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何說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出於私心又出於公心?

爲何說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出於私心又出於公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不用馬謖守街亭,誰是最合適的人選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是出於私心又是出於公心。

說他出於私心,是因爲諸葛亮要培養馬謖做自己的接班人,培養人才就要給他機會。他明知道知道馬謖沒帶過兵,沒有實戰經驗,面對的又是曹魏時下最能帶兵的司馬懿和最能打的張郃,還將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馬謖,就是這點私心多多少少左右了他的決定。

當然培養接班人也是爲了國家的將來考慮,這也算是公心。

只不過諸葛亮有些操之過急了,再加上馬謖急於上位,未充分估計此行的風險,失敗後又沒有擔當,選擇逃走。導致了整個局勢的崩壞,最終牽連北伐,錯過了一次最好的興復漢室的機會。

如果當時諸葛亮再謹慎一些,不急於提拔馬謖,他會選擇誰來擔當守衛街亭的大任呢?

單從《三國演義》諸葛亮委派守街亭任務這段文字是很難看出來的,但是結合整個後續的安排,不難看出諸葛亮其實有個最好的人選,只不過此人未主動請纓。爲了不打擊馬謖的積極性,諸葛亮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爲何說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出於私心又出於公心?

當時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還不太放心,又做了三個安排。

1、讓性格謹慎的王平做馬謖的副將,反覆強調當道紮營,並要求紮營之後,把紮營情況畫成簡圖送到諸葛亮軍中。

2、派高翔率領5000軍馬駐紮列在街亭後方柳城,隨時接應馬謖。

3、擔心高翔不是張郃對手,又安排魏延率領3000軍馬接應。

爲何說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出於私心又出於公心? 第2張

如果諸葛亮對馬謖放心的話,守衛街亭只派馬謖就夠了,最多安排到高翔守列柳城就可以了。像魏延這樣的大將完全沒必要去。對這樣的安排,魏延也表示不理解。

延曰:“某爲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於安閒之地?”

對於魏延的質疑,諸葛亮是這樣回答的。

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衝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爲安閒乎?汝勿以等閒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

魏延聽了諸葛亮這番話之後,大喜而去。魏延爲什麼大喜?是諸葛亮恭維了他幾句?說他的工作也很重要?顯然不是,恭維幾句也不能讓魏延多增加功勞。這句話的重點是總守漢中咽喉。

爲何說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既出於私心又出於公心? 第3張

也就是說諸葛亮做了最壞的打算,一旦馬謖守不住,魏延就收攏軍隊主持大局,這纔是魏延大喜的原因。

但是很可惜,結果確實如他倆預想的那樣,馬謖沒守住街亭,但他倆誰也沒想到,馬謖會在關鍵時刻犯渾,選擇上山紮營,被張郃斷了水路,並放火燒了山。

馬謖20000多人並沒有給魏軍造成實質的傷害就全線潰敗,完全喪失了戰鬥力。魏延能力再強,也無法力挽狂瀾,最後差點身陷重圍,要不是王平救助,很可能就此交代。

按演義的說法魏延有反骨,諸葛亮不怎麼喜歡魏延。但魏延有能力,諸葛亮北伐能倚重的有能力的人並不多。如果諸葛亮不急於培養馬謖,不安排馬謖去街亭,那麼守街亭的很可能是魏延。因爲和守街亭重要度相類似的箕谷疑兵正是大將趙雲主持的,安排另外一個大將魏延守衛街亭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