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蕭何設計陷害韓信時,爲什麼韓信輕易相信了他呢?

蕭何設計陷害韓信時,爲什麼韓信輕易相信了他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何月下追韓信,並沒有過多考慮韓信的前途,爲的是劉邦啊。蕭何誘殺韓信,也沒有過多的考慮韓信的生死,爲的也是劉邦啊。題主可能覺得蕭何不夠朋友,不講情義。好,那我們就不聊政治利害,只聊一聊情義。蕭何在隨劉邦起義豐沛之前就認識劉邦,多少年的交情,和他韓信幾年交情。蕭何幫助韓信封大將軍,韓信給過蕭何什麼?求立齊王,拖延不救的那些時候,考慮過蕭何這個保舉人的處境嗎?讓蕭何當丞相的是劉邦啊。如果蕭何向着韓信,那纔是不忠不義。

蕭何設計殺死韓信立了大功,門客召平卻穿喪服哭着說:“丞相已封無可封,過不了多久就要滿門抄斬了!”蕭何聽了,怒道:“胡說八道!我從不做錯事怎麼會有大禍。”可是召平接下來的話,讓蕭何冷汗直流。蕭何,是劉邦的老鄉,年輕時擔任沛縣縣令主管人事的主吏掾,期間和時爲泗水亭長劉邦結交往來,而蕭何覺得劉邦氣宇軒昂,是大貴之相,所以對他格外佩服,並多次用職權袒護劉邦。

蕭何設計陷害韓信時,爲什麼韓信輕易相信了他呢?

有一次,劉邦押送一批囚犯到驪山修陵,半路上逃了一半,劉邦見無法追回,到了大澤鄉後就把剩下的全部放了,然後逃到芒山避難,當時,有十幾個跟劉邦逃到芒山避難,沛縣縣令得知後,就抓了劉邦的妻子呂雉,但在蕭何和曹參的幫助下被放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沛縣縣令覺得大勢已去,找來蕭何和曹參商量起兵,蕭何建議將劉邦請回來,縣令就派呂雉的妹妹呂嬃到芒山請劉邦回來。

然而,縣令反悔將劉邦拒之城外,還想殺了蕭何曹參,結果縣令被劉邦鼓動的沛縣百姓殺死,劉邦入城後,蕭何和沛縣百姓就稱他爲沛公。

公元前207年,項羽背棄原來先入關中封王的約定,將巴蜀分給劉邦封爲漢王,又爲了阻止劉邦出來,將關中一分爲三,分給秦朝的三位降將,劉邦氣得要和項羽打一仗,蕭何和張良見此,認爲只有隱忍發展實力才能和項羽翻臉,於是劉邦聽從建議,帶着羣臣去了蜀地,一到蜀地劉邦就廣招賢才。當時,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就跑到蜀地投奔劉邦,然而劉邦只給了他一個管糧草的小官,蕭何卻發現韓信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他,但劉邦沒有理睬。結果,韓信一氣之下逃出了漢營,蕭何得知後親自去把他追了回來,又繼續向劉邦舉薦韓信,要求封他爲大將軍說:“大王若想出關中與項羽爭天下,就要重用韓信,如果不重用他,他還是會離開的。”劉邦聽從蕭何的建議,拜韓信爲大將軍,又聽蕭何的建議建造拜將臺,在衆將士面前親自拜韓信爲大將軍的命令。

蕭何設計陷害韓信時,爲什麼韓信輕易相信了他呢? 第2張

公元前206年,劉邦以項羽殺義帝爲由,起兵攻打項羽,蕭何舉薦的韓信屢立奇功,而蕭何則被劉邦留下守後方。期間,蕭何幫劉邦始終把後方打理得井井有條,不僅免除了劉邦的後顧之憂,還源源不斷地給他送糧送兵力。後來,劉邦打敗項羽稱帝,論功行賞時定蕭何爲首功,封酇侯。但在排名次時,諸將和羣臣認爲曹參應該第一,關內侯鄂君則認爲蕭何排第一說:“陛下數次被項羽打敗,全靠蕭何爲陛下補充兵力和糧草,這是萬世的功勞,怎麼能把一時的戰功放在萬世功勞的前面呢?”於是,把蕭何排第一,並封蕭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又把蕭何的食邑加到一萬戶,還允許他帶劍上朝。

