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國時期,孫權在登基時的詔書是什麼內容?

三國時期,孫權在登基時的詔書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孫權在登基時的詔書是什麼內容?這是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漢末,自董卓行廢立之事後,中央權威全無,羣雄並起,幾番淘洗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劉璋等大小勢力退出歷史舞臺,演變成魏、蜀、吳各據一方,曹丕劉備、孫權也各自代表三方勢力稱帝建國。

創業、招攬、種田、征戰、勢成、稱帝,這一系列步驟本就是有志者的正常規劃,但在三國中,走到最後一步時,曹丕、劉備都還比較理直氣壯,可被辛棄疾讚譽“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卻顯得比較心虛。

從三國勢力的戰略規劃上看,魏國的開創者曹操很早就在毛玠的建議下,採用“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戰略,最終目標是“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很清晰的規劃,就是要結束亂世,讓天下重新歸於一統。

早期毫無根基,到處亂竄的劉備也同樣有着清晰的目標,特別是在遇到諸葛亮後,戰略規劃越發明白,先借着亂局謀劃天下三分之勢,然後伺機北伐,終極目標“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同樣是奔着天下一統的目標前進。

三國時期,孫權在登基時的詔書是什麼內容?

至於孫權,孫策死的時候,交給他的任務是“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後來魯肅激發了孫權心中的野心,在《榻上策》中爲他做戰略規劃時,提出了先謀奪荊州,“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目標。

可相比曹操和劉備始終堅定不移的向着自己的終極目標前進,特別是劉備,即使在僅剩西川一塊地盤後,照樣不忘初衷,要滅掉兩處強敵統一天下。孫權就顯得比較猶豫,這一點,在他的稱帝詔書中就能體現出來。

曹丕在登基詔書中說明“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羣臣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無統”。劉備同樣也在登基詔書中稱“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他們都把自己視爲天下的主人。

而孫權在登基詔書中說的是“鹹以爲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雖然也說了漢室已終,但他卻沒敢如曹丕、劉備那樣把自己當成天下之主,登基的初衷也僅僅說成是爲了臣民有祭祀的目標。

從登基詔書的用語看,孫權已經把魯肅爲他規劃的“以圖天下”的終極戰略拋棄,和曹丕、劉備的相比,明顯底氣不足,即使當時東吳的實力遠超蜀漢,雖然也和蜀漢建立了平分天下的聯盟,但整體對北方的戰略卻是在收縮,精力放在了開拓山越之地以及海貿上。

並且,自從孫權接收孫策遺留下來的江東基業後,也從來不提什麼北伐之類的話語,似乎守住江東就是勝利,當然,即使他提出宏偉的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江東羣臣應和,除了周瑜、魯肅等少數人外,這些人還死得特別早。

孫權的身份當然是個軟肋,他從始至終都是漢朝的臣子,沒有轉變的契機,不像曹操掌控着漢獻帝劉協,怎麼幹都有大義在手,劉備好歹姓劉,也能理直氣壯地聲稱接替漢室江山,孫權只能在曹魏傳了三代後,才扭扭捏捏的稱帝。

但身份上的不便並不是絕對的不利,漢朝的老祖宗,漢高祖劉邦在創立漢朝之前,身份可比孫權差多了,還不是照樣叛秦建國。孫權底氣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麾下的勢力集團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和意願,衆人不拾柴,火焰自然不高。

東吳基業的主要核心構成是江東的幾大門閥家族,特別是在跟隨孫堅、孫策創業的老將,如黃蓋、程普等,以及周瑜、魯肅等有大志向的最忠心孫氏的能臣早亡後,東吳政權的主要維護者就成了這些江東門閥,他們從配合變成了主導,政治和軍事全要依靠他們。

而這些門閥卻沒有絲毫幫助孫權去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願望,對於他們來說,誰來統治江東,他們這些地頭蛇都是必不可少的選擇,所以在赤壁大戰之前,他們呼籲投降曹操,晉朝南下時,他們的抵抗也有限,晉朝在原東吳地區的統治離不開江東門閥。

三國時期,孫權在登基時的詔書是什麼內容? 第2張

江東門閥在統治者的更換上,本就穩坐不敗之地,根本就沒有爲誰去打生打死開創王朝的動力,孫權去和遼東地區通過海貿做生意,去開拓更南方的土地,他們有大把的興趣,能掙錢,風險也不高,但要是讓他們出錢出兵,主動去跟曹魏或蜀漢拼命,他們哪會願意?

孫權本來在身份上對比曹魏和蜀漢的開創人就有弱勢,又沒有江東門閥的配合,想北伐曹魏或西征蜀漢,基本都只能是夢想,除非周瑜、魯肅等能多活幾十年。就如劉備,他即使死去,益州門閥也同樣反對戰爭,可也還有諸葛亮帶着一幫元老後代和荊州人願意幫着劉禪往北打,願意繼承劉備的事業

因此,孫權未必就沒有雄心,只不過東吳的政治力量構成讓他只能把這種雄心隱藏起來,別說在登基詔書中宣揚了,就是平時,也不能說出口,不能讓江東門閥覺得自己好戰。否則,他無法維持在東吳的統治。

東吳進取心的喪失,主要是因爲東吳的創業元老們死得早,特別是比較鐵血的孫策,打下了東吳的基業,卻沒能完成對江東政治體系的更換,他死後,孫權爲了穩定,必須對保守的江東門閥做出妥協,從壓制變成了合作,讓他即使想學習孫策“率領江東兵衆,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也不可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