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何古代大臣們不願把自己女兒送入宮中當妃嬪?

爲何古代大臣們不願把自己女兒送入宮中當妃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往往看到這樣的劇情:劇中的大臣們都爭先恐後的,想把自己的女兒送入宮中,希望自己的女兒得到皇帝的臨幸。如果女兒入宮後,得到皇帝的寵幸,那必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全家人每天都生活在陽光裏,就是平常走路都要哼上幾句京劇臺詞。真實的情況真像電視劇中那樣嗎?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這都是根據劇情的要求而特意編湊的情節。實際情況是清代的王宮、貴族,他們並不想將自己的女兒送入宮中,都是迫於傳統,不得已而爲之的。

爲何古代大臣們不願把自己女兒送入宮中當妃嬪?

爲了保持皇室純正的血統,按照傳統的規制,後宮都是要從八旗子弟的女兒中來挑選。選秀的審查非常嚴格,要仔細甄別這些秀女的旗屬與年齡,如果是不在旗的女子,想參加後宮的選秀,那比登天還難;相反,若是祖籍在旗的想要逃避選秀,那也是自討苦吃。爲了保證選秀工作的嚴肅性,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朝廷的選秀辦法更是做了如下規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規定的年限之內,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閱選,下屆仍要參加閱選。

也就是說,沒有經過閱選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20多歲也不準私自聘嫁,如有違制情況發生,全旗人包括旗主在內,可就遭殃了,都要受到處罰。誰知新規定發佈的第二年,閩浙總督德沛不知是忘了這條新規,還是有意頂風作案,反正是給乾隆上了一道奏摺,請求皇帝允許他年過17歲的兒子恆志,與兩廣總督馬爾泰的女兒完婚。接到下臣的上奏,乾隆正準備御批恩准這樁婚姻,但讓司禮太監一查,馬爾泰的這位千金還沒有參加過選秀,這還了得!乾隆下詔,命令德沛火速趕赴京師。德沛赴京面聖後,遭到乾隆的當面訓飭:“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選看後方準聘嫁。”

能到皇帝身邊,那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情,可這些大臣們爲何不願自己女兒入宮呢?

其實,後宮遠非大家想象的那麼美好,就是當了皇帝的妃子,待遇也不高,對王公貴胄的千金來說,日子太苦了。大家不相信嗎?我們現在看一下嬪妃們的收入就知道了。乾隆年間編纂的《國朝宮史》記載:“清朝後宮的年薪分爲九個等級,分別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而這部分年薪是由三部構成,一是固定年俸祿;二是生活補貼;三是獎勵;”

他們對應的年俸祿如下:

皇后1人(可分宮女10人)年例:銀1000兩

皇貴妃1人(可分宮女8人)年例:銀800兩

貴妃2人(可分宮女8人)年例:銀600兩

妃4人(可分宮女6人)年例:銀300兩

嬪6人(可分宮女6人)年例:銀200兩

貴人(可分宮女4人)年例:銀100兩

常在(可分宮女3人)年例:銀50兩

答應(可分宮女2人)年例:銀30兩

爲何古代大臣們不願把自己女兒送入宮中當妃嬪? 第2張

從這裏可以看出,答應和皇后的年俸差距有30多倍。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些能當上嬪妃的大臣女兒,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是當了宮女,乾的是伺候人的雜活。這些平日裏在父母身邊,被寵壞了的千金小姐,向來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婢女們伺候慣了,可是她們來到宮裏,居然不是伺候皇上,而是從事的伺候別人的活計,她們哪能吃得了這個苦?就是那些當父母的,也於心不忍不是?

秀女一旦被皇帝選中,一生都不可能再離開皇宮了。要是能得到皇帝的寵幸,也算有個心裏安慰;可要是得不到寵幸,那一生就被困在這個牢籠裏了。她們都是自己父母的心頭肉,不能給予她們幸福,反倒要被鎖在牢籠中苦守一輩子,那個大臣捨得?

另外就是宮中的勾心鬥角了。後宮其實和朝堂上一樣,到處充滿了爾虞我詐,可謂是處處陷阱。貴族家中的那些大小姐們,都是涉世未深的單純女兒,她們怎麼有那些心機鬥得過早已入宮多年,老謀深算的妃嬪們。可能稍有疏忽,觸犯了宮規,那是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的。

而且一旦女兒被選入宮,那麼大臣將不得不參與到政治鬥爭中,這樣弄不好整個家族都被牽連其中。所以說,如果不是迫於無奈,誰家的父母會如此狠心,誰又會捨得讓自己孩子進宮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