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戰國中期,楚國國王爲何會被秦國綁架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299年,秦國發生了一場史上最牛的‘綁架案’。

在這一年之前,秦楚兩國剛剛大戰了一場,雙方都損失極大。爲了不讓其他國家有機可乘,秦國這邊的秦昭襄王提出,要在秦楚兩國邊境的武關,展開和談。

面對秦國這邊的邀請,楚國那邊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以楚國大夫屈原爲首的一些楚國官員,堅決反對楚王前去和談,認爲秦國一定準備了什麼陰謀計劃。而以楚國公子子蘭爲首的一些人,卻主張應該先穩住秦國,維持住和秦國的外交關係,所以應該去參加會盟。

最終,雙方經過激烈的辯論之後,楚國這邊在位的楚懷王,還是決定去參加會盟。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隨着楚懷王離開楚國,自此之後,一直到死,他都再也沒能回到過楚國。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楚懷王到了秦楚兩國邊境之後,秦國這邊,先是用計一步步把楚懷王騙到秦國的領土上,然後又派人截斷了楚懷王的後路,將楚懷王綁架到了咸陽。然後,秦國又用楚懷王作爲要挾,向楚國索要巫郡和黔中郡,但是楚懷王卻堅決不給。

隨着楚懷王被扣留,楚國那邊,後來又擁立了新的楚王,總算是讓秦國的如意算盤,暫時打空了。此後的三年裏,雖然各國都曾經聯手向秦國施壓,楚懷王自己也曾經嘗試過逃離秦國。但結果,楚懷王卻依然沒能逃出秦國的控制。

直到三年之後,楚懷王積鬱成疾,終於客死他鄉,死在了秦國。直到楚懷王去世之後,秦國這才歸還了他的遺體。不過,秦楚兩國的矛盾,卻並沒有隨着楚懷王的去世而結束。十七年之後,秦國在那位殺神白起的領導下,直接發動了鄢郢之戰,一戰幹掉了楚國幾十萬人!而鄢郢之戰結束以後,楚國更是就此一蹶不振,後來更是不斷被秦國打擊削弱,最後被秦國徹底吞併了。

所以,也有很多人說,楚懷王的死,其實是楚國滅亡的開端。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楚懷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楚懷王的死,會被很多人認定爲是楚國滅亡的開始?楚懷王的死,對中國歷史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秦楚兩國之間,當年也曾經是最堅定的盟友,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到底是如何破裂了?最後變成這種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呢?

所有的這一切,我們其實還得從當年秦楚作爲盟友的時候開始說起。

秦楚兩國的糾葛,其實得從春秋中期開始算起。在春秋初期的時候,隨着周王室的衰落,幾個大型諸侯國開始崛起,並且不斷兼併周圍的諸侯國。

在這個過程當中,秦晉齊楚等幾個國家,都開始迅速擴張,逐漸成爲了新的一流大國。

不過,在春秋初期的時候,秦國和楚國其實並沒有多少來往,也沒有什麼關係。這主要是因爲,兩國所處的區域,距離相隔還是比較遠。秦國地處陝甘地區,而楚國則是地處江漢平原。當時秦國的目標,是拿下整個關中;而楚國的目標,是統一整個江漢平原,然後向北爭霸。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兩國之間既沒有什麼接觸領土接觸,也沒有任何擴張方向上的衝突。這樣一來,兩國之間的來往,自然就比較少了。

直到春秋中期。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2張

到了春秋中期,隨着兩國都成了最頂尖的一流大國。兩國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中原的局勢。再加上當時晉國異軍突起,直接把兩國的利益聯繫到了一起。所以從春秋中期開始,兩國之間開始有故事了。

簡單來說,最開始的時候,秦國想要東出函谷關,但是晉國卻正好擋在秦國西邊。爲了東出,當時秦國在位的秦穆公,是各種辦法都想過了。從強攻到和親,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但是結果,卻依然沒能拿到東出的通道。

不過後來,晉國這邊輪到那位晉文公在位的時候,晉文公就給秦國出了一個主意。晉文公提出,秦國如果想擴張,也不一定非得從晉國這邊擴張。爲啥秦晉兩國不能聯手,直接去打楚國?打垮了楚國之後,晉國少了一個大敵,秦國也可以從楚國那邊獲得地盤,然後從楚國那邊擴張呢?

