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宋代官帽,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宋代官帽以有對長長翅子而聞名。如果檢索宋代官帽,可以看到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回答都說,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發明,是爲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實際真是如此嗎?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趙匡胤設計官帽的說法流傳極廣,幾乎快成人盡皆知的“常識”,而且總是被演繹得繪聲繪色——

趙匡胤登基以後,大臣們還沒習慣角色的轉換,總是沒尊沒卑。

某天,趙匡胤見官員上朝交頭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計,下旨開發出一種特別的帽子,兩邊加兩根長長的翅子,專供官員上朝使用,防止他們相互咬耳朵說悄悄話。

聽起來讓人覺得恍然大悟,很有道理。

實際上,這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

01

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長角襆頭

“長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爲美,經歷百年逐漸變長。

這種“ 官帽 ”從隋唐時的襆頭演變而來,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爲“襆頭”或“折上巾”。

襆頭原來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兩角反折到頭頂上打結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襆頭,一謂之四角,乃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第2張

襆頭後面打結的兩個角,就是“長耳朵”的前身。

兩個小小的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飄搖,人們逐漸覺得不夠美觀或不夠莊重,於是想方設法做各種誇張改造,並加以固定,兩角成爲襆頭的裝飾重點。從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並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

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邊倒、或舒張開、或交叉,又出現長角、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軟角、舒角各種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角逐漸流行,成爲一種常用的標準襆頭。

晚唐、五代的各種襆頭角,從短角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翹沖天,各種誇張都有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第3張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幾乎360度各種角度都有,平角也很流行

如上圖,早在趙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經廣泛流行各種誇張的襆頭角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長度已經超過肩膀,和北宋類似了。敦煌壁畫裏的五代男供養人,也幾乎盡數頭戴展角襆頭。

關於襆頭,宋代的官方文獻以及文人筆記裏本就有很多論述,可以稱得上汗牛充棟。但在所有的宋代文獻中,沒有一處提及展角襆頭是由本朝宋太祖爲官員而發明。宋人甚至自己也搞不懂爲何要展角,比如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說:

“襆頭之制,裁紗覆首,盡韜其發,兩角系腦後……其改爲硬角,史不載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時也。”

反而很多宋代文獻也提及硬角、平角襆頭唐五代早已有之。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說“五代至宋以襆頭爲首飾,漆紗爲之,橫長其帶 ”。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總結,襆頭從出現以來一直變換新的樣式,兩角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角、或短銳角,樣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後”,又發展爲“展角”,是北宋“今所服”的樣式:

“襆頭,後周武帝爲四角,謂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頭小樣巾子……折上巾以餘帛折之而上系,今謂之襆頭小角,其所垂兩角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後又爲兩闊角,短而銳者,名牛耳襆頭,唐謂之軟裹。至中末以後,浸爲展角者,今所服是也。然則制度靡一,出於人之私好而已。”

宋代只是延續晚唐五代的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

所以,首先在時間上,它不是北宋皇帝突然發明的。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第4張

02

這也並不是專供上朝的官帽

其次,這種展角襆頭在晚唐五代出現時也並非官員上朝專用,本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當時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諸臣,甚至樂師、儀衛、戲子,誰都可以用,很多場合都會用。我們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唐、五代、遼、宋、金,不少門衛、伎樂,甚幹活的僕人都使用展角襆頭。自然更不可能是趙匡胤爲了防止官員而專門設計的。

如果是爲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設計,那爲何皇帝本人和外邊的僕人也都戴呢?

戴襆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巾帽,甚至比官員還長,更顯威儀

五代、遼、宋壁畫繪畫中,有不少戴展角襆頭的侍衛、樂師甚至僕侍,並非官員上朝專用

敦煌五代壁畫裏,甚至還有很多幹活的百姓戴展角襆頭

各種宋代文獻裏面,也都記錄了展角襆頭其實是上下通用的帽子。《宋史·輿服志》說“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角……平施兩角,以鐵爲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這種平角襆頭。

沈括在《夢溪筆談》也對此有一番論述,不過他認爲加骨架的硬角襆頭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愛戴這種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鎮僭用,到了宋代,直角成爲貴賤通用的樣式:“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角。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角。本朝襆頭有直角、局角、交角、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角貴賤通服之。”

