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馬良深受孔明器重,爲何在夷陵之戰中,他沒指出劉備的軍事錯誤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一、馬良並不是軍事謀略人才,他更擅長外交

在劉備時期,其實連諸葛亮都算不上是軍事謀略人才,更不要說是馬良了。從馬良的各種事跡,和劉備對馬良的安排來看,馬良其實是一個外交人才!

當初孫劉兩家關係還不錯的時候,馬良曾被劉備派去出使了東吳,受到了孫權的優待,大家都知道,外交這件事其實並不簡單,非常考驗一個人的頭腦與口才,而馬良的這次出使顯然是完成得非常出色,也正是這一次的出使讓劉備看到了馬良在這方面的才能,於是在伐吳時期,劉備交給了馬良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說服五溪蠻各部加入劉備的大軍。

《三國志》: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劉備派馬良去拉攏五溪蠻,增加自己的軍力,而馬良能力不錯,也確實做到了,很快五溪蠻各部都積極響應劉備,加入了討伐東吳的行列。可以看到,馬良在外交方面,確實是非常有才幹的,劉備這個人,用人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基本是能做到人盡其用,他覺得馬良在外交方面頗有才華,所以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馬良。不過馬良雖有才華,但擅長的東西不一樣,他並沒有看出劉備用兵的失誤之處,這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

事實上,在劉備時期,諸葛亮其實主要負責處理國政、後勤,馬良負責外交事宜,而真正負責軍事謀略的則是法正和黃權!法正早死,黃權給劉備提的建議他沒聽,反而把他給打發到了北岸去防備曹魏,以至於劉備身邊缺乏頂級謀士,沒人給他出謀劃策,最終才導致了夷陵之戰的大敗。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第2張

二、馬良並不在劉備軍中

根據上面的文獻記載,馬良是被劉備給派出去招降五溪蠻了,而這一去是需要很多時間的。雖然馬良最終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獲得了五溪蠻的支持,不過要想五溪蠻時刻聽從劉備的指揮,那必定需要有人時刻與五溪蠻部族首領保持溝通,這些部族本來就是馬良勸降的,由他來進行日常溝通,這再好不過了,換了其他人,說不準還搞不定呢。這麼來看的話,當劉備在和陸遜對陣時,馬良其實是在五溪蠻軍中,並不知道劉備的具體部署。

演義中所說,馬良知道劉備部署有問題,去告知諸葛亮,這其實是不太可能之事,馬良身擔重責,需要調節好五溪蠻和劉備軍的關係,怎麼可能離開前線去往成都?他敢這麼幹,估計劉備都會把他給砍了。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第3張

三、馬良不敢給劉備提建議

荊州的丟失、關羽的去世,使得劉備怒火攻心,發誓定要伐吳。事實上,這種事情擱誰身上都忍不住,畢竟孫權的這種行爲就好像是騎在劉備身上打臉了,劉備要是不做點表示,怎麼維持他的權威?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劉備顛簸一生,志在匡扶漢室,好不容易有了一點氣色,佔據荊州益州,有和曹操扳手腕的機會了,卻突然被孫權給偷襲了,劉備爭奪天下的機會徹底被打破,劉備清楚地知道,不拿回荊州,蜀漢是永遠不可能爭奪天下的,所以他必須伐吳。只不過他在夷陵之戰中犯下了大錯。

劉備征戰一生,戰鬥經驗極其豐富,尤其還有漢中之戰的大勝,這使得他變得頗爲自傲,很多人的話都聽不進去。然而劉備的軍事才能,雖然也不錯,但遠遠到不了頂尖水平,而他這次碰到的對手則是頂尖軍事人才陸遜。很多人奇怪,漢中之戰,劉備不是打贏了曹操嗎?曹操也是頂尖軍事人才,既然能打贏曹操,爲何就打不贏陸遜呢?實際上劉備在漢中之所以能贏,主要是依靠他手下的兩大頂級謀士,法正和黃權,若沒有這二人相助,劉備要想打贏曹操,那也是一件很懸的事。

既然漢中之戰劉備都打贏了曹操,爲何卻敗給了陸遜? 第4張

定軍山斬夏侯淵,面對曹操進攻、堅守不出,這些事,其實背後都是黃權和法正在出謀劃策。劉備伐吳時,法正已經去世,但當時黃權還在啊。黃權是知道劉備的能力的,所以他最先提出的建議是由他自己去打頭陣,劉備居中指揮,結果劉備自視甚高,認爲自己也能打贏此戰,沒有接受黃權的建議。伐吳初期,在劉備的指揮下,蜀軍的確實是勢如破竹,但隨着陸遜的戰略調整,劉備被阻擋在了吳軍陣前,無計可施。

當時陸遜命令吳軍堅守不出,無論劉備怎麼挑釁,吳軍就是不出戰,而這些挑釁動作過後,劉備也無計可施,只能和吳軍就這樣耗着。也許劉備認爲,漢中之戰他這樣耗着,都把曹操給“耗死”了,現在“耗死”陸遜應該不是問題,只不過他忘了,漢中之戰他有法正黃權,而此戰這兩大謀士都不在,法正死了,黃權被劉備派去防備曹魏了,而失去了這些謀士的出謀劃策,劉備的軍事短板顯現了出來。先是連營五十餘座,分散了兵力,集中不起優勢兵力對抗吳軍。後來他又下令士兵棄船上岸,放棄了水軍的優勢,結果被吳軍抄了後路。最後由於天氣炎熱,劉備沒有做好防火措施,被陸遜火燒連營,打得大敗。

從夷陵之戰的失敗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在大軍團指揮上面,是有能力欠缺的。而且他由於怒火攻心,驕傲自大,並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還把黃權給打發到了北岸,最終導致大敗!連黃權這種頂尖謀士的建議都不聽,馬良又怎麼敢給劉備提建議呢?那不是自找沒趣嗎?事實上,要是劉備謙虛一點,沒有失去理智,把黃權帶在身邊,那麼這一仗很可能會有很大變數,說不定還真的能夠擊敗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