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姜維是蜀漢的中流砥柱,還是蜀漢滅亡的重要推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時代,蜀漢的將領姜維是蜀漢末期軍事上的頂樑柱。他在執掌蜀漢軍權之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矢志恢復漢室,北伐中原。雖然他多次北伐,未得寸土,但是大家對他的精神還是讚賞有加。直到他投降之後,還是想方設法的要恢復蜀漢江山,最終爲蜀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可是,在姜維的身上,一直有着不同的聲音,這個人是個備受爭議的人。大家雖然對他的志向、品行都很讚賞,但是對他的能力、行動卻多有微詞。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是這樣評價姜維的:

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衆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這個評價明明是對姜維個人的極其嚴厲的批評,那麼,這個評價是怎樣產生的呢?

一、繼承諸葛亮衣鉢的姜維。

姜維字伯約,本來是曹魏控制區天水郡人。他是個孤兒,父親很早就戰死在沙場。姜維和母親相依爲命,還折節向學,史書記載他對儒家鄭玄的學說很有研究。長大後,因爲父親的功績,他擔任了中郎的官職,還參知本郡的軍事。

誰知道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姜維被太守懷疑胸懷異心,被各處閉門不納。姜維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投奔了諸葛亮,並和諸葛亮一起撤回漢中,開始了自己在蜀漢任職的生涯。

諸葛亮對姜維的到來是很高興的。他不但對別人誇獎姜維的長處,還有意識的培養姜維。諸葛亮汲取了馬謖的教訓,讓姜維從帶兵打仗開始學起。當時,諸葛亮的手下蜀軍也就十二三萬人,他就撥給了姜維五六千人,還是最精銳的中虎步兵。在教導姜維學習成就後,還派他去覲見劉禪。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第2張

諸葛亮親自教導姜維,將自己的衣鉢傾囊相授。在諸葛亮的培養下,姜維的能力得到了飛速的提高。到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姜維的能力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在五丈原撤軍的時候,諸葛亮命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大家便發。這實際上把大軍斷後的任務交給了姜維。

姜維果然不負諸葛亮的使命。在魏延先撤走,不顧大軍斷後任務的情況下,姜維承擔起了斷後的任務。當司馬懿逼近的時候,姜維做出進攻的姿態,嚇退了司馬懿。這一切都顯示出姜維臨危不懼的能力。於是,在返回成都後,姜維被蜀漢任命爲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

二、矢志北伐的姜維。

作爲諸葛亮的學生,姜維一刻都沒有忘記諸葛亮的遺願。諸葛亮評價姜維其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姜維也當然不會渾渾噩噩的混過此生。

在諸葛亮死後,姜維就開始試探性的對曹魏進行襲擾。但是,繼承諸葛亮職位的蔣琬、費禕都以修生養息爲國策,不主張對曹魏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尤其的費禕,他對姜維說,“我們的才能都遠不如諸葛亮,可連諸葛亮都沒有能北定中原,何況我們呢!我們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至於誰建功立業,還是等待將來有能力的人。不要爲了圖僥倖成功而把勝負孤注一擲。這樣,如果不能如願,就會追悔莫及。”

在費禕的話裏,我們可以看到,一是費禕謹守着諸葛亮修生養息的遺策,二是對姜維的能力抱有質疑。因此,費禕不讓姜維帶領太多的人馬,人數最多也不超過一萬人。

直到延熙十六年,費禕遇刺後,接管了軍權的姜維纔有了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他對曹魏發動了多次進攻。在這些攻伐中,姜維既取得過大勝,也曾被打得大敗。雖說勝多敗少,可是到了後期,面對曹魏名將鄧艾的防守,已經是一次不勝。在明眼人的眼中,已經看出,姜維的北伐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希望了。

在姜維北伐的過程中,反對他的聲音一直就沒有停止過。這是因爲,大家對姜維的能力抱有疑慮。大家普遍認爲,姜維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完成他的目標。因此,在姜維的屢次攻伐無功的情況下,對他的非議更是喧囂塵上。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第3張

而當時的蜀漢政局也在慢慢變壞。在正直的老臣逐漸凋零的情況下,失去制約的劉禪開始寵幸奸佞小人。他手下的宦官黃皓慢慢把持了政局,姜維也和黃皓髮生了矛盾。

在當時,以諸葛瞻爲首的一批人,認爲蜀漢的癥結在於內有黃皓亂政,外有姜維黷武。這造成了東吳使者說的現象,“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不聞正言是因爲黃皓亂政,而民皆菜色,是因爲姜維黷武。因此,諸葛瞻等人想要內斬黃皓,外製姜維。

而黃皓也想趁機奪取姜維的權力,他甚至連接替姜維的人選都找好了,依附他的右大將軍閻宇。姜維知道後,向劉禪進諫,要殺黃皓。但出乎姜維的意料,劉禪不但拒絕了姜維的建議,還把這件事泄露給了黃皓。姜維心生懼怕,爲了避禍,他率領軍隊到沓中屯田。

三、給蜀漢帶來災難部署的姜維。

姜維多次北伐無功,消耗了蜀漢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得蜀漢的國力衰弱。這雖然對蜀漢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還不至於讓蜀漢滅亡。可是,姜維在曹魏滅蜀前後的一系列行動,卻把蜀漢帶進了滅亡的深淵。

首先,姜維改變了漢中的防禦方針,改變了漢中的防禦體系。

從魏延鎮守漢中之後,就爲漢中的防禦制訂了一個符合自己能力和當地地形的防禦方針。那就是,如果敵人強大,就拒敵於國門之外,如果敵人兵力小,就放敵深入,全部殲滅。爲此,魏延在漢中修建了一個完善的防禦體系。

