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投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人投降爲什麼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不知道夥伴們注意到裏面的諸多細節沒有?

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那些準備投降於大秦的諸侯國。在投降的時候,本國的君王統一都是嘴裏叼着一塊玉璧、光着膀子,穿了一身素衣。而後面緊跟着的大臣們,也是一身素衣,搞得好像集體參加葬禮一樣。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唱起大秦那首壯闊的詩詞“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那麼,大秦過來受降的將軍,看見對方穿了一身素衣,搞得好像葬禮一樣,大秦的將士們看到此番場景,能不能生氣?

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聊聊戰國時期的投降禮儀。

要說到“禮儀”,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到周朝,周朝以“禮樂”治理天下,周禮又被劃分爲五禮,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很顯然,亡國肯定是屬於凶禮的範疇。

那麼,在周禮中,亡國投降都有什麼具體的禮節呢?

在《左轉》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小細節,在想對方投降的時候,國君需要“面縛”“銜璧”“肉袒牽羊”,大夫和士需要“衰絰”“輿櫬”。

這幾個文字晦澀難懂,我們用大白話來解釋一下。

在《大秦賦》中,呂不韋滅掉東周之國時,東周君舉國投降,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東周君那一身白花花的大肥肉,這個就叫做“肉袒牽羊”的“肉袒”。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第2張

現代人在夏天的時候,感覺到酷熱難當,就會穿的他別少,甚至是直接光着膀子來避暑,當然了,我這裏說的是廣大男同胞。但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觀點不一致,在《周禮》中認爲“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也就是說,古人只有在敬事的時候,纔可以袒露,即便是幹農活汗流浹背的話,也不可以隨意地袒露。

就比方說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時候,那個就是敬事,所以廉頗同樣也是“肉袒”。

“肉袒”的同時還要牽羊,爲什麼要牽羊呢,我分析可能就是因爲羊比較溫順,可以隨時任人宰割,國君把自己比作成一直人畜無害的小羊羔,任由對方來宰割。

在《大秦賦》中,東周君雖然光着膀子,但是嘴裏也沒空着,叼着一塊玉璧。這個又是問什麼呢?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第3張

這個口中刁着的玉璧,可不是一般之物,那可是而是每次祭祀時候君王用來禮天用的玉璧,說白了是一個對於諸侯國來說非常重要的“祭器”,吧這麼重要的東西交給對方,就好比把自己的保護神交給對方一樣。

那麼,爲什麼要用嘴叼着呢?

原因很簡單,是因爲“面縛”,面縛就是說國君反綁着雙手。這個舉動無非就搞告訴對方“我服了!我自己給自己捆上了,剩下的事就交給你們了。”

正是因爲國君反綁着自己的雙手,所以才用嘴叼着東西。如果再細究其原因,可以在那種不太吉利的禮儀上找到答案,人在去世的時候,按照禮節,在嘴裏都要塞上寫東西,或是金銀玉石之物,或是一些米穀食物。

從這個上面來看的話呢,國君也是在告訴對方:“雖然我的身體還健在,但是我的心已經死了。”這麼說倒是有點像殺馬特的口頭禪“我的愛已經死了”!

而士和大夫也不能閒着,要“衰絰”和“輿櫬”,我們來簡單說一下。

“衰絰”就是身穿孝服,在頭上和腰上繫上白色的麻布帶。“輿櫬”就是拉着棺材。意思就是告訴勝利者,我們的國君此時此刻已經“死了”,你們是殺是留,全憑你們自願了。

光着身子,口中含玉,披麻戴孝 古人投降爲何要那麼做 第4張

當然,對於勝利者來說絕對不會真的殺掉投降者的,已顯出自己的大度和仁厚。

反而會爲戰敗國的國君鬆綁,並燒掉他們拉出來的棺材,當然了,玉璧自己就留下了。

直到這裏,一個完整的投降禮纔算“禮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