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是怎麼死的?是爲誰報仇而死?

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是怎麼死的?是爲誰報仇而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史慈,東吳名將,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在投孫策之前,曾和孫策單挑,打了個平手,自從跟隨孫策以後,助孫策橫掃江東。太史慈弓馬嫺熟,箭法精良,曾一箭將敵人的手掌釘在城樓柱子上。陳壽爲太史慈立傳,在嬪妃傳和宗室傳之前,可見太史慈的地位之高。

在正史中,太史慈是病死的,年僅四十一歲,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而在演義中,太史慈是爲了一位大將而死,太史慈死的值得嗎?換句話說,是孫權爲了給一位大將報仇,搭上了太史慈性命,這個大將是誰?

這位大將就是宋謙,是太史慈大戰孫策時,孫策身邊十三騎中的一個。宋謙應該和韓當黃蓋齊名。

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是怎麼死的?是爲誰報仇而死?

當時,宋謙被李典一箭射中心窩而死,孫權大哭,要給宋謙報仇。

這時,太史慈說,他手下有一個叫戈定的人,與張遼手下養馬後槽是弟兄,後槽因爲被責罰,心裏怨恨,派人來說,裏應外合,晚上舉火爲號,刺殺張遼,給宋謙之仇。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太史慈入帳,言:“某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與張遼手下養馬後槽是弟兄,後槽被責懷怨,今晚使人報來,舉火爲號,刺殺張遼,以報宋謙之仇。某請引兵爲外應。”權曰:“戈定何在?”太史慈曰:“已混入合淝城中去了。某願乞五千兵去。”諸葛瑾曰:“張遼多謀,恐有準備,不可造次。”太史慈堅執要行。權因傷感宋謙之死,急要報仇,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爲外應。

因爲孫權太急於給宋謙報仇,輕敵冒進,命令太史慈帶兵五千,作爲外應,導致太史慈中了張遼的埋伏,太史慈殺進城裏之後,城裏亂箭齊發,太史慈身中數箭,回去不久因傷重而亡。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太史慈見城門大開,只道內變,挺槍縱馬先入。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數箭。背後李典、樂進殺出,吳兵折其大半,乘勢直趕到寨前。陸遜,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孫權見太史慈身帶重傷,愈加傷感。張昭請權罷兵。權從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潤州。比及屯住軍馬,太史慈病重;權使張昭等問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是怎麼死的?是爲誰報仇而死? 第2張

一代名將太史慈,武藝高強,箭法精良,就這麼死了,是江東一大損失,如果太史慈不死,將會發揮更大作用,太史慈的能力,在江東諸武將中,應該是首屈一指的。

太史慈一死,江東的大將基本就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了。太史慈爲了宋謙而死,也可以說是被孫權輕敵冒進害死的,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