被晉文公這麼一通忽悠之後,秦國這邊,後來也真的同意了晉國的請求,然後就開始和晉國一起組隊打楚國。有了秦國的幫忙,楚國需要以一敵二,正面自然是打不過的。所以沒過多久,楚國就被晉文公打回了南方,而晉文公後來也藉着這個機會,直接稱霸了。

然而好景不長,晉文公稱霸之後,秦國這邊開始後知後覺,意識到不對勁了。爲啥仗是秦國打的,但是最後卻是晉文公稱霸了呢?後來秦國仔細一想,終於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按照當時的局面,如果秦晉兩國繼續組隊,徹底滅了楚國的話。那以後晉國的地盤,將會直接橫貫南北。

要是那樣的話,以後秦國就更別想東出了。甚至就連自身能否繼續存在,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開始迅速調整國策,轉爲聯楚抗晉。

從春秋中期,一直到戰國初期,秦楚兩國一直都在組隊。這主要是因爲在整個春秋中後期,晉國一直都是第一強國。除了楚國這邊楚莊王在位期間,能夠勉強壓制晉國之外,其他時期,哪怕秦楚兩國組隊,最多也就只能勉強保證自保而已。

尤其是到了春秋後期,因爲晉國在東南地區,扶持了一個吳國。而吳國崛起之後,更是一度在那位兵聖孫武的帶領下,直接攻破了楚國首都,差點就把楚國給滅國了。當時多虧了秦國和越國及時出手,楚國這才終於艱難復國。但是此後的幾十年裏,一直到戰國初期,楚國自然也就只能暫時養傷,對外也就沒什麼動作了。

而秦國這邊,到了春秋後期的時候,因爲長時間無法對外擴張,內卷極爲嚴重。所以到了春秋戰國交替的這段時間,秦國高層常年內亂,而且這一亂就是整整六十年的時間。如此一來,秦國這邊,對外自然也沒什麼大動作了。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3張

至於晉國那邊,雖然也曾經一度內鬥嚴重,後來晉國還被內部的士大夫家族直接瓜分了。但是晉國整體的實力,其實依然很強。一旦秦楚聯盟進攻晉國,那晉國內部就會暫時停止內鬥,轉而對付秦楚兩國。所以這樣一來,秦楚兩國當時又衰落了不少,自然還是奈何不了晉國了。

而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雖然強大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變成了韓趙魏三國。當時的秦楚兩國,也都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自己可以繼續擴張了。但結果,現實卻很快打醒了兩國。

新分裂出來的韓趙魏三國,雖然名義上是分裂了,但是三國之間的關係還是很緊密,基本可以做到一致對外。而且,三國之中的魏國,前腳剛剛瓜分晉國,後腳就進行了內部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李悝變法’。經過變法之後,光是魏國這一個國家,就能壓着秦楚兩國任何一個國家打。如果再加上韓趙兩國,三晉聯盟依然可以力壓秦楚,而且一點不費勁。

因爲有這樣的歷史原因,從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整整近三百年的時間,秦楚兩國都是最堅定的盟友!這期間,楚國差點被滅的時候,秦國曾經出手幫楚國復國。秦國內亂的時候,楚國也在幫秦國分擔壓力。那個時代,兩國之間的關係其實特別好,而且幾乎每一代人都會通婚。

