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百科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又稱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發生時間是在公元325年,地點是在尼西亞城,性質是基督教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歷史百科

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召開,按羅馬元老院的形式組織大會的進行。君士坦丁一世身穿耀眼的金邊紫袍進場,恭敬地坐在主教們後,作爲會議的觀測者。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在會議開始時,宣讀會議祝辭。亞歷山大宗主教亞歷山大一世與西班牙的奧塞思先後主持了會議的討論。羅馬教宗亦委派兩位教士出席會議。

會議主要是解決亞歷山大教會中,耶穌與天父關係理解上的分歧:耶穌當然與天父同質不只是是類似。亞歷山大教會內一方的主教認爲耶穌與天父同質,另一方則認爲耶穌與天父類似。君士坦丁一世在議期間,曾多次出席會議。最後,何西烏建議以該撒利亞主教、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所提出的《尼西亞信經》爲基礎,並採用了關鍵性字詞——“聖子與聖父同質”。尼西亞會議的決議否定了耶穌次於天父的從屬論觀點(在估計的 250-318 所有參加者中,最後只有兩人支持阿里烏教派即是亞流派)。信經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施加壓力下通過,定爲正統的教義標準,否定教義者被定爲異端。 會議同時制定了20條教會法規,擴大正統派主教的權力,並對羅馬帝國全境教會具強制性約束力。

會議中,出席者在基督教逾越節(非現今之復活節)的日期上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在春分後的、第一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爲節慶,獨立於《聖經》中的希伯來曆。會議還授權亞歷山大主教(推測可能是按亞歷山大日曆)每年向其他的主教宣佈確切的日期。

出席者

君士坦丁一世於當時邀請了所有的1800名教會的主教(有1000位在東方,800位在西方),但最後只有250-320左右的人能與會。根據參加會議的優西比烏(Eusebius)、亞他那修(Athanasius) 和尤斯坦修斯(Eustathius)統計,人數是250人、318人和270人不等。根據後來希臘教會史學家蘇格拉提塞士的紀錄,人數超過300人,而另外四項紀錄則是318人。

多數參與本次會議的是來自東方的主教,在其中有三位大主教。在與會者中,有曾受迫害的教父、一位是以前的隱士,有一位牧羊人主教,另外還有來自於國外的主教。在說拉丁語的西方省份中,有五位代表與會。與會者的旅行和膳食是免費的,但與會者不是單獨旅程,每個都許可帶兩個教士和三個執事,所以與會總人數可能超過1500人。優西比烏曾提到有數不清的教士、執事或助理參與。

議題

有關阿里烏教義的問題

逾越節(復活節)的慶祝

米勒修斯分裂主義

聖父和聖子在目的與位格上同一

異端的洗禮

在理吉紐統治下的迫害中損失情況

後續及影響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基督教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因這是第一次通過用基督徒代表集會形式取得共同意見,也是基督學(基督教神學的一個分支)發展的第一個起因。無論在教會及三位一體的教義發展方面,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其後基督教發展影響長遠重大。

通過皇帝的權力召集基督教會的主教們聚在一起,是主教代表首次聚在一起聯合同意的教義聲明,也是首次由皇帝運用國家力量影響主教會議的程式。這就是所謂“君士坦丁轉換”,即教會與政權連結在一起,這至今仍然引發許多辯論。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將尼西亞會議評爲改變人類歷史十大事件之一,當中描述“由君士坦丁來召集和主持會議,標誌着皇權對教會有了一定限度的控制。而《尼西亞信經》的產生,爲後來的一些尼西亞大會開創了制定信仰聲明和正經的先例,爲教義的正統性和爲整個基督教國家的合一提供了指導綱領。”

然而在短期內,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並未有完全解決當初召開的核心問題。《尼西亞信經》的反對者——阿里烏和米勒修斯,不久後就重新得到了幾乎所失去的權力。在公元4世紀剩餘的時間裏,阿里烏繼續傳播並導致教會分裂。而幾乎是立即地,尤士比尤斯運用其在法院的影響力,使君士坦丁偏向正統的尼西米會議主教們。尤斯坦修斯在330年被流放,愛森那塞修斯雖繼承了亞歷山大主教位置,但在335年第一次泰耳會議後被免職。而阿里烏則回到了君士坦丁堡,重新被接納入教會,不久便去世。君士坦丁一世也在隔年去世,在其死前受洗於阿里烏教派。

文化參考

在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中,對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產生負面影響。透過小說人物李伊·提賓爵士(Sir Leigh Teabing)與蘇菲·納佛(Sohpie Neveu)的關鍵對話,該小說聲稱:“直到那時,耶穌被他的跟隨者認爲是一個人的先知……一個偉大而有力量的人,但也就是一個人。他的‘神的兒子’的建立是由尼西亞公會議正式提議和表決的。”小說聲稱耶穌的神性是尼西亞公會議的表決結果,而是“相對來說,一個接近的投票結果。當中也提及君士坦丁一世召集和影響是次投票,以穩定其權力。

現實中,多數歷史學家接受的觀點是,君士坦丁一世的確召集了尼西亞會議來澄清有關耶穌的一些不同觀點,但在大會裏沒有任何的投票表決。有的只是一些討論來形成《尼西亞信經》,然後由幾百名與會者簽名,除了只有兩人沒有籤以外,所有的人都簽了名。而圍繞該段歷史所產生的爭議卻涌現在一些書籍、電視紀錄片和教會聲明等。而且尼西亞會議的二派皆是在耶穌爲神的兒子的基礎上進行辯論的,而非在那之後變成耶穌是神之子。

然而君士坦丁一世在會議之後卻轉向阿里烏派,對支持尼西亞結果的派系造成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