵之戰更是元氣大傷,蜀漢已然走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曹丕都修書一封,讓諸葛亮舉國來投算了,可見這時候劉備是誠心實意求着諸葛亮接下這個爛攤子的。因爲如果傳位劉禪,蜀漢必亡,還不如全心全意信任這位跟了他十五年的合夥人,讓他開府治事、領益州牧,將一起創立的事業存續下去。

每次一談起諸葛亮北伐,就有人提起一個插曲:子午谷奇謀。這發生在諸葛亮一伐中原,大將軍魏延提出的一條計策,讓諸葛亮撥他五千精兵,走子午谷小路,趁魏軍不備,拿下長安,一舉功成。但被諸葛亮否決,這一戰略未能付諸實踐。有人抱怨諸葛亮過於謹慎,不敢冒險,以致白白地錯失了良機,他要試用一下魏延的計策,沒準還真能夠克復中原呢。

其實《三國志》從來都沒記載過有個什麼“子午谷奇謀”,陳壽關於魏延與諸葛亮在北伐策略上的分歧,原話是這麼記載的: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長謂亮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這裏只說魏延想自領一軍,與諸葛亮分兵兩路,會師潼關,重現當年韓信還定三秦的神話。但是諸葛亮不許,魏延就跟人說諸葛亮膽怯,還常常表示自己懷才不遇。

事實上,就在明末的時候,農民起義領袖高迎祥就因讀了《三國演義》,決定出兵子午谷,進軍潼關,結果一頭扎進了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包圍圈。一代闖王,就因爲輕信小說,落了個全軍覆沒、兵敗身死的悲慘下場。

諸葛亮主政蜀漢期間,政事無鉅細,一言而決,連劉禪都承認“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終其一生都做到了對諸葛亮敬之如父,諸葛亮死後,劉禪哀悼三天三夜。

諸葛亮當初爲什麼要輔佐劉備 劉備最後爲何託孤給諸葛亮 第3張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四史”。作者陳壽,以其史識及敘事能力,在當時已有“良史之才”的稱譽;後世的治史者,也屢屢讚頌陳壽撰事不作曲筆,直可與司馬遷、班固輩爲匹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