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爲何寧願重用降將,也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用人肯定要用自己陣營的人,這樣才能保證忠誠,正常人是很少重用降將的,降將投降後的待遇也遠比其他人差!這一點,其實從張遼、張郃的經歷就可以看出。

張遼是呂布陣營投降過來的,雖然曹操給他封了一個關內侯,但是張遼在曹操陣營其實是不怎麼受待見的,他每次打仗都必須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以此證明自己對曹操的忠誠,最終獲得了曹營衆人的認可。

張郃是袁紹陣營投降過來的,剛開始曹操給他的待遇很不錯,可之後張郃的發展就進入了瓶頸期,他總是在別人的指揮下幹活,根本沒有獨立領軍的機會,地位還不如在袁紹陣營高,直到後來張郃在夏侯淵死後,憑藉出色的能力穩住了漢中曹軍的軍心,才逐漸受到重用。

所以說,降將不是那麼好當的,正常情況下的降將,都是不怎麼受重用的,好處別人享,趟雷降將去!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諸葛亮重用降將,卻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纔會讓人覺得非常驚訝,很明顯,自己陣營的人比降將好用啊!那麼爲啥諸葛亮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反其道而行之呢?下面我們講兩個故事,看完這兩個故事,估計大家就懂了!

一、 街亭之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開局非常猛,因爲曹魏認爲蜀漢沒有能力北伐,所以防禦薄弱,被諸葛亮鑽了空子,輕鬆地就打進了隴右,而且奪取了三個郡。諸葛亮的突然用兵,嚇壞了曹魏,他們怕諸葛亮真的完全攻下隴右,這樣的話蜀漢實力大增,曹魏的實力就會相對減弱了,於是曹魏急忙派兵前來救援。得知魏軍援兵前來,諸葛亮決定在街亭阻擊魏軍,但是關於街亭守衛的人選,卻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在大多數人眼中,街亭乃是阻擋魏軍非常重要的一步,關係到蜀軍的後路,所以必須得派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前去,大家覺得吳懿或者魏延這種大將比較合適,他們久經戰陣,完全有能力守住街亭。不過諸葛亮卻選擇了讓毫無經驗的馬謖上場,而且給馬謖配置的副將,還是曾經的降將王平,令許多人看不懂。

二、魏延拒絕出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魏延獻出了子午谷奇謀,準備從小路殺向長安,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但是諸葛亮不答應。後來的街亭之戰,魏延想要擔任主將,去守衛街亭,結果諸葛亮還是不答應。最終,由於諸葛亮的錯誤用人,導致街亭失守,原本形勢大好的第一次北伐,最終失敗。

此次失敗後,魏延覺得諸葛亮無論是用兵還是用人都有一定的問題。在用兵上,諸葛亮太過謹小慎微,不敢冒險,而當時的魏蜀兩國國力差距巨大,不用險根本不可能戰勝魏國。在用人上,諸葛亮選用毫無戰陣經驗的馬謖守街亭,這完全就是任人唯親(馬謖和諸葛亮關係好),所以說,魏延開始對諸葛亮不滿了。再加上魏延剛進劉備陣營時,就曾差點被諸葛亮斬殺,所以魏延對諸葛亮越來越不滿,最終這種不滿情緒於諸葛亮三出祁山時爆發。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第2張

當時諸葛亮進攻司馬懿,司馬懿不敢正面對戰,只是堅守不出,於是諸葛亮準備使用詐敗計,假裝撤退,引誘司馬懿追擊,然後派人截斷司馬懿的追兵,分批次吃掉魏軍。這個計劃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截斷魏軍的這支軍隊必須要夠猛,要擋得住敵軍的進攻,這就意味着這支軍隊的主將必須要是個猛人,還得是戰陣經驗極其豐富之人,不然無法完成任務。當時整個蜀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人就是魏延了,所以諸葛亮準備讓魏延前去。不過諸葛亮這個人,喜歡玩花樣,他並沒有直接下令魏延前去,而是以目示意,暗示魏延,結果魏延根本就不接諸葛亮這招,令諸葛亮大爲尷尬。

原文:是夜,孔明喚衆將商議口:“今魏兵來追,必然死戰;汝等可一當十,吾以伏兵截其後:非智勇之將,不可當也。魏兵必分爲兩枝,司馬懿必隨後而來,防吾伏兵。若懿至,伏兵正在當中,須要大戰。此兩枝兵,若非大將,不可當也。”孔明言罷,以目視魏延,延低頭不語。

