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內,爲什麼不選擇發動政變?

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內,爲什麼不選擇發動政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叡死後10年,司馬懿爲何才發動高平陵之變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司馬懿在曹叡活着時,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個皇帝,於黃初七年(226年)即位爲帝,年僅24歲。他在輔政大臣曹真、司馬懿、陳羣、曹休四人的輔佐下,勵精圖治,多次擊退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進攻。由於曹叡目睹親生母親被賜死的過程,成長很快,他在即位後,大權獨攬。此時,司馬懿官拜驃騎將軍,和大將軍曹真一同抗蜀。他一心一意爲曹魏辦事,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大忠臣。

曹叡也對司馬懿非常信任,將軍隊交給他,充分信任他。如擒殺孟達、平定遼東公孫淵,就是司馬懿作爲主帥,領兵遠征的。因此,曹叡和司馬懿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是一對好君臣的典範。

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內,爲什麼不選擇發動政變?

其次,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內,一直被政敵曹爽壓制,韜光養晦。

直到公元239年,曹叡病重,再一次面臨他父親的抉擇,就是將小皇帝託孤給那些大臣,選誰爲輔政大臣?剛開始,曹叡任命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爲大將軍,想將自己的養子曹芳託付給他。後來,由於劉放、孫資的阻撓,曹叡才改變了主義,將託孤大臣改成司馬懿和曹真。

在曹叡死後,曹芳登基爲帝的十年內,大將軍曹芳一直壓制着另一個託孤大臣司馬懿。如曹爽聽從親信丁謐之計,將司馬懿由實權的太尉升爲沒有實權的太傅。司馬懿看到曹爽如此對待自己,再加上年歲漸長,只能裝病,回家養老。

實際上,他是暗中積蓄力量,聯絡朝中重臣,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曹爽雷霆一擊,剷除權臣曹爽,還曹魏一個朗朗乾坤。如司馬懿聯絡朝中另一位重臣四朝元老蔣濟,結成反對曹爽聯盟。因此,這十年期間,司馬懿剛開始,還能參與朝政,勤勤懇懇與大將軍曹爽一同輔佐魏帝曹芳,後來被曹爽架空。他只能退居二線。

《晉書·宣帝紀》中記載:帝不能禁,於是與爽有隙。五月,帝稱疾不與政事。

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內,爲什麼不選擇發動政變? 第2張

最後,司馬懿在曹叡死後十年後,才抓住機會,一舉除掉政敵曹爽。

轉眼間,到了公元249年,這一年,曹爽還和往常一樣,陪着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給魏明帝曹叡掃墓。曹爽還不聽勸告,他和曹羲、曹訓兄弟三人都陪着曹芳出城了,這纔給了司馬懿千載難逢的機會。

其實,只要曹爽三兄弟中有一個在京城坐鎮,在司馬懿發動政變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當時曹爽等兄弟掌握曹魏軍權,將京城洛陽牢牢掌握在他們的手裏,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被打下來的。當時司馬懿賦閒在家,他的盟友蔣濟也沒有兵權,只能靠家族的力量發動政變。當時司馬懿僅有3000死士,而曹爽兄弟掌握京城禁軍及武衛軍,最少數萬。這實力相差太懸殊了。

《三國志》:十年正月,車駕朝高平陵,爽兄弟皆從。宣王部勒兵馬,先據武庫,遂出屯洛水浮橋。

如果曹爽一直防備司馬懿,不給司馬懿鑽空子,再熬個幾年,就可能把司馬懿熬死了。當時司馬懿已經70歲,他還能活幾年啊。而曹爽正值壯年,還有大好時光,多等幾年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