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謙,明代大臣、民族英雄,曾主持京城保衛戰,使明王朝轉危爲安。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到十七日早上,宮廷之中發生了一場政變,在明代宗朱祁鈺病重還無子的情況下,投機派大臣徐有貞、武將石亨、太監曹吉祥等擁戴被囚禁在南宮中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

這場政變最倒黴的莫過於明代宗朱祁鈺和于謙這對君臣,本是病重的代宗,被廢爲郕王,不久後病死,于謙則是因爲“迎立外藩”罪名被殺。

明代宗還好點,在土木堡之變以後,他由郕王臨危受命升級爲皇帝,力挽狂瀾,使得明朝沒有南遷,但是登基以後吃相不太好看。

剛開始不願意讓太上皇明英宗歸國,歸國以後也不願意將帝位還給英宗。而且還將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結果一年以後,太子朱見濟早夭,正是因爲明代宗病重無子,還不復立朱見深的儲君之位,才引發了奪門之變,可以說他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多少有點咎由自取的意思。

于謙則是“天下冤之”,這位輕君重社稷的千古名臣,不只是在土木堡之變以後,爲大明江山力挽狂瀾,於大明有着再造之恩,更是一心爲國爲民。

在明代宗病重,不立儲君之際,于謙與其他大臣,還商量着一起爲明英宗兒子朱見深復太子之位努力,在奪門之變以後,于謙手握兵權,更是沒有反抗。反而任由英宗處置,最終落得一個身死的淒涼下場。

那麼于謙爲什麼不選擇反抗呢,今天來具體分析一番。

一、先來說說奪門之變前夕的局勢,于謙爲何想復立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2張

在明代宗病重無子期間,當時朝堂之上分爲幾派意見,最成功的一派自然是以徐有貞爲首的投機派,要擁戴太上皇明英宗復辟,而且是如願以償。

圓滑派以大學士王文爲代表,善於揣摩明代宗的心思,認爲代宗肯定不願意立自己廢過太子之位的朱見深,那麼可以立除卻明英宗系,血緣最近的襄王朱瞻墡的世子爲太子。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明代宗往上,他父親明宣宗只有他和哥哥明英宗兩個兒子,代宗就一個兒子朱見深還是早夭,等於絕嗣。明英宗倒是有幾個兒子,不過代宗廢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兄弟兩個仇恨很大。

而再往上,明宣宗父親明仁宗只有三個嫡子,嫡長子自然是後來繼位的宣宗。嫡次子是越王朱瞻墉,是無子死於正統四年。嫡三子是襄王朱瞻墡,襄王的威望很高。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3張

早在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人心惶惶之際,剛開始被視爲臨危受命的最佳人選是襄王而不是後來的明代宗朱祁鈺,不過襄王拒絕了。

可以說襄王一脈,是當時距離帝系最近的一脈,明英宗一脈則本身爲帝系,不過明代宗不喜歡英宗這一脈。

於是王文一派自作聰明地上了一道奏疏,其實的關鍵是“早擇元良”,而不是“早建元良”,讓明代宗選擇儲君,這個意思其實很明顯了,不過代宗並沒有同意。

順其自然派則是以李賢爲代表,想等到明代宗駕崩以後,再迎出太上皇明英宗復位。

務實派則是以于謙、王直、商輅等大臣爲首,想要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認爲朱見深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而且這個皇位本該就是朱見深的。

他們以三元及第的商輅負責起草奏疏,其中有着一句很有深意的話:“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立章皇帝子孫”。意思是明宣宗就二子,你老二明代宗無子,當然不能選擇其他藩王之子,只能選擇老大明英宗的子嗣。

當時這道奏疏寫完已經是正月十六的晚上,來不及上奏,只能等到第二天,參考明代宗不同意王文一派的請求,很有可能代宗會同意這一請求,可惜的是十六日晚上就發生了奪門之變,到了十七日早上便成功,所以代宗的答案到底是什麼,成爲一個解不開的謎題。

二、于謙如果出兵鎮壓,最直接的在於,他想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努力就會付諸東流,明朝還會陷入巨大的動亂之中。

先來說說,于謙有沒有反抗的能力?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4張

于謙肯定有抵抗的能力,在北京保衛戰之中,于謙一個人力挽狂瀾,在軍中可謂有着很高的威望。

而且關鍵的是,于謙還對於京兵進行了改造,史籍記載:“京兵分隸五軍、神機、三千諸營,雖各有總兵,不相統一,請擇精銳十五萬,分十營團操,團營之制自此始”。

像石亨就是在於謙建立團營時,一手推薦上去的,使其一步步成爲代宗朝的重臣。

可以說北京的防務,于謙是瞭如指掌,軍中聽他的也必然不在少數。再加上明代宗“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

