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沒暖氣沒羽絨服,古人是如何過冬的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古人如何過冬?

想必大家都曾好奇過,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究竟要靠什麼辦法,來度過寒冷的冬天。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事實上,古代人都是有大智慧的,雖然沒有如今這麼多種的取暖設施,但他們在勞動生活中發明了取暖神器。

他們的冬天,可能比我們想象中過得更舒適。

古人冬天如何“穿”

天一冷,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添加衣物。多添衣,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應對寒冷最本能也最簡單的辦法。

但冬天凜冽刺骨的寒風,並不是在身上多添幾件衣服就能夠進行抵抗的。在古代,一般冬天的腳步還沒臨近,人們就要開始考慮爲自己準備過冬的衣服了。

在一些描寫古代人的言情小說和影視劇作品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主角們到了冬天,身上穿的衣服總是或多或少帶着毛茸茸的皮毛,那時髦程度就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夠迷倒不少人。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2張

不過這樣的錦帽貂裘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穿得起的。

動物皮毛是人類最早採用的服裝材料之一,那些天然的獸皮總是具有極強的保暖作用。但是想要獲得這樣暖和的獸皮,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原始社會大家都會參與捕獵,誰捕到就是誰的。

但是等到進入封建社會,人們之間出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上等人只是動動嘴皮子,就有無數人爲了他們的冬天保暖而努力。那些珍貴的皮毛就算不是爲了上供,拿去賣也能換回不少錢,窮人們就更不捨得自己穿了。

除了皮毛衣物,古代人過冬的時候也會穿絲綿。

不過棉花是在元朝時期才用的,“棉”這字也是在《宋書》撰成以後纔有的。這個絲綿中的“綿”,指的是用蠶絲製成的絮。

在商周時期,我們國家的植桑養蠶規模就已經很大了,陝西河南等地出土的貴族王侯墓中,就有很多絲絹物腐爛留下的痕跡。

但這些絲綿與皮毛一樣,幾乎是完全屬於上等貴族世界,底層的平民用不起它們,只能轉向更廉價易得的“麻”。甚至可以說,在古代早期文獻中提到的“布”,大多指的都是麻布。

這也是爲什麼庶民會被稱爲“布衣”。只不過麻布衣服穿在身上並不舒服,但是平民們爲了保暖生存,也顧不得其他了。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3張

等到唐宋時期,人口增加,臨近冬天的時候,人們對於麻衣的需求大大增加,有很多人受困於衣着問題。好在這一時期,民間又出現集耐穿、禦寒於一身,同時特意加厚過的紙衣,叫做紙裘。

這種紙衣纖維強度高,而且抗老化,又防蟲,到了宋代時期的紙裘變得更加耐磨,既能抵抗寒冬,還有不錯的透氣性,最重要的是,它還不貴。

在宋代有一位隱居在王屋山的王姓居士,就因爲經常穿紙裘,還被人戲稱爲“王紙襖先生”。

不過這種紙裘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因爲棉花種植業在元代開始發展,並在明代迅速繁榮。比起其他類型的衣物,棉花製成的衣服展現出了更強的優越性,很快便作爲保暖衣物普及開來,很多底層平民也能在冬天穿上舒服又保暖的衣服了。

而除了穿衣,古人在“住”這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禦寒小妙招。

古人冬天如何“住”

在古代的冬天,取暖是跟每天吃飯一樣重要的頭等大事,所以形容貧窮的詞纔會叫做“飢寒交迫”。

以前是沒有暖氣的,但是聰明的古人依舊想到了取暖的方法。

早在史前文明時代,北方人居住的房屋在建造時,就爲取暖留下了痕跡。在半坡文明時期,人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有一半是挖在地下的,這樣就能防風取暖。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4張

在屋中,他們還會在地上挖坑,用泥土圍着夯實,在中間生活,這就是所謂的“火塘”。

等到了秦漢時期,宮廷的王公貴族們又開始使用“火牆”。秦代咸陽宮遺址中就存在火牆。這種牆在建造時,中間特意留空,這樣就能從裏面把牆燒熱,讓整個房屋暖和起來。

現在東北人民還在使用的“火炕”,其實就是火牆的衍生物。據說,來到東北後,這裏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遇就是邀請客人上炕。

在漢代時期,古人還發明瞭溫室殿,供皇帝在冬天居住。根據史書記載,這樣的溫室殿有極強的防寒保暖效果,要用花椒和泥塗抹牆壁,壁面上再掛上錦繡,安置好屏風和羽帳,地面也要鋪上毛毯,做到全方位的保暖。

