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如劉備帶關羽張飛龐統入川,留諸葛亮趙雲守荊州,能一統天下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破產是因爲丟失了荊州,而荊州的丟失是因爲關羽的過失。關羽無視戰略的需求,不執行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方針,還狂妄自大,在孫權襲擊荊州前後處置錯誤。那麼如果重新將劉備的部下進行分配,讓諸葛亮、趙雲守荊州,劉備三兄弟、龐統守西川,劉備的《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呢?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一、《隆中對》中最大的隱患。

諸葛亮爲劉備謀劃的《隆中對》震古爍今,劉備在聽到後就馬上採納了這個戰略方案,並把它當做自己未來的戰略方針。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劉備的實力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成爲能夠爭奪天下的勢力。

但是,《隆中對》裏有一個致命的隱患,那就是對孫權的東吳勢力認識不清。諸葛亮在向劉備定義東吳的性質時,是把它作爲盟友來定義的。這是因爲東吳擁有的實力強大,是劉備不能吞併的。所以諸葛亮建議把東吳作爲自己的援軍,來對抗曹操。

可是劉備、諸葛亮只是把東吳作爲一個地方割據勢力來看待,並沒有把它當做自己統一天下的競爭對手。這種想當然的判斷,給《隆中對》帶來了嚴重的隱患。當東吳作爲劉備的盟友一起對抗曹操的時候,劉備的勢力就獲得發展。可是一旦東吳與劉備反目成仇,劉備在戰略形勢上必然會處於不利的狀況。

劉備陣營的人對此並不重視,對東吳的戰略訴求也毫不在乎。他們把東吳的犧牲看作理所當然,甚至對東吳百般貶低。在魯肅活着的時候,雙方的結盟還算穩定。當魯肅去世後,主張武力奪回荊州的呂蒙和孫權一拍即合。他們趁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方空虛的時機,一舉襲取荊州。至此,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遭到了破產,一統天下的希望也因此破滅。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第2張

二、諸葛亮與趙雲能否守住荊州。

關羽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劉備、諸葛亮等人入川后,關羽成了荊州的實際管理者。由於關羽過於自傲,他沒有執行諸葛亮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方針,使得荊州的局勢日益惡化。

關羽在荊州和襄樊的曹軍反覆拉鋸,對東吳卻也惡語相向。他看不起東吳君臣,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態度。他謾罵東吳羣臣是江東鼠輩,對孫權派來提親的使者大罵自己的虎女安嫁犬子。在關羽的這種態度下,劉備的荊州和東吳不斷髮生摩擦,雙方鬧得劍拔弩張。

讓東吳君臣如同芒刺在背的還有關羽的軍事能力。關羽的作爲當時名將,對東吳君臣不假辭色,仗着自己的能力欺壓東吳。這讓東吳君臣認爲關羽不可靠,對己方有着兼併之心。呂蒙在勸說孫權武力奪取荊州的時候,就說如果自己一死,就沒人能夠對抗關羽。孫權因此定下了武力奪回荊州的決心。

那麼,如果調走關羽,換諸葛亮和趙雲來鎮守荊州,荊州的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呢?首先,荊州不可能輕易丟失。趙雲這個人英勇善戰,文武雙全。他在長阪坡的表現,讓曹軍聞風喪膽。而且從趙雲的軍事生涯來看,趙雲這個人在防守方面優勢突出。

他在單獨領兵後,由於長期擔任保衛劉備的任務,對於防禦行動輕車熟路。在漢水之戰的時候,面對曹操的優勢人馬,他偃旗息鼓打敗了敵人。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趙雲率領一支人馬作爲疑兵,出斜谷牽制長安曹軍。

但是由於曹軍的兵力強大,趙雲的誘兵行動遭到了挫折。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趙雲收縮兵力進行防守,讓敵人無懈可擊。在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使得蜀軍安全撤回。這些都證明了趙雲的防禦能力出衆。

如果讓趙雲來防守荊州,那麼肯定不會出現關羽丟失荊州的情況。趙雲做事謹慎,他會把荊州的防禦做得滴水不漏。再加上趙雲的軍事能力不如關羽,他不會給東吳帶來威脅感,相應的東吳對荊州的恐懼也不會那麼大,東吳不會那麼迫切地要奪回荊州。

如果荊州再加上諸葛亮留守,更會讓荊州萬無一失。關羽丟失荊州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內部被東吳掏空了。在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大家一般指責最多的是糜芳和傅士仁。可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時的整個荊州,幾乎所有的人員都投降了。這種大面積的叛變,說明東吳對荊州的滲透是無孔不入的。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第3張