先不說于謙事先知道與否,即使到了十七日早上,奪門之變已經發生,于謙都可以組織兵力去鎮壓這場政變,因爲即使明英宗復位,但明代宗只是病重,還沒有病死,于謙打着奉代宗命令的旗號去鎮壓,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更何況于謙因爲土木堡之變的奇恥大辱,一直對於軍事很關心,怎麼可能事先不知道奪門之變呢。

所以談遷在《國榷》之中記載:“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

後世的明朝文學家屠隆更是煞有其事地說道:“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爲動,聽英宗復辟。”

只能說于謙肯定提前收到了風聲,也有反抗的能力,但是他最終放棄了,靜待復位的明英宗對自己的處置,最終不惜身死。

之所以這樣,主要有着以下5個原因。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5張

①是于謙如果真的率部平亂,那麼最直接的結局是明英宗被殺,他的幾個兒子包括朱見深在內,即使不死也是亂臣賊子,本是病重的明代宗受此驚嚇,絕對命不久矣。

到時候大明帝國的江山由誰來繼承呢?

肯定是沒法收場,怕是會引發一場驚天變故,即使于謙扶持人望高的襄王世子繼承皇位,但也難堵悠悠衆口,而且會落下權臣亂政的話柄,其他藩王和大臣肯定也不服,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內亂波及全國,到時候又會生靈塗炭。

這樣的結局,于謙最不想見到。更何況他支持的皇位繼承人是明英的長子朱見深,他也不想將心中的理想皇位繼承人選給害了。

②是奪門之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是得到了孫太后的支持。

而且孫太后還派哥哥孫繼宗和弟弟孫顯宗參與奪門之變,態度很明顯,就是支持明英宗復位。

于謙率兵平奪門之變的話,即使明代宗那裏可以交代過去,孫太后那裏也交代不過去,他的行爲也不會那麼名正言順,反而會在代宗病重,無法主持局面的情況下,很可能被定義爲反賊。

③于謙雖然輕君重社稷,但說破了天,他只是一個忠誠有餘,又很謹慎的典型士大夫。

他並非是王莽和楊堅那樣的人,有着改朝換代的想法,他是憂國憂民,一心爲了天下蒼生,只想當一個合格的,對得起自己良心的臣子,但並沒有另起爐竈的想法。

④是于謙提前收到了風聲,但對方應該也提前收到了風聲,所以快速發動了奪門之變,于謙也來不及反應。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6張

他們支持復朱見深太子之位的奏疏在十六日晚寫好,想要在十七日早朝呈上,徐有貞等人應該知道,並且也將這件事考慮在內,所以在十六日晚突然發動奪門之變,就是要打于謙等人一個措手不及,而事發突然,于謙剛開始的確反應不過來。

所以前文的《國榷》記載後面,還有一句話:“或聞之倉卒,不及發耳!”

⑤是于謙屬於輕君重社稷之人,他並不是忠於哪個皇帝,而是忠於江山社稷。奪門之變在他看來,只是皇族內部的鬥爭,屬於是家事,自己也不方便插手。

而且他支持的是朱見深復位,加上他在北京保衛戰立下如此大的功勞,認爲自己也不會有什麼事,最多賦閒在家罷了,所以選擇了順其自然。

結果沒想到的是于謙忽略了人性的複雜,明英宗雖然不忍心殺他,但是爲了奪門之變的合法性,爲了避免落得一個自己復辟等於搶了兒子朱見深的皇位罵名,所以以于謙謀立襄王之子的誣陷罪名,將其殺掉。

奪門之變後,于謙手握兵權,爲什麼不選擇反抗? 第7張

不過一心爲國的于謙,對於這個結局也有所預料,所以淡然接受,最終慷慨赴死。

于謙之死,在明朝歷史上可謂是具有劃時代意義,一位力挽狂瀾的大臣,最終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淒涼結局,嚴重打擊了士大夫集團的積極性,與皇帝始終是離心離德,這也是明末迅速亡國的原因之一。

還好的是,于謙死後沒多久,他支持的朱見深登基以後,這位憲宗皇帝恢復了于謙的名譽和官職,賜祭,並在誥文裏說道:“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爲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而在《明史》之中,對於于謙也是高度評價道:“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