這種晚唐五代帝王“人主”喜愛用長角展角襆頭的說法,在宋人間很有影響力,不少宋代筆記都有記載:

有的將其起源至唐五代的某位君主。有說是源自後漢高祖,他在後晉時曾任幷州衙校,“裹襆頭,左右長尺餘,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 有的把兩角當做“龍角”,楚國國主馬希範的襆頭兩角“左右長尺餘,謂之龍角。人或誤觸之,則終日頭痛。”

有幾說法認爲是宮女或伶人發明,而被皇帝採納的。比如說是唐僖宗時,宮女宦官加的鐵骨,“取其緩急之便,不暇如平時對鏡繫裹也。僖宗愛之,遂製成而進御”;或說是後唐莊宗從伶人處獲得靈感而使用,“後唐而施長角,以同伶優之賤”。如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的大段綜述:

“自唐中葉已後,諸帝改制其垂二角,或圓或闊,用絲絃爲骨,稍翹翹矣。臣庶多效之,然亦不妨就枕。……唐末喪亂,自乾符後,宮娥宦官皆用木圍頭,以紙絹爲襯,用銅鐵爲骨,就其上製成而戴之,取其緩急之便,不暇如平時對鏡繫裹也。僖宗愛之,遂製成而進御。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角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蕉葉之狀,合抱於前。僞孟蜀始以漆紗爲之,湖南馬希範二角左右長尺餘,謂之龍角,人或誤觸之,則終日頭痛。至劉漢高祖始仕晉爲幷州衙校,裹襆頭,左右長尺餘,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國初時,角不甚長,巾子勢頗向前,今兩角加長,而巾勢反仰向後矣。”

這些說法裏,有的說五代帝王喜朝天襆頭,有的喜歡用展角襆頭。從考古資料看,確實五代也有大量朝天襆頭的實例,而且宋制中也提到“君臣通服平角,乘輿或服上曲焉”, 乘輿即皇帝,皇帝也可以戴上曲的襆頭。

林林總總,不管什麼說法,至少也還可以說明一點,在宋人眼中,展角襆頭:

在功能上,也不是專門爲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特別設計的。

03

僅僅是外露裝飾的誇大化審美

其實,這僅僅是一種外露裝飾的誇張裝飾化傾向而已。

在流行史研究裏,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當一個本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結構,因爲露在外被人們加以誇張裝飾。當誇張的趨勢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發展到極端,甚至脫離了原始的結構功能,變成後人無法理解的樣子。當發展得太誇張影響了實際生活使用以後,又會逐漸消失。

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爲彰顯裝飾,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民初旗人女性頭頂尺高的“旗頭”,緬甸一些婦女脖子上多到像長頸鹿一樣的項圈,還有歐洲中世紀長度超過兩尺的鞋尖,其實也並沒有實際功能或者脫離了本來的實際功能,都屬於裝飾逐漸誇張化並以其爲美的情況。

後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爲解釋這種情況,往往就會附會爲某位名人的特別故事,百姓喜聞樂見而傳播,甚至不同版本附會的人物往往還不一樣。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第5張

宋代冠帽兩邊長長的耳朵,其實也是本來起到打結作用的襆頭角,在數百年來長期演變中,逐漸硬挺化、威儀化,發展形成的一種誇張裝飾。當伸長的平角襆頭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後,宋代繼承並發展成爲上下通用的首服。

這種首服被五代、遼、宋、金,各階層、各民族、各時代廣泛接受和使用。當長到極致時,客觀上也起到了莊重端正的效果。有的筆記故事裏就提到,官員因爲戴展角襆頭習慣了,行走動作不同而被認出來。

到了元明時代,就變成官員公服專用的一種帽子而不被日常使用。又因爲太過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漸消失。

宋朝官員的官帽爲什麼有“長耳朵”?宋朝的官帽是從哪演變來的? 第6張

04

傳說的源頭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最早出自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角,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爲平橫的兩角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

這個說法其實是後人的結果論,從長角存在造成的實際效果而想當然地推測它的設計初衷,《席上腐談》被古人評爲“詞意多膚淺無稽”,說法“多附會穿鑿不足據”,由此也可見一斑。元代時,展角襆頭已經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現這種推測也正常。

至於附會到趙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編造演繹,不可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