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聖本篤教堂 聖本篤會規

聖本篤教堂 聖本篤會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聖本篤,又譯作聖本尼狄克,意大利羅馬公教教士、聖徒,本篤會的會祖,外文名Saint Benedict of Nursia,生卒時間480年-547年,被譽爲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於1220年被追封爲聖徒。

聖本篤教堂 聖本篤會規

生平

本篤出生於意大利貴族家庭。其青年時,赴羅馬讀書。因社會風氣不好,於是離開羅馬,在蘇比亞科的山窟裏過徹底的隱修生活。後被一位神父發現,於是不斷有人前來請教靈脩事務。當時維可瓦羅的一個隱修院,院長去世後,無人替理。衆修士遂請本篤去主理院務。但因其嚴厲的院規而遭修士不容。修士們起意謀害他。他們指派修士手持毒酒請他祝福,當聖本篤擡手在杯上劃十字聖號時,酒杯竟立即破裂粉碎。此次事件後,他離開了這個修院,回到蘇皮亞的洞窟。由於許多矢志隱修的志士前來求教,他欣然地收留他們,把他們分組成小型的靈脩團體。其後本篤依此形式在蘇皮亞陸續建立了十二座隱修院。

529年,本篤在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感化當時信奉異教的民衆,搗毀其神廟,並在神廟遺址上創建本篤修道院(該修院在二戰期內被炸燬)。

聖本篤529年於卡西諾山的會院中以拉丁文 完成本篤會規(Rule of Benedict)的撰寫,平衡了敬虔的追求靈命及兼顧人性的軟弱。 會規十分嚴厲,重視體力勞動,但反對過分的形式上的苦修。這部本篤會規奠定了西方隱修生活的模式,他因此被尊爲“西方隱修之祖”。他是西方修道主義的改革者。他的修道院規條合乎中庸之道。修道生活着重敬拜、工作與研讀。其制度爲意大利、英國德國及法國的修道院所遵行。

本篤會修道院的生活

修士在修道院的生活以“本篤會規”爲圭臬。每個人沒有任何理由隨心己欲做事。院長,應該要帶頭過敬拜的生活,恪守規條,成爲修士們的榜樣。所做的每一件事均直接向上帝負責。

勸誡

若有弟兄不照會規行事,讓他按著主的戒律私底下由他的上司記警告兩次。並沒有改進,則在大庭廣衆之前加以申斥。若他不知錯,而實際有犯錯,則施以體罰。若他知所犯的錯之嚴重性而不肯悔改,則應以開除教籍。

彼此服事

修士在生活中,工作輪流彼此服事,每一件應做之事不能以任何理由逃避。尤其是廚房的事。以實質的食物獲得,讓修士可以沒有過重的負擔、或負面的心態服事他的弟兄。

用餐秩序

用餐時要完全安靜,除了讀經的聲音外,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必要時用手語。

持物原則

睡眠的用品一組就夠。生活必需品一律由院長分發,不可以持有院長分發物品以外的東西。不許擁有私人財物。 院長會時常檢查牀鋪,若查到時加以嚴厲處罰。

照顧病弱

身體健康時,少洗澡。但當生病時,享有洗澡特權,隨時可洗。平時戒吃肉,但生病時,則可吃肉。肉是給病人及弱者食用。當病情好轉時,應和平常一樣戒肉。

重視睡眠及學習

每年11月1日至復活節,在晚上第八個時辰起牀。休息比平常多一點。保持好睡眠品質。晚禱後,多出來的時間,用於學習。

時間安排

一天七次的讚美時候如下:早禱、第一時辰、第三時辰、第六時辰、第九時辰、晚禱、夜晚禱告。 在固定時間做手工、讀經。

硬件建設

修道院儘量建設得完備,使修士生活起居都滿足於修道院。

建立學校

訓練服事神的人,訓練服事主的人走窄門,幫助願意事奉主的人走在主心意中服事主。

遺蹟

聖本篤和他妹妹聖思嘉的墓地,位於現今卡西諾山上本篤修道院大殿的地窖,即大殿主祭臺的正下方。

評價

本篤本人言行一致,受人尊敬。並相傳他在世時顯過很多靈蹟,如預言未來等。

1964年10月24日,教宗保祿六世往訪本篤會時宣佈他爲歐洲的主保聖人,讚揚聖本篤“是和平統一的使者,西方文明的大師,尤其是信仰的先鋒和西歐隱修生活的始祖。” 讚揚了他對天主教和歐洲文化的偉大貢獻。

參考文獻

思高讀經推廣中心—聖本篤

參見

修道運動:修道院

天主教修會:本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