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解密:明朝的”自由撰稿人“羣體爲何頻出老壽星?

解密:明朝的”自由撰稿人“羣體爲何頻出老壽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知道,雖然現代中國人比古人平均壽命長了不少,但現代作家記者人羣並不屬於長壽人羣,網上曾有過不完整統計,辭世的新聞記者平均壽命只有49歲,遠遠低於古代的平均壽命,尤其是相對於古代文人壽命,就更望塵莫及了。

中國古代,文人並不是一個短壽人羣,這一是因爲古代有科考制度,“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考上官人的文人活得比較體面。二是因爲,特殊的政治制度環境所至,尤其是元明清以來,封建中國進入了後半段,一些自由撰稿人竟成老壽星人羣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底是什麼特殊環境造就了文人老壽星呢?

讓我們拿明初的兩個老壽星說事。

錢宰,96歲;解開,90+,明初的老壽星,從元朝活到明朝,從洪武活到建文,直至永樂。兩代四朝。

在古代,“人到七十古來稀”,八十以上,極爲罕見,稱謂“耄耋之年”。錢宰、解開,爲什麼他們能活到耄耋之年?

活到這個歲數,他們首先必須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解開,明朝第一才子解縉之父。出生在元朝江西吉水一個官宦世家、書香門第,他的父親解子元在元朝做過中級官員,大明滅元后,解開是朱元璋想特招做官的,但他辭官不做,堅持做民間學者、自由撰稿人。 

解開爲什麼死活不當朱元璋的官?

兩個原因。一是守節。

解密:明朝的”自由撰稿人“羣體爲何頻出老壽星?

解開的父親解子元在元末天下大亂時,遭到亂軍襲擊,也不知這亂軍是農民起義軍還是地方軍閥,總之解子元亂戰戰死,這也算是爲元朝盡忠了,守義而死。而謝開曾爲元朝國子監監生,元朝滅亡後,他也要以父親爲榜樣,爲元朝守義,不肯出來做明朝的官。

聽到這裏,也許熟悉歷史的觀衆會問:元朝不是蒙古統治者建立的嘛,對漢民族實行民族壓迫,全國人分四等,南方漢人是最末等,那麼身爲南方漢人的解子元父子怎爲這樣一個朝廷盡忠節義,不肯爲光復漢族政權的朱元璋效力呢?這就是涉及到更深層的問題:中國儒家士大夫“國家與天下”的傳統觀念了。在儒者看來,民族戰爭,充其量是亡國,換了個君主統治而已,而教義之爭,纔是天大事,三綱五常是中國大廈的正義擎天支柱,這根柱子倒了,大廈也將片瓦不存,這叫“亡天下”。所以,傳統儒家學者,已經養成了“忠君”習性,無論此君來自何方,只要他尊崇三綱五常,不變政教,盡忠就是。

第二個原因,是看破。解開是個大智慧文人,一見朱元璋,就看透“伴君如伴虎”的險境,對這個暴君不抱幻想,主動離開朝廷頤養天年。

我們知道朱元璋早年赤貧,到了飯都吃不上地步,被迫到寺爲僧吃百家飯,飽嘗世間冷暖人情他成爲開國皇帝后,人生鉅變,令他心理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之前他一窮二白,沒什麼可擔心的,所以廣傑豪傑,兄弟相待,之後,得意和憂鬱一起涌上心頭,擔心文臣們會鄙視他出身貧賤,武將們會篡奪他的皇位。從心裏學角度講,此時朱元璋,已經患上了嚴重精神疾病,用今天話說,就是焦慮症,具體表現就是疑神疑鬼、喜怒無常。

反覆無常的朱元璋無疑是個“非理性”強人,長期陪伴在這樣“非理性”領導身邊,那幫屬下會出現怎樣心理狀態呢?關於“非理性”,當代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組實驗,拿來一羣白鼠分入兩籠,對一個籠子裏的白鼠有規律地“電擊”,另一籠無規律“電擊”,結果遭到無規律電擊的那羣老鼠很快就瘋了,這說明什麼呢?非理性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瘋。那些強人帝王非理性到了極點時刻,不是自己發瘋,就是把屬下逼瘋。  

想必洪武時代的官員們在朱元璋手下也是備受煎熬,多次體驗到了被不規則電擊的小白鼠心情。政治環境惡劣,領導神經過敏,太不好伺候。 這種領導手下幹活,能有好下場嗎?

於是解開堅決不做明朝的官,不給朱元璋幹活,如此與那些拍馬逢迎,想方設法討好朱元璋爲了撈個一官半職的犬儒形成鮮明對比,反倒贏得了朱元璋的尊重。

比解開更瞭解朱元璋的大有人在。

有個翰林叫錢宰,在朱元璋那領了一項文化工程,重編《孟子》語錄,因爲朱元璋對孟子的有些話很不滿,比如:君爲輕民爲重。老百姓比我重要哪行?於是命令手下文人加班加點,重新肢解孟子,這個錢宰每天早出晚歸,累得夠嗆,有一天下了夜班,一邊往家走一邊做了首詩,有些發牢騷的意思:“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朱元璋對他說:“小錢啊,昨日你做的那首詩不錯,不過我並沒有嫌你來得晚啊,只是怕你們不勤奮,你看把那個嫌字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嚇得魂飛魄散,我一個人嘀咕皇帝怎麼知道的,連忙磕頭謝罪,您改得好。

但就這樣,朱元璋還不依不饒,你不是嫌上班辛苦,起早貪黑,羨慕農民嗎?我成全你,別幹了,當農民去吧,沒有朝廷工資,看不餓死你。於是錢被賜鄉放還,餓死了嗎?不能說活得很富足很滋潤,但卻是活得很逍遙,這個錢作家、自由撰稿人,成爲老壽星,96歲才駕鶴西去。   

當然,解開、錢宰等人之所以長壽,除了感謝脫離體制遠離極權君主,還要感謝民間市場的興盛。爲什麼明清中國小說家特別多、如雨後春筍?就是因爲文人被逼無奈下,找了不做官後的民間藝術出路;不爲皇帝文、而爲民間大衆創造的文人,在封建制度趨於保守的元明清時代,民間市場大開,取得了豐碩藝術成果。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有三部產生於明代。活躍在民間的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都是七十以上的老壽星。其中《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活到82歲高齡,《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也邁過了73歲的坎兒。

那些從廟堂出來的作家自由撰稿人,離開體制和君主,朝廷雖然不發工資了,日子可能過得緊吧點,但是民間市場還有一碗飯甚至時而還能吃大蝦,最要緊的,是精神得到極大放鬆。抑鬱症的危險排除了。心情快樂起來,成了老頑童,於是心寬體胖,長命百歲就不足爲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