韓信被貶爲淮陰侯後,情緒很不好,一直無法接受自己由王而侯的事實。因此,韓信一直都在尋覓或製造機會,意圖東山再起。後來,韓信曾經的部將陳豨被外派,來找韓信辭行,韓信認爲時機已到,鼓動陳豨積極準備謀反,並承諾將想辦法跟陳豨裏應外合。陳豨一向很佩服韓信的本事,在得到韓信的承諾後,便藉着外派的機會,準備謀反。

當陳豨謀反的戰報傳到關中時,劉邦決定親征並徵調韓信同往時,韓信藉口身體抱恙,沒有跟着劉邦一起去。與此同時,韓信在京城制定並部署了襲擊太子和皇后的方案,並與陳豨聯絡。在韓信派出的使者尚未歸來之際,韓信的小弟中出了叛徒,跑到呂后面前揭發韓信謀反的事實。

因此,作爲相國的蕭何和作爲皇后的呂雉決定,殺掉韓信。

爲什麼要用誆的方法?

可能會有人糾結,爲什麼在已經掌握了韓信謀反的證據後,蕭何和呂雉並沒有採取正常的抓捕程序,反而要採用誆騙的方法?爲什麼在已將韓信繩之以法的情況下,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反倒處以極刑?韓信在京城時,雖已被貶爲淮陰侯,但依舊能自由活動,能夠部署謀反活動。這說明,還是有人願意依附韓信謀取富貴。

謀反不是小罪,如果蕭何和呂后公開抓捕,韓信的黨羽必然在韓信的指揮下提前行動,大規模的流血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了,不但難以避免流血衝突,而且也不敢說一定能成功逮捕韓信,所以選擇了代價較小,成功率更高的誆騙手段。

在蕭何跟劉邦剛起事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像項羽那樣跟敵人硬拼,而是選擇了鬥智,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之後,在西進途中,在奪韓信軍隊的過程中,在第一次誘捕韓信時,劉邦和蕭何,都曾多次採用「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的方式。這一次,對韓信實施抓捕,選擇誆騙的方式,也是基於同樣的考慮。

至於在成功抓捕後沒有走相應的法律程序,而是直接採取了非常措施,猜想應當是擔心夜長夢多,畢竟韓信的本事、威望,讓呂后和蕭何極爲忌憚。

爲什麼是蕭何誆韓信?

既然是要誘捕,自然要派一個在韓信心中有一定分量的人前去。在漢興以來的功臣中,和韓信有過交往的,大多是將軍,如曹參、灌嬰、樊噲等人,他們曾在韓信帳下效力,但據記載,韓信自視甚高,羞於灌嬰、樊噲等人並列。

因此,肯定不能派這灌嬰、樊噲等人前去誘捕韓信。而且,當時,曹參在齊國當相國,不再京城,無法參與誘捕行動,周勃、酈商、灌嬰、樊噲、夏侯嬰等人在奔赴剿滅陳豨的路上,也無法參與誘捕行動。

除了將軍以外,也就是蕭何、張良、陳平三人,有可能和韓信有交情了。陳平曾和韓信同在項羽帳下效力,鴻門宴時,陳平曾按項王指令,尋找去上廁所的劉邦,而韓信是能數以策幹羽的執戟郎,或許二人當時能有些交情。但在誘捕韓信時,陳平也上了前線。

張良曾在韓信討封假齊王時去爲韓信受封,估計也能有些交情。但張良在項羽兵敗後,因爲身體的原因,幾乎不問政事了,所以只能作爲一個可選項,不能作爲必選項。

蕭何是在漢王劉邦面前舉薦韓信出任大將軍的,對韓信有知遇之恩,雖日後二人並無過多的交集,但因爲舉薦的恩情在,想必也是能夠誆騙到韓信的。除了蕭何以外,夏侯嬰也是對韓信有知遇之恩的人,不只是知遇之恩,還有救命之恩,但當時,夏侯嬰也奔赴了前線。因此,最佳人選也就是蕭何和張良了,二人中,蕭何更佳,所以蕭何就親自出山,誆騙韓信

韓信爲什麼相信蕭何?

