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百科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主教會大分裂,外文名The Great Schism,又稱之爲西方教會大分裂,是羅馬天主教會中數位教皇同時要求其合法性導致的一次分裂,原因是因爲天主教會因推選教皇而引起的分裂。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百科

分裂之源

天主教會大分裂,由於法國和德、意爭奪對教廷的控制權,而造成天主教會同時有兩個教皇對峙甚至三個教皇鼎立的分裂局面。和“異端”不同,“分裂”這個稱謂是被天主教會官方統一認可的。

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把教廷由法國亞維農遷回意大利羅馬。格列高利十一世於次年3月去世後,羅馬城的市民決心將教廷留於羅馬。樞機主教團在羣衆騷動的威脅下,於1378年一致選出一名意大利人爲繼任教皇烏爾班。他即位後力圖消除法國對教廷的影響,引起在樞機主教團中佔多數的法國人的不滿。其中的13位樞機(大多數是法國人)離開羅馬,回到阿維尼翁,並聲稱被脅迫而選出的烏爾班六世職位無效,另選日內瓦樞機主教爲教皇,稱效,並另選出一名法國人爲教皇:稱克雷芒六世,駐阿維尼翁。烏爾班則在羅馬另設樞機主教團。因而形成天主教會大分裂的局面。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百科 第2張

  天主教會大分裂

兩位教皇互相攻訐,互相開除對方教籍,並同時向西歐各國徵收貢賦和稅金。各國則根據其對法國和德、意的政治態度和關係的親疏,分別擁護其中一位教皇,而形成兩個勢力集團。當時承認羅馬教皇的,除德、意外,還有與法國處於百年戰爭狀態的英格蘭和受德意志影響的波蘭、波希米亞、丹麥、瑞典等。承認阿維尼翁教皇的除法國及其盟國西班牙外,還有與英格蘭不睦的蘇格蘭和受法國影響的西西里和撒丁尼亞。各地教會則基本上按本國君主的態度行事。

引發戰爭

1309年,羅馬教皇克雷芒五世被法國國王菲利浦四世擄到法國的阿維尼翁,是爲阿維尼翁教廷。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把教廷由法國阿維尼翁遷回意大利羅馬。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後,樞機團於1378年一致選出一名意大利人爲繼任教皇烏爾巴諾六世。但後來其中的13位樞機(大多數是法國人)宣佈該選舉無效,並另選出一名法國人克雷芒七世爲教皇。烏爾巴諾六世將克雷孟七世及其追隨者處以破門律,併成立了自己的樞機團。

兩個教皇分別在羅馬和阿維尼翁聚集了自己的勢力,造成天主教分裂。於是,服從哪個教皇由教會的內部事務變成國際危機。在百年戰爭中所支持的聯盟:法國支持阿維尼翁的教皇,英國及神聖羅馬帝國支持羅馬教皇,就是一例。

在分裂持續期間,很多方案被提出來討論,其中包括強迫教皇退位。只有大公會議帶來解決問題的希望。1409年,樞機主教們在意大利比薩開會,決定罷黜兩名造成分裂的教皇,同時任命第三個教皇亞歷山大五世。1414年至1418年在德國康斯坦茨召開的大公會議終於選出了各方一致認可的教皇馬丁五世。

因此1378年以後在阿維尼翁的教皇都被稱爲“對立教皇”。

三皇歸一

天主教會大分裂真正起因並非教義、教規上的分歧,而是西歐各國封建統治者爭奪權力的反映。後來,在法王查理六世和巴黎大學的倡議下,兩處的樞機主教團於1409年在比薩舉行會議,將羅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和阿維尼翁的本篤十三世同時廢黜,另選教皇亞歷山大五世。但格列高利和本篤分別得到一些國王支持,均拒絕退位,因而形成三個教皇鼎立的局面。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 天主教會大分裂歷史百科 第3張

  羅馬教皇

141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孟會同巴黎大學教會法學者和若干樞機主教,迫使亞歷山大的繼任者約翰二十三世在德國南部康斯坦茨召開公會議。約翰在會上遭到譴責,棄職而走。在西吉斯孟堅持下,會議繼續舉行。結果約翰和本篤被廢黜,格列高利被迫引退,另選爲各方所接受的新教皇馬丁五世。至此,延續40年的天主教會大分裂才告結束。

大分裂雖在組織上得到了彌合,但暴露了天主教會長期來難以克服的內部矛盾,使教皇的威信和權力大爲下降;在各國政權支持下,地區主教和擁有地方實力的樞機主教的權力相對上升。天主教內部主張以召開公會議來處理教會紛爭,認爲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的公會議主義,亦曾一度佔上風。此後,爲避免教廷遷離羅馬致使再度發生分裂,教皇多從意大利人中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