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范雎在長平之戰之後爲什麼要阻止白起滅趙?

范雎在長平之戰之後爲什麼要阻止白起滅趙?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歷史記載“長平之戰”趙國戰敗,並且元氣大傷。那麼范雎在長平之戰之後爲什麼要阻止白起滅趙?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其中原因。

當時秦軍統帥白起下令乘勝追擊,迅速奪取了趙國的武安、皮牢、太原等地,並對趙國國都邯鄲形成合圍之勢。然而就在趙國危在旦夕之際,秦國相范雎卻極力反對滅趙,併成功說服秦昭襄王讓白起立即班師回朝。白起不敢違抗王命,只好下令撤軍,邯鄲之戰功虧一簣。

統一天下是秦國的國策,而攻滅趙國則是統一的最重要一步,爲什麼身爲宰輔的范雎要阻止白起滅趙呢?根據《資治通鑑》中的記載,“長平之戰”中趙國遭到重創,而與趙國同爲三晉的韓、魏兩國也深感脣亡齒寒,因此派使者蘇代來到秦國。

范雎在長平之戰之後爲什麼要阻止白起滅趙?

蘇代知道範雎與白起不和,因此就以重金賄賂范雎,並對他說道:“如果武安君(白起)攻滅趙國,秦王就會讓他擔任三公,到時候您就要屈居武安君之下了。更何況天下百姓都不喜歡秦國,如果趙亡,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秦國其實得不到多少好處。與其這樣,不如讓趙國割地求和,這樣既對秦國有利,也讓武安君無功可立,豈不兩全其美。”范雎聽後深以爲然,於是就出面阻止了白起滅趙之事。

《資治通鑑》中的這段記載給人感覺好像范雎是一位奸相,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然而深入分析卻不難發現此事並沒那麼簡單。

范雎想要阻止白起滅趙,他就必須要成功說服秦王。而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且執政時間長達五十多年。以他的能力和從政經驗,絕不可能聽到一番忽悠就會被輕易繞進去。所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秦昭襄王也必定認爲繼續攻打趙國並非上策。

“長平之戰”雖然是以秦國大勝告終,可大家都能明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趙國雖然遭到了重創,但秦國顯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比如戰鬥減員、糧餉方面的巨大消耗。

白起作爲一名軍事統帥,他看到的是戰鬥時機方面的把握,即趙國暫時無力反抗,秦軍應一鼓作氣將其攻滅。而秦昭襄王和范雎作爲政治家,他們考慮到的則是全局利益。比如秦軍在經歷“長平之戰”後急需休整,要是短時間內無法攻下邯鄲,秦軍士氣是否會受到影響,後勤補給能否供給得上。即便能攻下邯鄲,秦國又是否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合縱抵抗;趙人視秦人爲世仇,長期守住趙地需要花費多少治理成本等等。

范雎在長平之戰之後爲什麼要阻止白起滅趙? 第2張

因此純粹從軍事上考慮,秦國當時確實具備了攻滅趙國的條件。但從政治、經濟、民心等方面考慮,秦國想要吞下趙國並沒那麼容易,搞不好還會消化不良,反受其害。所以白起有他滅趙的理由,范雎有他不滅趙的理由,不能簡單評判誰對誰錯,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問題也不相同,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