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時才奪位,只因他在等哪三個契機?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時才奪位,只因他在等哪三個契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司馬懿送走曹家三代人,居然還要等到70歲才奪位,他在“等”什麼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249年,在家中“蟄伏已久”的曹魏權臣司馬懿趁着曹魏宗室大將軍曹爽陪同曹魏天子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之際,領着二子司馬師,司馬昭,統帥本部人馬在京師洛陽發動兵變,事後,司馬懿威逼利誘郭太后,使得郭太后爲了自保不得不下諭廢除了曹爽大將軍的職位,解除曹爽兄弟的兵權,令曹爽最終束手被擒。

而曹爽這個最大的政敵被除掉之後,曹魏的軍政權力至此悉數落入司馬氏的手中。

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就會發現司馬懿發動政變時已經70歲了,先後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家主。

這不禁就讓人提出疑問司馬懿送走了曹家三代人,爲何要苦等到70歲才奪位呢?他到底在“等”什麼呢?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的時候奪位,只要是因爲他在等待三個契機。

第一個契機,等待曹氏一族的勢頭耗盡,我們都知道曹氏一族最盛的時期是從曹操,曹丕,到曹睿這一個階段,這個時期中,曹氏一族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控,使得司馬懿根本沒有任何上手和染指的機會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時才奪位,只因他在等哪三個契機?

而到了年輕的曹芳成爲曹魏天子之後,曹氏一族的勢頭開始銳減,無論是作爲天子的曹芳,還是以曹爽爲首的曹氏宗親,他們的執政能力和掌控力都是差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好幾個段位,使得司馬懿機會可以積蓄實力,向曹氏一族發起挑戰。

另一方面,爲曹氏一族保駕護航的文武老臣皆以病故,使得朝着再無制約司馬懿的人物,司馬懿纔會在70歲時的高齡,大膽放手去幹,通過發動政變去奪取曹魏的軍政大權。

第二個契機,等待曹爽失去人心,衆叛親離!曹爽的父親是曹魏大司馬曹真,曹真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是曹氏一族中能夠掌控全局的一個人物,他生前曾與司馬懿爭鬥過,被司馬懿認爲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時才奪位,只因他在等哪三個契機? 第2張

曹真病逝之後,曹爽不僅成爲了曹氏宗室的“主理人”,更是繼承了父親的職務和職責,輔佐年輕的曹魏天子曹芳治國理政。

但是曹爽和其父曹真相比,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差了一個段位。曹爽在成爲曹魏大將軍之後,爲了建立軍功名聲,不顧司馬懿等曹魏大臣的反對,一意孤行,執意率軍討伐蜀漢。

結果,沒有任何軍事實戰經驗的曹爽被蜀漢大將軍費禕吊打,不僅損兵折將,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令曹魏財政極大的耗費。而作爲當時人的曹魏大將軍曹爽則因爲這件兵敗之事,受到滿朝文武百官的譴責和聲討,令其聲譽掃地!

曹爽除了軍事指揮能力受人詬病,他的治國理政能力更是讓他受盡“千夫所指”,曹爽掌權之後,任人唯親,大肆啓用一些毫無才學的閒人,譬如說丁謐、何晏、鄧颺這些人,都是些只懂得溜鬚拍馬之輩,對於那些正直並且頗有才能的官員則是不予任用,令曹魏朝堂之上皆日浮華之風。

《晉書·宣帝紀》:八年夏四月,夫人張氏薨。曹爽用何晏、鄧揚、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專擅朝政,兄弟並典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帝不能禁,於是與爽有隙。五月,帝稱疾不與政事。時人爲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

俗話說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老奸巨猾的司馬懿深知這句話的內涵,因而面對曹爽集團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爲之舉,司馬懿選擇了隱忍,並沒有爲此針鋒相對。

而曹爽見連司馬懿這樣的三朝元老都不敢指責自己,因而行爲舉止越發的猖狂,這也進一步令以曹爽爲首的曹氏宗親與朝中的正直的文武百官離心離德,使得曹爽衆叛親離的局面終於出現,而這樣的局面正是司馬懿期望和需要的,曹爽正在一步步將自己和曹氏宗親逼入到深淵之中!

第三個契機,等待曹爽犯錯,司馬懿見曹爽勢頭正盛,京師內外的軍隊指揮權也在曹爽的手中,司馬懿因此沒有硬碰硬,而是選擇裝病,返回家中,私底下積蓄力量,等待曹爽犯錯,出現破綻。

公元249年新年,曹爽和他的兄弟們,以及親信大臣陪同魏少帝去往高平陵祭陵,在家中“蟄伏已久”的司馬懿在家中聽聞這件事情後,當即穿好鎧甲,抖擻精神,帶着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率領本部人馬迅速控制了洛陽城的城門和兵庫,將曹爽安排在這些地方駐守的將領全部“繳了械”。

司馬懿之所以在70歲時才奪位,只因他在等哪三個契機? 第3張

隨後,司馬懿領着兵馬去往皇宮,對深宮之內的郭太后進行了威逼利誘,郭太后爲求自保不得不下了詔令,將曹爽的大將軍職務給撤了。

曹爽和他的黨羽們在城外獲知消息之後,急得亂作一團,有的下屬勸解曹爽帶着魏國天子曹芳去往許都,聚攏人馬,對抗司馬懿。

但是曹爽以及他的兄弟們皆是“草包之貨”,平日只知道貪圖享樂,完全沒有一點擔當,司馬懿深知曹爽的爲人,當即派遣心腹許允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以保平安。

曹爽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榮華富貴,最終選擇向司馬懿低頭和妥協,桓範聽聞這件事情後,頓時淚如雨下地說道:曹真,一位魏國的大英雄,竟會生出你這樣的草包之貨。

曹爽兄弟交出兵權之後,被司馬懿勒令回到府邸中去生活,司馬懿爲了監視曹爽兄弟的一舉一動,在曹爽府邸的四周修築起了高樓,命下屬日夜監視府邸中的一舉一動,使得曹爽這才意識到自己上了司馬懿的當。

不久之後,司馬懿爲了徹底掃清自己掌握大權道路上的絆腳石,對曹爽兄弟的心腹張當進行了嚴刑拷問,使得張當屈打成招,告發曹爽兄弟有不臣之心,意圖謀反。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遂免爽兄弟,以侯還第。初,張當私以所擇才人張、何等與爽。疑其有奸,收當治罪。當陳爽與晏等陰謀反逆,並先習兵,須三月中欲發,於是收晏等下獄。會公卿朝臣廷議,以爲“春秋之義,‘君親無將,將而必誅’。爽以支屬,世蒙殊寵,親受先帝握手遺詔,肆以天下,而包藏禍心,蔑棄顧命,乃與晏、颺及當等謀圖神器,範黨同罪人,皆爲大逆不道”。於是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範、當等,皆伏誅,夷三族。

有了人證之後,司馬懿就下令,命人將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一個不留,全部捉拿歸案,不久,以曹爽爲首的一夥人全部被處死,與此同時,司馬懿爲了防止曹氏宗族發起絕對反擊,將曹爽一族屠滅三族。

就這樣,70歲的司馬懿把握住時機,抓住曹爽犯錯的機會,剪除了曹氏一族的宗室勢力,使得魏國的軍政大權轉到了司馬懿的手中。

我們綜合以上三點就能夠得出曹魏權臣司馬懿爲何要苦等到70歲的時候發動宮殿政變,權奪曹魏軍政大權,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才能夠將一件事情順利成章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