所以,如果嚴格來說的話,秦國這邊的國君,身上其實都有楚國王族的血統。而楚國那邊,同樣也有秦國的血統。

不過,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秦楚兩國的這種關係,卻開始逐漸破裂了。當然,兩國關係的破裂,不是因爲某一件事,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兩國之中,首先發生變法的,其實是楚國。因爲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首先強大起來,並且開始變法。但是後來,魏國內部因爲權力鬥爭問題,倒是魏國名將吳起出走。而吳起出走之後,就去了楚國。

再之後,吳起就用自己畢生所學,在短短數年之內,幫楚國進行了變法。經過吳起的改革之後,楚國的戰鬥力瞬間飆升!原本楚國在戰場上,一直都只能被魏國壓着打。但是經過吳起的改革之後,此時的楚國,卻可以在戰場上和魏國正面硬鋼了。

這樣一來,楚國的綜合國力,自然就瞬間把秦國落在了後面,而且是落下了一大截。而楚國國力飆升的結果,除了導致楚國可以正面抗衡魏國之外,也導致秦楚兩國的聯盟關係,變得不再平衡了。

要知道,之前的幾百年裏,秦楚兩國之所以能夠始終成爲堅定的盟友,除了要面對共同的敵人之外,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兩國都是頂級大國,自身體量相差不多。因爲兩國整體國力相差不多,所以兩國在結盟的時候,可以達成一種平等互惠的關係。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4張

但是等到吳起完成變法之後,這個時候的楚國,已經徹底把秦國甩到身後了。所有的聯盟,都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如果楚國比秦國強出好幾個層次,那楚國最應該做的,絕對不是和秦國結盟,而是應該滅了秦國,讓自己的實力變得更加可靠。

所以,簡單來說,吳起變法之後的楚國,有點飄了。在對待秦國這個盟友的時候,也有點和以往不一樣了。而這種態度的轉變,就會導致接下來楚國在制定外交策略的時候,不會再把秦楚聯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會把楚國的擴張放在第一位。爲了擴張,就算要嚴重損害秦國的利益,甚至是徹底毀掉秦楚聯盟,也在所不惜。

換做當年晉國和魏國鼎盛的時候,楚國估計是打死都不敢有這種念頭的。

對於楚國的這種轉變,秦國這邊自然也有所察覺。當時秦國雖然已經結束了四代亂政的局面,但是自身國力依然相對孱弱。不過好在,在這之後,僅僅只過了三十多年,秦國這邊就進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

而完成變法之後的秦國,國力同樣暴漲。所以,秦國和楚國之間,很快就又是一個層次的強國了。但是相比之前的親密無間,此時秦楚雙方,卻再難成爲堅定的盟友了。

這不光是因爲兩國自身變了,同時也是因爲外部環境變了。

到了這個時代,當年壓制整個天下的晉國,早已經分裂了。而晉國分裂出來的魏國,前些年確實能夠暴打其他諸侯國。但是後來,魏國強大起來之後,魏國也飄了,開始對自己的盟友下手。所以後來,魏國就出現了四面樹敵的局面,開始被其他國家聯手圍毆。

而到了商鞅完成變法的時候,此時的魏國,更是和東方的齊國大戰了兩場。兩場大戰當中,齊國那邊出動了牛人孫臏。所以這兩場大戰打完之後,魏國最精銳的魏武卒,基本上就被徹底打光了。與此同時,秦國又從西邊下手,一舉奪回了魏國控制的河西地區,而南方的楚國,也在同時對魏國發起進攻,一路大勝。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秦國和楚國雖然都強大了起來,但是魏國卻徹底衰落了。而魏國衰落的結果,就是秦楚兩國之間,再也沒有了共同的大敵。沒有了強大的敵人,兩國聯手的外部原因,也就徹底沒有了。

更要命的是,隨着兩國同時進攻魏國,兩國的領土開始逐漸有了交集。如此一來,兩國之間的衝突,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5張

