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富有強大的清朝爲什麼被外國入侵

富有強大的清朝爲什麼被外國入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到底強大還是弱小?爲何被外國隨意欺負?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時期,它可謂是吸取了很多朝代滅亡的教訓,比如對宦官的權利進行了消弱,對大臣的身份和權力進行了消弱,本來可以說是很完美的一件事,完全可以讓清朝延續下去。很多人認爲慈禧是導致清朝滅亡的關鍵人物,這是對的,慈禧的一切做法直接的導致了矛盾的發生,導致了清朝的直接衰敗,但是她不是根源!

富有強大的清朝爲什麼被外國入侵

清朝末期,袁世凱擁有着大量的兵權,可以說是真正的“皇帝”,可是袁世凱知道,歷史是前進的,雖然私心很重,“被迫”當了幾十天的皇帝,但是他還是清醒的,他讓清帝退位,是個關鍵的人物,但是龐大的清朝能讓一個重兵者拿下嗎?這是萬萬不能的!

清朝真正滅亡的原因是世代的陋習的沿襲。

第一點,清朝強大隻是一個善良的幻象。清朝建國初始,伴隨着血與火,八旗入關,新制度確實有活力,加上康雍乾三代皇帝勵精圖治,輕徭薄賦,曾達到了封建社會統治的巔峯。但是,晚明時中國的軍事實力雖然體量上大於西方,但是西方在火器裝配、技術革新、軍事戰略等方面已經超越了中國。清代建立後又有一定程度的閉關鎖國,使得社會呈現內部性發展,更加落後於西方。相比於以前,清廷的確強大。然而站在國際立場,清朝已經有衰退之跡,只是一個虛弱的大國,經不起強大力量的催折——也就是說看似極盛的清朝實際上已不再強大。

第二點,清朝滅亡實際上是一個漸變過程,不是突然。這以嘉道經濟的衰落爲起始,這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直接表徵,有人已經指出農業“過密化”導致生產力遲滯,經濟失去活性。在這個過程中,西方勢力的介入,鴉片戰爭等等一系列中西衝突,不平等條約簽訂此起彼伏,加大了捉襟見肘的程度。而且,內部社會的結構性變動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八旗沒落,地方士紳階層重新興起,滿漢關係變化等等要素,摧殘着帝國的機體。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以及蜂擁四起的民間反抗,又拖累着改良實踐的效果。

富有強大的清朝爲什麼被外國入侵 第2張

第三點,整體社會內部崩潰最爲可怕。伴隨着底層民變和起義,興辦團練,加上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度設計,編練新軍,晚清政治權力格局呈現出“內輕外重”的趨勢,地方實力派幾乎成爲挑戰朝廷的利器。督撫和新軍領導對朝廷離心離德,甚至東南互保,置朝廷利益不顧而保有地方利益,這很悲劇的反應了晚清中央的控制力。整體社會呈現崩潰之勢,特別是北洋集團的崛起,意味着清廷失去了支持它的軍事集團,而代之以兵爲將有的現實毒瘤。

制度失去活性,世界局勢發生變化,政局屢次變動,對外戰爭和外交疲軟,革命風潮與排滿運動又盛行於世,你說清廷如何能不崩潰呢?時來天地多運轉,運去英雄不自由。清朝滅亡的經驗,也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反思。

自滿清入關後直至乾隆皇帝在位期間, 有數位帝王都還算頗有作爲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不論文治還是武功都很有建樹。但歷史自有其規律,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是封建帝制逃不脫的宿命。乾隆死後,其子嘉慶繼位,曾經強盛無比的大清國運逐漸衰落下去 。至晚清,割地賠款、國土淪喪,備受列強凌辱已成常態 。

道光二十八年(1840年)以後,侵略軍的鐵蹄輪番踏入了中國,“好比發狂的公牛闖進了瓷器店” 。列強不光要財貨,覬覦和垂涎廣袤中國領土的國家也不在少數。其中對中國懷有領土野心的以沙皇俄國和日本爲最。憑着強大的軍事實力,諸國改巧取爲豪奪,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中國大片富饒國土。有的甚至於連條約都不屑一簽,仗着堅船利炮,“霸王硬上弓”般來個既成事實。對中國領土侵吞最多的是沙皇俄國,失地最多的也是在中俄邊界。晚清的那一段被列強欺凌、宰割、瓜分的的“屈辱史” ,讓多少國人耿耿於懷、痛不欲生。多少仁人志士爲抵抗侵略而奮起抗爭,甚至拋頭灑血、犧牲性命。

富有強大的清朝爲什麼被外國入侵 第3張

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此後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滿族失去了早期那種積極進取、富有朝氣的精神,政治腐敗,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蹣跚地進入了它的衰落時期。人民負擔更爲沉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由此而爆發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運動,如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等。爲挽救自身命運,統治階級內部亦進行了一些改革活動,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變革,使中國走上富強獨立的道路,但皆以失敗而告終。無數的仁人志士爲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奮戰,前仆後繼。愛國主義的浪潮,在中國近代史上洶涌澎湃,空前高漲。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篇章。清代自入關後,共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