在虞翻寫給傅士仁的信裏,赤裸裸地對他進行威脅,說東吳的軍隊渡江攻打荊州,荊州的斥候和烽火都毫無反應,這肯定是荊州的內應所爲。傅士仁見信之後,只得開門投降。我們可以想到,由於東吳多年的滲透,荊州的文武官員大部分都已經變心。即便糜芳和傅士仁不投降,他們的部下也會出賣他們投降東吳。

這纔是關羽輕易失去荊州的最根本的原因。這是因爲關羽過於高傲,對部下蔑視造成的。在荊州關羽成爲了孤家寡人,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叛賣。可是關羽坐在火山口上而不自知,他連孫權投降曹操的信息都得不到,真是可悲可嘆。

如果諸葛亮坐鎮荊州,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是因爲諸葛亮本身是出身荊州的士人,他在荊州有自己的關係網。這個關係網爲諸葛亮提供了許多便利,爲劉備的勢力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諸葛亮身處荊州期間,東吳沒有對荊州採取過任何過激的行動。

這是因爲諸葛亮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始終和東吳保持着比較和睦的狀態。而且諸葛亮利用自己的關係網,能夠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使得東吳無法對荊州進行滲透,更不要說發動偷襲了。只是在諸葛亮離開荊州後,荊州的情況才變得不可收拾。東吳連續向荊州發動襲擊,直到奪取荊州。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分析得出結論,如果諸葛亮和趙雲一起守衛荊州,一定可以保證荊州萬無一失。趙雲善於防守,諸葛亮則可以發揮他治國理政的特長,讓荊州足食足兵。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可以發揮他的外交特長,利用他的廣泛的人際網,讓東吳打消對荊州的覬覦,保證荊州的安全。

三、劉備三兄弟、龐統守西川。

如果劉備和關羽、張飛和龐統一起入川,他們是能夠奪取西川的。以劉備和黃忠、魏延這些將領,靠着收編的劉璋部下,劉備尚且可以打下大半個益州。如果加上關羽和張飛這兩個蓋世名將,奪取益州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如果將劉備的部下重新分配,《隆中對》是否能夠成功? 第4張

龐統擅長戰場上出謀劃策,能夠讓劉備如虎添翼。如果劉備奪取益州後,北取漢中,那麼劉備就擁有一塊穩固的根據地。這塊根據地四周被羣山環抱,很難從外界攻破。在漢中之戰裏,曹操率領曹軍主力和劉備爭奪,最後只能鎩羽而歸。在撤退後,還對秦嶺天險心有餘悸。

我們可以判定,有如此險峻的地形,再加上有劉備、關羽、張飛、龐統這些人出色的將帥謀士防守,西川幾乎是不可能丟失的。如果按照這種方式來分配部下,劉備是可以實現跨據荊益的戰略目標。這樣,《隆中對》的第一步戰略目標就實現了。

四、這樣一來,劉備是否能夠實現《隆中對》。

不過,雖然這樣分配部下,劉備的《隆中對》就要進行大幅度的修改。雖然能夠跨據荊益,可是下一步分兵兩路北伐的計劃就不可能實現了。這是因爲,如果這樣分配部下,劉備在荊益兩州的實力分配就不平衡了。

劉備和關羽、張飛、龐統等人一起入川,等於是將他的軍隊主力都帶入了益州。留在荊州的諸葛亮和趙雲自保有餘,但是北伐就不足了。劉備從蜀中北伐秦川是可以實現的,而諸葛亮、趙雲率領荊州的軍隊北伐宛洛就很難了。如果諸葛亮和趙雲出兵北伐,虎視眈眈的東吳依然可能襲擊荊州,他們的北伐必然會失敗。

因此,如果對《隆中對》的後續方案不進行修改,劉備是不可能一統天下的。對於東吳的戰略方針漠不關心,只按自己的既定方針機械執行,必然會遭到失敗。如果劉備改變兩路北伐的方針,集中主力爲一路,其它方向上保持防禦,還有一定成功的可能。

結語:

如果劉備對自己的部下分配進行改變,派諸葛亮、趙雲守荊州,劉備率領關羽、張飛、龐統入川,是能夠實現《隆中對》跨據荊益的戰略目標的。諸葛亮發揮治國理政的才能,對東吳發揮外交才能,利用自己的廣泛的人際網,再加上趙雲的善守的軍事特長,能夠保證荊州萬無一失。而劉備和關羽、張飛、龐統等人也能夠順利打下西川,並依託四周的天險,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但是,如果劉備對《隆中對》後續兩路北伐的方案不進行修改,依然是會遭到失敗。這是因爲諸葛亮、趙雲自保有餘,要是北伐就力有未逮。如果他們一出動北伐,就會遭到東吳的襲擊。在曹魏和東吳的夾擊下,荊州的北伐肯定會失敗,荊州也必然丟失,那樣,《隆中對》失敗的結局不會改變,更不要說一統三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