其實,韓信並不傻,韓信自始至終都知道,當年的蕭何,之所以舉薦他韓信,並不僅僅惜才,更多的原因在於,韓信能幫劉邦奪天下。因此,在日後的工作中,韓信也並未對蕭何表現出任何特別之情,至少沒有像樊噲對待韓信那樣對待過蕭何。

樊噲怎麼對待韓信的呢?韓信曾在被貶淮陰侯後到樊噲家串門,樊噲以臣子迎接國王的禮節迎接韓信。既然韓信從未對蕭何表現出任何特別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爲,韓信選擇相信蕭何是因爲韓信對蕭何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以爲,韓信未必是相信蕭何,而是選擇了一個看上去相信蕭何的操作。

什麼意思呢?韓信部署完畢後,並沒有得到陳豨的迴應,孤掌難鳴,不能單獨行動。因爲引而未發,韓信沒料到蕭何已成功掌握了自己謀反的證據,所以韓信聽蕭何的話,大搖大擺地進宮道賀。

韓信這個層次的人物,掌握權力的方式是「既貪生又不怕死」。在韓信身上,表現得最明顯的貪生,便是「從人寄食」、「胯下之辱」、「行縣邑陳兵出入」、「獻鍾離眜人頭」,表現得最明顯的不怕死,便是「坐法當斬」時的表現和背水一戰中的表現。而這次,面對蕭何的誆騙,韓信的表現便是不怕死,韓信無法確定,進宮後是有驚無險的鴻門宴,還是必死無疑的鬼門關,所以韓信決定賭一把,如果只是鴻門宴,自己便可安然無恙,如是鬼門關,便只能「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爲兒女子所詐」了。

公元前196年,代相陳豨起兵自封代王,劉邦親自帶兵征討,已經從楚王貶爲侯的韓信以有病爲由,沒有隨劉邦前往,卻寫信給陳豨告訴他要求他攻打長安,自己則在長安城偷襲呂后和太子劉盈。不料,韓信的家臣向呂后告發此事,呂后急忙找來蕭何商討對策,蕭何以劉邦打勝仗爲理由,命令羣臣都進宮慶賀,就親自去請韓信入宮,韓信沒有懷疑便跟隨蕭何到長樂宮向呂后祝賀,結果一進長樂宮就被呂后殺死並誅三族。韓信被殺後,劉邦給蕭何加封五千戶,又派五百名士卒作他的護衛,門客都來向蕭何慶賀,蕭何很高興就在府裏擺酒慶祝,然而門客召平穿着孝服哭着說:“丞相不要高興得太早,不久你就要全家被斬了。”蕭何聽後,大怒說:“我進封丞相,陛下對我恩寵萬分,且我做事小心謹慎,從不敢有失誤,你爲什麼出此言?”召平回答說:“陛下南征北戰,每次都親自率軍前往,你從來沒有跟隨一起去,反而加封食邑,如今又位在百官之首,還有什麼職位可封給你?難道看不到韓信的結局嗎?”蕭何恍然大悟,辭去了賞給他的食邑,並拿出許多家財用作軍需,但覺得不夠,就低價強買百姓的田屋,又要劉邦下令讓百姓去耕上林苑的空地,氣得劉邦把他捉下獄,最後又放了蕭何並繼續用他爲丞相。

公元前193年,蕭何去世,年64歲,漢惠帝下詔追諡他爲文終侯。爲臣者,要懂得拎清自己,否則太過驕橫和不知趣很容易身首異處,而蕭何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命,這纔是爲臣之道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