秦楚兩國第一次撕破臉,是秦國主動出的手。

當時正是秦孝公在位後期,秦國這邊已經完成了變法,而且秦國也已經從魏國那邊,奪回了河西地區。接下來,秦國高層發現,如果想要繼續對外擴張的話,有一塊關鍵的地方,秦國必須先握在手裏。

這塊地方,就叫做商於之地。

所謂商於之地,指的是今天陝西省商洛市的一塊區域。這塊區域位於秦嶺南麓,如果當時秦國想要徹底佔領關中地區,守住關中地區的基本盤,那就必須把中原地區通往關中的所有通道,全都封死,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在這些通道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崤函通道,也就是函谷關那個方向。之前春秋時代的歷史上,秦國正是因爲控制了函谷關,所以才能正面擋住晉國的進攻,守住關中地區的基本盤。

而除了崤函通道之外,其實還有幾條通道,也可以從外界通往關中。在這其中,商於通道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在這之前,秦國一直沒在這個方向上發愁過。因爲這條通道,是連接秦楚兩國的,而秦楚兩國之前是盟友關係。這樣一來,之前秦國自然不用擔心來自商於方向的進攻了。

但是如今,秦楚兩國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誰都說不準,未來楚國會不會和秦國翻臉。在這種局面下,秦國顯然很有必要,搶先把商於地區控制在自己手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楚國不會隨時騷擾到秦國的腹地,保證秦國的國家安全。

對於秦國攻佔商於之地的時間,史學界其實存在一些爭議。但顯然,這事應該發生在秦孝公在位後期的時候。而當時帶隊進攻的,恰好是秦國的改革名臣,商鞅。而商鞅打下了這塊地方之後,秦孝公幹脆就直接把這塊地方分給了。

也正是因爲商鞅被封到了商地,所以後來大家才叫他商鞅。在這之前,大家其實稱呼他爲衛鞅。

商鞅攻佔商於之地這件事,等於是徹底讓秦楚兩國撕破了臉。不過,從當時楚國的反應來看,楚國對這事應該並不是特別惱火。一方面,商於之地對於楚國的戰略意義,其實遠不如對秦國那麼重要。從當時楚國的角度來說,這就是邊境地區的一條通道,價值其實非常有限。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6張

另外,當時的楚國,也沒做好和秦國徹底翻臉的打算。因爲當時魏國剛剛衰落,誰也吃不準魏國是否會就此一蹶不振。當時的楚國,更多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魏國的身上。另外,大概就在商鞅進攻商於之地這段時間裏,楚國正好趕上換屆。

當時楚國的老楚王,楚宣王,因病去世了。楚宣王就是後來那位楚懷王他爺爺,而楚宣王去世之後,則是楚懷王的父親楚威王繼位。同時,此後僅僅一年多以後,秦國那邊的秦孝公,同樣去世了。而秦孝公去世之後,秦國高層則是直接開始清算商鞅,最後把商鞅車裂了。

因爲當時秦楚兩國內部,都有很多問題。而且魏國那邊,也有重組三晉聯盟的跡象。所以秦國當時拿下商於地區,雖然讓楚國感到極度不舒服,並且讓兩國徹底撕破了臉,但是兩國卻並沒有就此大規模開戰。

而接下來,隨着楚宣王和秦孝公先後去世,歷史就進入到了秦惠文王和楚威王這對冤家,相互較勁的時代了。

當時在秦國這邊,因爲已經完成了變法,而且徹底封死了關中地區。同時,其他幾個主要大國,也都完成了變法,並且開始對外擴張。所以,到了這一代人,歷史劇本的主線,就從變法改爲合縱連橫了。

與此同時,當時東方的齊國也在崛起。齊國崛起之後,齊秦楚三大強國,就成了合縱連橫遊戲最強的三大玩家。因爲這三方恰好都位於邊角,所以,三方之間的平衡,就顯得很重要了。同時,已經衰落的魏國,也在積極尋求方法,想要再次崛起。

