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吳國實力如何

歷史上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吳國實力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朝建立後,周天子分封天下,將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先古聖王后裔、同姓和功臣,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以拱衛王室。 本站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關於周朝諸侯,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周朝諸侯排名與地位的話題。

周朝開國之初,分封了百餘諸侯國,其中姬姓諸侯高達53多個。所謂血濃於水,周朝第一諸侯必然非姬姓莫屬,但姬姓諸侯數量衆多,其中又分三六九等,那麼誰纔是第一諸侯呢?

令人意外的是,在《史記·世家》系列中,位居第一篇的周朝諸侯國不是魯國、燕國等,而是一個主要位於江蘇蘇南的諸侯國。爲何司馬遷將當時“蠻荒之地”的一個諸侯國列爲周朝第一諸侯?

周朝爵位一共有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其中最高等級的公爵諸侯國屈指可數,最主要的是宋國、虞國與虢國。

武王伐紂之後,將紂王之子武庚分封在殷地,繼續管理商人遺民,爵位大概公爵。武庚叛亂之後,周公旦處死武庚,就讓紂王兄長微子啓管理商民,建國爲宋,爵位爲公爵。封宋爲公爵國,幾乎可以肯定是一場政治作秀,主要是爲了安撫商民。

季歷(周文王之父)兄弟後裔,或在武王伐紂中立下功勞,或許因爲同宗同族,於是就將季歷二哥仲雍一個叫虞仲的後裔封虞國,爵位爲公爵。

周文王有一個弟弟叫虢仲,輩分很高,周武王分封天下時肯定不能忘了他,於是就將他封爲虢國,歷史上有晉獻公假道伐虢。

從爵位上看,虞國、虢國雖然都是公爵國家,但沒見史書記載這兩國與周王室有什麼特殊往來,因此應該是周初的政治作秀,或因輩分問題而得到最高爵位。

我們熟知的齊國、魯國、晉國、燕國、衛國等都屬於侯爵諸侯,在這些諸侯國中,魯國、燕國、晉國、衛國與周王室關係非同一般。

魯國是周公旦封國,在周朝歷史上周公旦的作用至關重要,完全不下於周武王,是周朝八百年江山的穩定者,而且周公旦是周武王弟弟,因此魯國在周朝的政治地位一直非常高。如果從西周政治地位來看,魯國應該是西周第一諸侯。

歷史上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吳國實力如何

燕國是周召公封國,周召公或是周武王兄弟,或是堂兄弟,身份不太明確,但周召公在周初作用巨大,武王伐紂時曾隨侍左右。

晉國是周武王小子唐叔虞封國,而唐叔虞又是周成王的弟弟,因此晉國政治地位也非常高。

衛國是康叔的封國,而康叔是周文王姬昌與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弟,首都位於朝歌(今河南鶴壁市)。三監之亂時,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此立下大功,被改封於朝歌。這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爲庶人,衛國徹底滅亡。

這四個諸侯國與周王室關係都非同一般,但在《史記·世家》中排名第一的卻並非他們,而是吳太伯世家。

周初分封時,吳國與楚國一樣,都只是一個子爵諸侯,微不足道的爵位。爲何一個子爵爵位的諸侯國,卻能在《史記·世家》中排第一,吳國到底有何來歷?原來,吳國曆史非常久遠,要追溯到周文王祖父時代。

古公亶父是季歷的父親、周文王祖父,從豳遷遷都到岐山下的周原之後,就開始了“剪商”計劃,即這時就有取代商朝的謀算了。但當時商朝統治穩固,屬於頂級大邦,直到季歷、文王時周人還是小邦,因此古公亶父肯定無法硬碰硬,只能行迂迴之策,暗中發展自己、剪除商朝實力。

與此同時,古公亶父一共3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三個兒子,王位只有一個,該傳給誰呢?我們熟知的王位之爭,往往都是血雨腥風,但泰伯與仲雍卻高風亮節,原因是古公亶父認爲季歷十分賢能,季歷兒子姬昌又才華橫溢,所以古公亶父想傳位季歷。爲了避免父親爲難,又爲了執行剪商大計,於是太伯與仲雍就逃往荊蠻之地,象當地蠻人一樣身上刺滿花紋、剪斷頭髮,以示不再繼位,把繼承權讓給季歷,史稱“泰伯奔吳”。

泰伯奔吳,既解決了周人傳位問題,又成功的在商朝後方埋下一枚釘子,即周人將觸手伸到了江南地區,一旦周人伐商,泰伯這一支就可以從東南起兵戰略配合。

當然,泰伯奔吳的歷史真相是否如此,如今誰也說不準,畢竟泰伯也太高風亮節了,只是史書這麼記載,我們姑妄信之吧。

泰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gōu,勾)吳”。荊蠻人認爲他很有節義,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尊立他爲吳太伯。泰伯去世之後,無子,其弟仲雍繼位。仲雍死,其子季簡繼位。季簡死,其子叔達繼位。叔達死,其子周章繼位。

歷史上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吳國實力如何 第2張

西周《逸周書·世俘》記載,武王克殷之後祭祀周廟,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內,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武王伐紂時,正是周章在位,周章輩分上是周武王的侄子,於是就封周章爲吳國。周章的親兄弟虞仲,應該沒有跟隨泰伯奔吳,一直留在周國,後被武王封爲虞國(詳見上文)。

考古發現,吳國應該始建於江蘇蘇南無錫梅里(今梅村一帶),此後才逐漸發展到蘇州等地,最終在春秋中晚期成爲江南大國。在離梅村4公里的鴻山西坡,如今還保存有泰伯墓。

據吳國早期青銅器銘文所載,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末的商朝時期,“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帶水網地區的吳國,其立國規模已相當可觀。

可見,從周人歷史來看,吳國勉強算是古公亶父分封的諸侯國,比魯國、燕國、衛國等要早上百餘年,因此司馬遷纔將吳國列爲《史記·世家》第一位。但從政治地位、影響力、親疏程度來看,吳國只是一個遠親在偏僻蠻荒之地建立的小邦,遠談不上第一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