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仇池怎麼讀 仇池國曆史

仇池怎麼讀 仇池國曆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仇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氐族楊氏建立的政權名稱,因爲仇池國立國之時政治中心在甘肅省隴南仇池山,因此而得名。

簡介

歷史上的仇池國主要是指楊茂搜建立的前仇池國、楊定重建的後仇池國。前仇池國被前秦所滅,後仇池國被劉宋所滅。而楊氏後裔所建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也被史學家認爲是仇池國的延續,所以完整意義上的仇池國應該指前仇池國、後仇池國、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五個政權。

仇池怎麼讀 仇池國曆史

 前仇池(296年-371年)

歷史

楊氏家族本來是略陽(今陝西漢中)清水氐人,在秦、漢時期一直定居隴右。東漢建安年間,楊騰之子楊駒率領部衆遷到仇池。三國時曾聯合涼州馬超、韓遂、楊秋和佔據今甘肅一帶的氐王阿貴匯合共同反抗曹操。後因戰敗率少數將領投奔蜀漢,其餘部衆被曹操遷至扶風、天水一帶。曹魏封楊千萬爲百頃氐王。

西晉武帝時,楊飛龍受晉封號,以假徵西將軍名義,率部落“還居略陽”。楊飛龍以外甥楊茂搜(原名爲令狐茂搜)爲養子。晉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楊茂搜率部落四千家遷到仇池,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氐族部衆擁戴稱王,始建前仇池國,稱仇池公,其轄地有武都、陰平二郡。

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前仇池分裂,楊茂搜長子楊難敵繼位,號左賢王,屯下辨。其弟楊堅頭號右賢王,屯河池(今徽縣),今隴南地區大部都在其控制範圍之內。其後兄弟內鬥,國力日弱。東晉太和十一年(371年),秦王苻堅遣將楊安攻仇池,城破之後,將氐族人遷徙到關中一帶,前仇池國滅亡。

世系

楊茂搜:296年-317年,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

楊難敵:317年-334年,前趙封爲武都王。

楊毅:334年-337年,自號龍驤將軍、左賢王、下辨公。

楊初:337年-355年,東晉初封他爲仇池公,後改封天水公。

楊國:355年-356年

楊俊:356年-360年,東晉封爲仇池公。

楊世:360年-370年

楊統:370年(有爭議)

楊纂:370年-371年

仇池怎麼讀 仇池國曆史 第2張

  仇池

後仇池(385年-443年)

歷史

前秦瓦解時,苻堅女婿楊定率部衆返回隴右,385年自稱龍驤將軍、仇池公,招納氐、漢民自立。4年後佔領了天水、略陽、隴城、翼城等地,自號隴西王。394年與西秦乞伏乾歸戰,失敗被殺。堂弟楊盛繼位時,轄區只有武都、陰平兩處城池,不久國土又擴張至漢中、祁山。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後仇池國爲北魏所滅。

世系

武王(楊定):385年-394年

惠文王(楊盛):394年-425年,宋封爲武都王。

孝昭王(楊玄):425年-429年

楊保宗:429年,逃到北魏後被封爲武都王。

楊難當:429年-442年,在436年自稱大秦王,440年複稱武都王。

楊保熾:442年-443年

 氐族散亡

楊茂搜的後人在仇池一帶相繼建立政權,被稱爲仇池國、武都國、武興國及陰平國;580年沙州氐族首領楊永安因出兵幫助北周益州總管王謙起兵聲討權臣楊堅,被楊堅派兵滅亡,部衆遂散處各地,氐族逐漸消失。

楊文德447年-455年

楊元和455年-466年

楊僧嗣466年-473年

楊文度473年-477年

文王楊文弘(文宏)478年-479年

順王楊後起479年-486年

安王楊集始486年-503年

關王楊紹先503年-535年

惠王楊智慧(?)535年-545年

理王楊辟邪(?)545年-553年

楊廣香477年-483年

楊炅483年-495年

楊崇祖495年-511年

楊孟孫511年

楊定511年-542年

楊太赤542年-564年

楊法深564年-580年

 地理位置

仇池,二指地名,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西和縣城南四十五公里處。

歷史時期內,仇池疆域多介於今隴南、陝西南、川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