諸葛亮把戰略目地告訴了衆將,說必須要有一員大將去阻擋魏軍,並且以目示意魏延,其實就是讓魏延自告奮勇,不過當時的魏延早就看不慣諸葛亮了,見諸葛亮又玩這套裝神弄鬼的花樣,不直接挑明讓他去,他就乾脆直接無視了諸葛亮,令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碰到這種場面會怎麼辦?當然是替領導解圍啊,緩解領導的尷尬啊,於是王平出現了。

原文:忽王平出曰:“某願當之。”孔明曰:“若有失,如何?”平曰:“殺身報國。有詩獻首!”孔明長嘆曰:“王平乃漢之忠臣,肯捨身親冒矢石,真良將之才也!……”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第3張

看看王平的操作,雖然他是降將,但是他在諸葛亮遭遇尷尬之時,主動站了出來,爲諸葛亮分憂,令諸葛亮大爲感動,而且在王平的帶領下,其他大將也紛紛踊躍報名,最終成功的敲定了作戰人選。而正常戰事,魏延全程沒有參與!

看完上述的兩個故事,估計大家應該明白了爲啥諸葛亮寧願用降將王平、姜維等人,卻不願意用吳懿、張嶷等益州本土將領了吧?原因有兩個!

一、王平姜維等降將很聽話

由於王平姜維等人是蜀漢的降將,在蜀漢內部是受到排斥的,他們想要升官加爵,一是多在戰場上立功,受到大家的認可,而是緊緊圍繞在領導身邊,成爲領導的馬前卒。當時蜀軍中最大的領導就是諸葛亮,所以說王平、姜維等人對諸葛亮是馬首是瞻,諸葛亮說啥,他們就幹啥,根本不會出現一絲質疑!相比之下,由於益州本土將領久經戰陣,對戰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時候看到諸葛亮佈置不當,他們就會質疑諸葛亮,這令諸葛亮非常不爽!

比如說當年的街亭之戰,諸葛亮用人失誤,大家都推薦吳懿或者魏延,而諸葛亮偏偏要用馬謖,這便是那些本土宿將不得諸葛亮重用的原因所在——和領導唱反調!一旦你反駁領導,即便你有理,領導也會認爲你沒理,會打壓你!

再比如諸葛亮暗示魏延主動請戰,當時的諸葛亮把話都說得那麼明白了,就差直接點名魏延了,可魏延就是不主動、不拒絕,這令諸葛亮非常尷尬。而那些益州本土派的將領呢,並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爲諸葛亮解圍,反倒是降將王平跳了出來,說自己願意請戰,最終帶動了衆人的熱情,緩解了諸葛亮的尷尬,所以說諸葛亮纔會當着衆人的面感嘆“王平真乃大漢忠臣啊”!諸葛亮爲何有此感嘆,不就是因爲滿堂名將,還不如王平這個降將貼心嘛,這纔是諸葛亮的親信,纔是值得諸葛亮重用的人啊!

諸葛亮爲何會違反正常人的思維,不重用益州本土將領? 第4張

二、諸葛亮想培植自己的勢力

這一點其實從街亭之戰就可以看出來了。諸葛亮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他明知街亭的重要性,也知道馬謖沒怎麼上過戰場,缺乏經驗,卻執意讓馬謖去守街亭,還給馬謖配上了自己喜歡的王平,爲何?不就是想栽培馬謖嗎?馬謖和諸葛亮亦師亦友,諸葛亮就是想把他栽培成蜀軍中的頂級名將,增加自己在蜀軍中的勢力,打壓那些益州本土勢力。

而後的姜維,諸葛亮花費大精力將其收入麾下,並承諾將畢生所學教給姜維,之後更是將姜維帶在身邊寸步不離,可見他對姜維是多麼的看重。他這是吸取了馬謖的經驗,想要多栽培姜維一段時間。就這樣,蜀漢朝堂中,文官首領蔣琬、費禕是諸葛亮的人,武將首領姜維是諸葛亮的人,諸葛亮完全在蜀漢朝堂構建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保證了自己後代的榮華,保證了自己的大政方略在蜀漢得以延續。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魏延,魏延脾氣和諸葛亮不對付,總是明裏暗裏地和諸葛亮的唱反調,一點都不好用,是屬於絕對不可能拉攏成爲諸葛亮這方勢力的人物,所以他最終的結局便是遭到誅殺,夷滅三族!

那些益州本土將領和魏延的遭遇何其相似,他們本身戰爭經驗豐富,但卻時不時對諸葛亮的用兵提出質疑,相比於那些降將,一點都不好用,而且這些人在蜀漢都有自己的背景,是不可能心甘心願地成爲諸葛亮一派的人物的,所以諸葛亮對於他們的處置雖然不像魏延這麼狠,直接誅殺,但是也儘量不重用,免得培養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