當時皇后居住的宮殿也叫“椒房”,就是因爲要採用這種椒塗室的保暖方法。

不過前面說到的這些都屬於古代的大型取暖設備,而除了這些,古人還有不少小型的取暖物件,比如說,我們看小說和看影視劇最常看到的“火盆”。

火盆的種類因人而異,有錢人家挑選火盆,一般都是選用精緻又好看的金屬類火盆。窮人家就不會考慮好不好看了,一般就是用泥土捏出來的泥盆。

有了盆,自然還要有炭。我們經常說到“薪炭”,這裏的“薪”是年薪月薪,也就是工資,而炭之所以能跟工資放在一起,就是因爲古代的官員們發工資的時候,不光能領到錢和米,還會領到炭。

圍爐而坐是古代冬日裏非常常見的居家景象,這一點在影視劇《琅琊榜》中就得到了極好的體現。只要時間來到冬天,一定會看到劇中主角們圍着火爐團團坐的場景。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5張

既然要燒炭,那必然就會產生一氧化碳。

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數理化,知道一氧化碳是什麼,更明白它有多危險。但是古人還沒有一氧化碳這樣的概念,當他們冬天在屋裏圍着火盆取暖時,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呢?

在古代,房屋的密閉性其實不如現在這樣好。不管是上層人還是底層人,他們的房屋都多少會有漏風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火盆中的炭火燃燒後產生的一氧化碳並不會大量聚集起來,而且火盆是開放式的,火舌能與氧氣充分接觸,一般不存在因爲燃燒不充分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不過這也免不了會出現特殊情況。有些學者就認爲,曹操的謀士荀彧可能就是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除了不能隨便移動的火盆,古人還發明能夠拿在手中取暖的迷你版“火盆”,也就是所謂的手爐,古人將尚有餘溫的炭灰放進手爐中,就能隨時拿着手爐走動取暖。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6張

到了明清時代,隨着工藝技術的提升,手爐越做越精緻,往往大戶人家的手爐都會像工藝品一般精美。

除了手爐,還有一種名爲“湯婆子”的取暖物件,用金屬或者陶瓷做成,像個沒有壺嘴的茶壺,加上熱水再套上布套,古人睡覺的時候就能將它們放進被窩裏取暖了。

穿的和住的都能保暖了,作爲最懂吃的民族,我們的古人在飲食方面當然也不會鬆懈。

古人冬天如何“吃”

一到冬至,南北方的人們就會開始餃子和湯圓之爭。

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吃餃子的,因爲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那一天,而吃餃子能禦寒。在北方還有句俗話叫做“不吃餃子,凍掉耳朵”。

據說,餃子最早發明出來,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7張

他是東漢人,祖籍在河南,是地道的北方人。據說,有一次他在冬天回到家鄉,看到路邊的很多底層平民穿着破爛的衣物,完全不能抵抗寒冬,耳朵上滿是凍瘡。

張仲景於心不忍,就去找來一口大鍋,在路邊架起來生火煮湯,同時用麪糰將搗碎後的草藥和羊肉包起來,放進鍋中煮熟,然後招呼路邊的人過來吃。由於這些麪糰看起來很像人的耳朵,但是顯得更加嬌美,於是就被人們叫做“嬌耳”。

每個人都從張仲景這裏領到了兩個“嬌耳”,大家趁着熱吃下肚後,沒多久就感到身上開始發熱,耳朵好像要燒起來了,一段時間後,他們耳朵上的凍瘡竟然奇蹟般的復原了。

大家都對這神奇的“嬌耳”念念不忘,紛紛學習張仲景的做法,將食物包在麪糰中吃。慢慢地,在一年當中最冷的那一天吃“嬌耳”不凍耳朵,就成爲了北方人的習慣。

而張仲景在製作“嬌耳”時,除了放入草藥,他還準備了羊肉。其實羊肉也是一種公認的驅寒食材。

每年到了冬至那天,當南北方人民開始了餃子與湯圓之爭時,四川地區的人卻已經開始喝羊肉湯了。在四川,冬至吃羊肉纔是代代相傳的習俗。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 古人冬天是如何度過的 第8張

吃羊肉也有很多的好處,因爲羊肉專治脾胃虛寒和氣血不足,甚至算得上是一味大補的中藥。

在冬天吃羊肉的地區也不只是四川,北方大部分地區也都熱衷於此,只不過在吃法上各有不同罷了。

可以想象,古代的人們圍着陶或銅做成的鍋,用炭火燒着,在鍋中煮上羊肉,大家團團而坐,與親朋好友共享“綠蟻新醅酒”,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

古代的確物質匱乏,冬天酷寒又漫長,但我們的祖先們憑着自己的智慧,製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取暖方法,讓自己與家人安然度過寒冬,如今看來,依舊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