所以,在這個局當中,首先出手的是魏國。魏國當時爲了緩解自身壓力,選擇和齊國結盟,同時承認對方爲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徐州相王’。僅僅幾年之前,兩國還在打生打死,齊國還把魏國的主力精銳全都消滅了。如此兩國之間,卻又成了盟友關係。

不得不說,這事真的很諷刺。

而隨着齊國和魏國結盟,原本已經撕破臉的秦楚兩國,又不得不暫時握手言和。因爲魏國和齊國聯手之後,秦楚兩國任何一方,確實都很難獨自抗衡,只能聯手。雖說兩國之前已經撕破了臉,但是對於楚國來說,被秦國奪走了商於之地,倒也不是不能承受。

所以,在合縱連橫遊戲的第一個回合,基本上就是魏齊聯盟對抗秦楚聯盟。在這個過程當中,秦國主要進攻魏國,而楚國則是主要進攻齊國。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裏面,有一段很經典的劇情:當時秦惠文王的親弟弟,在前線和魏國打生打死,結果被秦國的謀臣張儀,在談判桌上直接送出去了。但同時,張儀卻給秦國討要來了上郡十五縣。這段故事,其實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7張

很多人看那段電視劇的時候,都說那裏面秦惠文王的演技炸裂了。但在正史上,當時秦國的表現,其實遠比電視劇裏演的更炸裂!因爲當時秦國既要東擴,但是同時又不想讓魏國徹底一蹶不振。因爲當時的秦國,還沒有達到一家獨大的水平,必須在各國之間保持平衡。

所以,就在秦國前腳剛剛擊敗魏國,楚國那邊,也擊敗了齊國之後。接下來,秦國第一時間就開始背刺楚國了!

公元前329年,就在齊國和魏國正式結盟五年之後,當時楚國已經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了齊國,所以接下來,楚國就聯合了秦國,打算給魏國致命一擊。

但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秦國忽然反水了。當時秦國直接反過來和魏國聯合,一起進攻了楚國。這一戰,楚國慘敗而回。而秦楚兩國的聯盟,也就算是徹底毀了。

如果從道義上來看,秦國這麼做,顯然有點不夠意思。但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秦國這麼做,其實一點毛病都沒有。首先,如果當時繼續進攻魏國,很容易會導致魏國徹底被打殘,這並不是秦國想要的。而且,楚國的徹底崛起,同樣也不是秦國希望看到的。

秦國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其他所有國家,都被打垮,自己一家獨大。所以,這個時候秦國的反水,其實最符合秦國利益。

其次,當時秦國和魏國結盟的條件,就是魏國必須給秦國地盤。而魏國給秦國的這塊地盤,正好位於黃河東岸。如此一來,以後整個河西地區,都成爲秦國的後花園。而且以後秦國在黃河以東,也有了橋頭堡,可以更好的進攻魏國。

這筆買賣,不管怎麼看,都是很划算的。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場反水,導致秦楚聯盟徹底破裂了。此後,楚國那邊,也開始接受那些縱橫家的建議,轉而開始聯合韓趙魏三國,施行所謂的合縱策略,一起對抗秦國,順便同時阻擊東方的齊國。

秦國反水之後,大概是因爲太過氣惱。就在那一年,楚威王直接去世了。至於說到底是不是被秦國活活氣死的,這點就不好說了。而楚威王去世之後,接下來的楚國,就開始由楚懷王做國君了。

而到了楚懷王登基的時候,楚國面對的情況,就更復雜了。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8張

國力方面,雖然之前楚國被秦國兩次背刺,但實際上並沒有太過傷筋動骨,整體國力依然強大。所以,楚懷王接手的楚國,應該算是楚國曆史上最強的一個時期。

但同時,楚國面對的挑戰,卻是前所未有的多。

首先,楚懷王登基的時候,北方的趙國已經輪到趙武靈王在位了。接下來,趙武靈王開始進行胡服騎射改革。在這之後,趙國的國力開始突飛猛進,逐漸成了和齊秦楚三大強國一樣的頂級玩家。