在魏延死後,後來鎮守漢中的將軍沒有魏延的能力,不能有效的殲滅敵人。於是他們就秉承魏延的方針,禦敵於國門之外。在興勢之戰中,漢中的防禦體系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在曹魏的優勢兵力的進攻下,蜀軍憑藉險要的地形和預先準備好的防禦城寨,層層設防。蜀軍終於將魏軍堵在崇山峻嶺之間,最終魏軍只得撤軍而歸。

到了姜維時期,姜維完全改變了漢中的防禦體系。史書記載說:

(姜)維建議,以爲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於是蜀漢採取姜維的意見,完全改變了漢中的防禦方針和防禦體系。“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現在我們看來,正是姜維的這個決定,給蜀漢帶來了滅頂之災。如果他不改變漢中的防禦體系,那麼有山險加強的蜀軍,就能以少數兵力抵禦鍾會的進攻。這樣,姜維的蜀軍主力就可以機動作戰。即使後來鄧艾偷渡陰平,姜維也能夠轉用兵力消滅他。這樣,蜀漢就不會那麼輕易滅亡了。

陳壽對姜維的批評是怎樣的?這個評價又是如何產生? 第4張

第二,擅自放棄自己的指揮位置,將主力帶往絕地。

姜維在曹魏滅蜀之戰前,雖然改變了漢中的防禦方針,但是,如果指揮得當,還是可以取得相當的戰果的。在當年,魏延就曾經說過,如果曹魏的偏將率領十萬人馬來攻打漢中,就全部消滅它。用的戰略就是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戰略。

可是,姜維沒有魏延的能力,他還想建立魏延所說的功業。那麼,他就必須有一支機動的兵力作爲漢中的預備隊才行。可是,由於姜維爲了避禍,卻把這支最重要的力量帶往沓中屯田避禍。這就徹底決定了姜維漢中防禦戰略的破產。

而且姜維不但帶走了蜀漢的主力,還放棄了自己的職責。他當時身負大將軍的職務,就要擔負起大將軍的職責。可是姜維一跑了之,將所有的一切都丟下不管。到得知曹魏已經有伐蜀的意圖時,只是上個表章了事。自己不做準備,也不管後方的事物。結果在曹魏大兵壓境的情況下,手忙腳亂,喪失了先機。

第三,忽視陰平小道,鑄成最後的大錯。

等到曹魏滅蜀之戰開始後,姜維所做一切的惡果都浮現了出來。姜維在西線,他和他的蜀軍主力被鄧艾和諸葛緒絆在沓中。如果不是曹魏軍中有個愚蠢的將領諸葛緒,姜維連陰平橋頭都過不去,很可能在一開始就全軍覆沒在西線了。

而東線,由於姜維擅自修改漢中的防禦體系,並且帶走了蜀軍的主力,又放棄了自己的指揮責任,造成了漢中蜀軍兵力的空虛。這使得魏軍輕易的通過山險,直入漢中。在佔領關口後,鍾會長驅直入,一舉打穿了姜維編織的包圍網的網底。

姜維在這個時候已經亂了章法,他只得聽從廖化的建議,搶佔劍閣,才得以暫時阻止了鍾會的進軍。可是,姜維顧了東又忘了西,他忽視了陰平小道的重要性。他以爲有陰平天險,鄧艾絕不敢偷渡。兵法雲,“地無兵不險,兵無地不強”。沒兵防守的天險不是真正的天險,無人防守的陰平小道也無法阻止敵人的前進。

結果鄧艾趁蜀軍西線空虛,偷渡陰平小道,一舉拿下江油。隨後在綿竹之戰擊敗諸葛瞻率領的蜀軍最後的抵抗,直抵成都,迫降了劉禪,蜀漢滅亡。

四、結語。

如果我們回頭審視那段蜀漢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姜維的所作所爲,對蜀漢的滅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說,正是姜維的錯誤,才造成了蜀漢的滅亡。這是很多蜀漢的臣子對他不滿的主要原因。

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一心匡扶漢室,進行北伐。可是,我們看姜維的北伐,沒有戰略戰術,只是爲了北伐而北伐。姜維在各方面都不佔優的情況下,窮兵黷武,虛耗國力。在當時,針對姜維的這種情況,譙周就寫了《仇國論》來勸諫他。可是,姜維並沒有接受他人的意見。最後,蜀國國力消耗殆盡,處於亡國的邊緣。

而在對抗曹魏滅蜀的戰役中,姜維更是處置失措,漏洞百出。他先是好大喜功,不顧自己的能力和蜀魏的實力差距,改變了漢中的防禦體系,開門揖盜。後又因爲和劉禪、黃皓的矛盾,主動放棄指揮,率領蜀軍主力躲到不重要的地方沓中屯田避禍。

在魏軍馬上就要進攻的時候,姜維還雷打不動,不趕快緊急處置,光是寫封奏表報告情況就不管不問。結果在曹魏進攻時,姜維被絆住在沓中,鍾會勢如破竹取了漢中,造成了不可彌補的錯失。

最終,姜維雖然在劍閣擋住了鍾會的進攻,可是他忽視了西線的陰平小道。連當年諸葛亮留下的營寨都被他廢棄了。這使得鄧艾得以偷渡陰平,滅亡了蜀漢。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姜維的所作所爲,纔給蜀漢帶來了滅頂之災。如果沒有姜維的窮兵黷武,倒行逆施,蜀漢還可能會多存活幾年,姜維就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可是,這也沒有辦法,在蜀漢末期人才凋零的情況下,粗有文武的姜維也成爲了蜀漢的佼佼者。這樣,蜀漢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