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代都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卻遷都北京,2人誰更有眼光?

中國天子千千萬,明代老朱最厲害,作爲歷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朱元璋絕對是中國皇帝歷史上最打眼的一位。從民間一個人人可欺的放牛娃,逆襲爲人人皆懼的明太祖,朱元璋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

可以說,雖然朱元璋長着一副癟嘴塌臉的模樣,但卻有一顆充滿智慧的大腦,以及一顆野心勃勃的心臟。且不說,他還未奪下這天下第一的豐功偉績。

朱元璋在位期間,爲穩固大明江山頒佈了多項政令,其中第一項便是將都城定爲南京。不過,令人不解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明成祖朱棣遷都爲北京,公然在老子的臉上打了一巴掌。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那麼,選擇都城是南京好,還是北京好呢?究竟是老子朱元璋有眼光,還是兒子朱棣有眼光呢?究其結果,只有一句俗語,那便是“薑還是老的辣”

朱元璋:我pick南京

自古以來,首都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爲它不僅僅是一個天子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個國家主權的代表,還有精神的象徵。

因此。每一任君主對於國家的首都的選擇都會有多重方面的考量,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亦是如此。衆所周知,朱元璋作爲一個草根皇帝,也是開國皇帝。

初登皇位有非常多的問題在等他去解決,可謂是百廢待興,而定都作爲朱元璋皇帝進階史上,第一道關卡可謂是重中之重,定的好與不好都會影響到未來國家的發展。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定國都的第一需求便是“穩”,若是再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定的文化底蘊,那便是極好的。在經歷過一番苦思冥想,以及與衆多心腹大臣的商議後,朱元璋終於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那就是定都南京,並且在第二日的大朝會上昭告天下。不得不說,朱元璋還是十分有眼光的,南京作爲“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一直以“穩”著稱。

何爲“穩”,此“穩”大概可以分爲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穩,南京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作爲長江沿江城市以及重要交通要道,南京憑藉着卓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經濟,成爲了當時最重要的手工業、商業中心之一。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第2張

就連《大清統一志·江寧府卷》都曾這樣評價南京:“控制長江,呼吸於裏,足以虎視吳楚,應接樑宋。控引二浙,襟帶江淮,漕運儲谷,無不便利。外連江淮,內控湖海,東南形式,莫重建康”。

二是位置穩,朱元璋初登大寶,雖說以成爲九五至尊,但還有部分少數民族還在奮起反抗,這些少數民族大多留守北方,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的南京就好似一隻巨龍盤踞在南方。

既遠離了北方那些是是非非,又能夠遠程操控北方戰場,可謂是一石二鳥。三是民心穩,作爲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個朝代曾經的古都,南京擁有厚重的文化歷史底蘊。

早已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南京人民,對於政權的接受能力更高,國民素質也較高,不會做出什麼大逆不道之舉,因此對於百廢待興的明代來說,南京確實是都城的不二之選。

不過,晚年的朱元璋曾有過遷都的念頭,比如他曾想要遷都文化底蘊更加深厚的長安,但卻因爲兒子朱標的死而耽擱了,最終導致朱元璋薨逝前都沒有成功遷都。

不過,即便朱元璋晚年曾想離開南京,但依然無法否定南京城的優越性。常言道每個人每個時刻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壓力,到了明成祖朱棣這一代,南京“穩”已經無法滿足明代了。

朱棣:我pick北京

此時的明代,在經歷過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建文帝朱允文的雷霆手段之後,早已是一片風平浪靜,一味的求穩也已經不符合明代的國情和需求了。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第3張

再加上,朱棣的上位史着實經不起推敲,他需要一點政績來證明自己,而且他也想逃離這一個,曾經以自己侄子朱允文爲尊的天下。於是,一向有勇有謀的朱棣,再一次選擇了用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畢竟,自古以來一向坐鎮後方以“穩”著稱的南京城,已經滿足不了這位新帝王的需求,在經歷過一次次天人交戰後,朱棣決定繼承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遺志,以最快的速度遷都。

只是,這遷都着實是件大事,遷到哪裏去,怎麼遷都是一門大學問。於是朱棣就像當年的朱元璋一般,開會開了一場又一場,城市列舉了一座又一座,最終朱棣一錘定音,在衆多城市中選擇了北京。

其實,朱棣選擇北京完全是意料之中,其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朱棣其實來源於朱棣的私心,少年的朱棣被封爲“燕王”,其封地包含了北京、天津、河北等部分地區。

可以說,北京是朱棣的大本營,若是遷都北京,朱棣簡直是主場作戰,不僅士氣大漲,朱棣也能更加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朱棣逃離了朱允文的陰影,可以在屬於自己的北京大展拳腳。

第二個原因便是北京值得被封爲首都,從我國選擇北京做首都就可以看得出來,北京自有他的神奇之處。作爲五朝古都的北京,其文化歷史底蘊自然不輸南京。

同時,北京的地理位置攻守兼備,十分符合好戰分子朱棣,並且北京擁有十分卓越的發展前景,這是南京所無法比擬的。可以說,朱棣這一次的遷都是一次大膽的行動,也是一次成功的行動。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第4張

南北大戰,鹿死誰手

雖然明太祖朱元璋與明成祖朱棣,在定國都這件事情上有了不同的選擇,其實本質上都是爲了國家的發展,畢竟不論是南京還是北京,只要符合當時的國情,便是最佳首都。

南京的“穩”,爲當時什麼都沒有的明代提供了舒適的溫牀,讓這個剛剛降生的國家有了很好的環境茁壯生長。只是,孩子漸漸長大便會想要去探索世界,安逸舒適的南京便成爲了大明代的枷鎖。

這時候北京的“野”,便會最大程度地吸引朱棣的目光,他可以在這片沃土之上盡情撒野,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所以,時局不同,都城不同其實是一件非常利於國家發展的事情。

不過,明代能強盛至此,南京卻是功不可沒,畢竟他的存在哺育了明代,若是沒有南京,明代並不一定能夠成爲哪個可以足夠起“野”的青年。

朱元璋選南京,朱棣選北京 兩人誰的眼光更好 第5張

從明代的後期發展來看,北方因爲自然環境的因素,連年的大旱、水災,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東北的努爾哈赤威脅也屢除不盡,使得北京城暴露在了滿清的鐵騎下。

反觀南京一帶,因旱澇保收使得經濟穩定,即使清軍入關也依然沒有受到影響。從這點來看,亦或者是從200年後的情況來看,還是朱元璋的眼光老辣。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如同朱棣這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只要有一代跟不上步伐,就有可能死於危機之中。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