其次,當時在楚國東方的越國,也開始搞事情了。越國在春秋末期的時候,曾經強極一時。但是到了戰國時期,越國一直在不斷衰落,後來又發生了高層內亂的問題。到了這個時候,越國已經衰落到了一個臨界點。

所以,當時的越國高層,就企圖通過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的矛盾,從而讓越國再次崛起。但是結果,越國當時首先打算挑戰齊國,但結果卻被齊國忽悠一通,轉而去打楚國。結果不出所料,越國被楚國打得慘敗,齊國也趁勢南下,佔了越國不少地盤。

更要命的是,當時越國的末代國君,直接死在了戰場上,而且死前還沒有明確繼承人的問題。所以那場大戰之後,越國直接分裂了。

如此一來,到了楚懷王在位期間,楚國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徹底吞併越國。對於當時的楚國來說,其他所有方向的擴張,都得放到這件事後面。因爲以越國的地理位置來看,只要楚國操作得當,楚國完全有機會獨吞越國。

所以,哪怕之前秦國和楚國徹底撕破臉,到了楚懷王登基之後,楚國依然還是要謹慎對待秦國。當時的楚國,最需要做的,就是減輕其他方向的壓力,先全力吞併越國再說。

除此之外,當時楚國還有一個隱形問題,那就是所謂的變法。當初吳起來到楚國之後,雖然很快就讓楚國變得強大了起來。但是因爲吳起改革的時間太短,僅僅幾年之後,就被清算了。所以,吳起進行的那場變法,其實不太徹底。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9張

這個結果,對之前的楚國,倒是也沒多大影響。可是到了幾大強國並存的時代,這個缺陷就很要命了。所以,楚懷王登基之後,又開始重提變法的事情。而當時楚懷王極力支持進行變法的人,就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屈原。

雖然在電視劇裏,楚懷王往往被塑造成一個貪財好色,能力平庸的昏君。但在正史上,楚懷王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國君,而且深得百姓的支持。

然而這樣的楚懷王,卻似乎並沒有得到命運的垂青。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裏,楚懷王卻先後遇到了幾件倒黴事。而這幾件倒黴事,也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首先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運動。趙武靈王能完成趙國的改革,這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爲在這之前,趙國已經極度衰落,甚至已經快被大家瓜分了。但是等到趙武靈王完成改革之後,趙國一下子就變強了。

趙國的變強,導致合縱連橫遊戲,變得更加複雜,楚國也不得不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應對這些問題。所以,楚國能用來吞併消化越國的力量,就無形之間變少了很多,導致楚國消化越國的時間,被大幅拉長了。

其次,楚懷王沒遇到一個好的變法人才。雖然屈原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屈原在改革方面,和秦國的商鞅相比,確實差了很多。所以,屈原開始主持變法之後,很快就被楚國舊貴族堅決反對。

所以最後,楚懷王沒了辦法,只能暫時免去了屈原的職務,暫時把改革這件事給延後了。而楚懷王的這次延後,則是導致楚國後來一直到被滅,也沒能再來一場徹底的改革。

如果說,這兩件事,還是有跡可循,不能算單純的運氣不好。那麼秦國這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恐怕就真的只能用運氣來形容了。

就在楚國吞併越國期間,在四川地區發生了一場混戰。當時四川地區,主要是以巴國、蜀國和苴國爲主。在此期間,巴國聯合苴國,對抗蜀國,結果卻被蜀國打敗了。然後,苴國爲了自保,直接向秦國求救,讓秦國派兵入蜀。

而秦國這邊,得到苴國的求救之後,果斷派出了大量主力,入蜀平息戰亂。但是秦軍入蜀之後,卻只花了一年時間,就滅了四川地區所有諸侯國,徹底把整個四川給收入囊中了。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10張

