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孝文帝死後三十多年,北魏爲什麼會倒臺?原因是什麼

孝文帝死後三十多年,北魏爲什麼會倒臺?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本站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北魏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緩和了當時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並且大大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不知道大家瞭解過北魏孝文帝之後的歷史嗎?

公元四百九十九年,正值壯年的孝文帝突然去世,此時距離北魏滅亡(公元五百三十四年)只有三十五年的時間,這不禁惹人深思,變法改革不是爲了鞏固統治嗎?那麼,爲什麼北魏又會在孝文帝死後三十五年便轟然倒臺?

其實,這都離不開孝文帝的改革和後來因爲改革遺留問題而引發的一場起義!

孝文帝死後三十多年,北魏爲什麼會倒臺?原因是什麼

公元四百七十一年,北魏獻文帝因爲不滿馮太后控制朝政,於是宣佈退位,四歲的太子拓跋宏被抱上了龍椅,成爲了北魏的第七任君王。此時的北魏,因爲朝廷的殘酷統治,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爲了鞏固統治,控制朝政的馮太后以孝文帝的名義開展了一系列的變法改革,這一系列的改革和後來孝文帝主持下的“改制”,統稱爲“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四百九十年,馮太后去世,不到二十歲的孝文帝開始親政,在祖母馮太后的改革基礎上,孝文帝提出改革官制,設立“三長制”,並且開始施行“均田制”,將變法改革推上了一個新的層次。爲了保證變法的長久有效,北魏孝文帝不惜廢掉在守舊貴族教唆下,挑釁改革的太子元恂,後來又下令將其處死。

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北魏國力大幅提升,民族矛盾大大緩和,起到了不小的積極作用,但是,這一場改革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也有着不小的消極作用。

孝文帝死後三十多年,北魏爲什麼會倒臺?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有人說,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敗筆就是使得鮮卑的武勇不復。這算得上是一個敗筆,不過,孝文帝改革的消極作用其實都基本上是孝文帝早逝帶來的,最大的敗筆應該就是對“六鎮”問題的處理失當!

北魏帝國自建立伊始,便屢屢遭到北方遊牧民族的打擊,爲了防禦這些遊牧民族,北魏太武帝在北方設立了“六鎮”,北方六鎮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北魏的一道生命線,因此,六鎮軍官也在朝廷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不過,這一切隨着孝文帝的改革和遷都,都變了......

孝文帝遷都洛陽,代表着北魏防禦重心南移,北方六鎮的地位自然就會下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孝文帝遷都洛陽,使得六鎮的存在意義降到了最低谷,北魏全力向南,對於北方已經無力顧及,加上營建新都,北魏的國力已經極大的被消耗,無力供養六鎮。孝文帝在世的時候,因爲其手段強硬,這些問題還沒有暴露出來,可是,在公元四百九十九年,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宣武帝登基後,六鎮便因爲失去了朝廷的支持,頻頻告急。

隨着六鎮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六鎮軍官也失去了當年顯赫的地位,加上南遷的鮮卑貴族漢化後,對於北方六鎮保持鮮卑化的六鎮貴族極度鄙視,引發了北方六鎮貴族與南遷貴族關係日趨緊張。

因爲軍事重心的南移,曾經是北魏精銳的六鎮軍隊也一日不如一日。六鎮政治地位的喪失、軍事作用的降低、經濟上又得不到中央支持,鎮民與鎮將關係的緊張,六鎮貴族與南遷貴族的摩擦,這一系列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

孝文帝死後三十多年,北魏爲什麼會倒臺?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公元五百二十四年三月,忍無可忍的沃野鎮鎮民揭竿而起,繼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六鎮起義”,一時之間,已經腐朽的北魏朝廷竟然無力平叛!只能依靠曾經的敵人柔然,鎮壓六鎮起義軍,曾經的國之爪牙成爲了叛軍,曾經處心積慮防禦的敵人成爲了幫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笑話。

六鎮起義在一年多以後,被柔然和北魏朝廷聯合鎮壓下平定,可是六鎮起義帶來的影響卻還未結束——不久,葛榮率領六鎮殘軍再度起義,這個時候,爾朱榮登上了政治舞臺,一舉鎮壓了葛榮的起義,並且控制了北魏朝廷,在爾朱榮集團的控制下,北魏迅速走向崩潰。爾朱榮死後,其部下漸漸形成了兩個集團——高歡集團、關隴集團,在這兩個集團的操縱下,北魏最終分裂爲東魏和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