秦軍入蜀這件事,真的只能說是秦國運氣好。在此之前,秦國不是沒想過向四川方向擴張,但是打了幾百年,卻始終不得寸進。然而到了這個關鍵的時代,四川那邊,卻忽然主動對秦國放開了大門。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秦國的國運到了。

而秦國入主四川,對於楚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原本按照楚國的計劃,就是打算先一隻手拖住其他幾大強國,一隻手消化越國。等到越國被滅之後,楚國再傾盡全國之力,順江而上,拿下四川。

在楚國的歷史上,楚國也曾經多次和四川地區的巴國開戰。楚國對四川地區,也是垂涎久矣。奈何之前造船技術不過關,楚國雖然想拿下四川,但是卻始終跨不過三峽。直到戰國中後期,楚國纔有足夠的國力,可以強攻四川。

但誰又能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秦國卻搶先拿下了四川。而這樣一來,秦國佔據了四川之後,以後就可以順江而下,隨時進攻楚國了。這對於楚國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威脅。

所以,這一次,楚國終於不忍了。此後,楚國直接聯合齊國,同時穩住其他幾大強國,玩了命的殺向秦國本土。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藍田之戰’。

藍田之戰,絕對是戰國時期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因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是秦楚兩國分生死的一戰。勝出的那個國家,將會成爲新的最強國,未來將會有統一天下的資格。楚國若勝了,完全可以切斷關中和蜀地的聯繫,進一步拿下整個四川,控制整個南方。而秦國勝了,後來的劇本,大家都知道了。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11張

而當時的秦楚兩國雙方,顯然也都知道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幾乎是傾盡全國之力對打。這場戰爭,打得極爲精彩,同時也極爲慘烈,雙方互有勝負。

在這期間,楚國曾經一度打到了藍田地區,主力距離秦國首都咸陽,只有不到一百五十里,隨時可能攻下秦國首都。但是關鍵時刻,秦國卻聯合魏國偷襲了楚國側翼,同時控制了漢中地區。

所以,這一戰,最終還是以楚國慘敗而告終。

而這一戰結束之後,則是標誌着秦國徹底把關中和四川連成了一片。自此之後,秦國就可以順長江而下,輕易進攻楚國了。

因爲這個原因,在這之後,楚懷王不得不再次和秦國議和。企圖先徹底消化了越國,然後再回過頭來和秦國較量。然而秦國這邊也不傻,此後的二十年裏,秦國的外交策略,玩得更加爐火純青,逐漸壓制了楚國。

在這二十年當中,其實又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秦國這邊,更是從秦惠文王,換成了秦武王,後來又換成了秦昭襄王在位。秦楚兩國之間,也是時打時和。但總體來說,秦國一直在嘗試不斷削弱楚國。

與此同時,楚國內部因爲改革失敗,平民和貴族的矛盾也越來越大,逐漸開始出現起義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楚懷王后來自然就更不敢和秦國翻臉,只想優先解決楚國內部的問題。

楚懷王作爲楚國的國王 秦國爲什麼要綁架他 第12張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後來,當秦國要求楚懷王去談判的時候,楚懷王明知秦國可能有詐,依然不得不去。

沒辦法,誰讓當時主動權掌握在了秦國的手裏呢?

等到楚懷王被囚之後,這個時候的楚國,不管是在國力還是在外交方面,都已經被秦國徹底壓制了。最要命的是,自此之後,楚國那邊再也沒有和平變法的機會。而沒有變法的機會,就意味着以後楚國只能緩緩衰落,最後被秦國徹底吞併。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楚懷王被囚’事件。

說到底,當時秦國之所以敢囚禁楚懷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秦國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而後來的歷史證明,楚懷王被囚禁之後,秦國雖然沒能從楚國這邊,得到多少地盤上的好處。但是在戰爭主動權方面,卻佔據了更大的優勢。

但是如果從楚國的角度來看,這恐怕就是楚國曆史上,最大的一個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