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司馬懿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司馬懿裝病數年僥倖高平陵事變獲勝?

司馬懿,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裏、舞陽村人,是掌握魏國朝政的重臣。古往今來,司馬懿戰勝曹爽,一舉將司馬氏獨掌大權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

可是瞭解司馬懿到底是何原因戰勝曹芳的人幾乎少之又少。多數人都以爲在那個時候司馬懿能夠戰勝曹芳純粹是因爲運氣。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因爲運氣好、掌握了時機所以僥倖獲勝,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但大多數人的這種想法也不是完全不正確,因爲在那個年代,司馬懿因爲曹芳的權力過大,朝廷中一些很重要的位置都被曹芳握在手中。

司馬懿幾乎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已裝病數載,所以大家都認爲高平陵事件,司馬懿是掌握了曹爽帶曹芳出遊的時機,所以才僥倖獲勝,但事實並非如此,司馬懿的棋高一招,完全掌握了四個優勢,才讓曹芳最後失敗的毫無章法。

01四個優勢,是曹芳敗給司馬懿的真正原因

優勢一:司馬懿臥薪嚐膽,曹芳狂傲情敵,以失敗告終也在情理之中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每每讀起都讓人感受到隱忍的好處,而司馬懿也是如此。司馬懿文武雙全,才智過人。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第2張

在輔佐曹芳期間,曾經推行屯田制,讓魏國在很短一段時間內,發展得非常迅速,但卻是遇到了一個無才無德的政治夥伴曹爽,曹爽是皇室宗親,同司馬懿一起輔佐皇帝曹芳。

而曹爽根本不把司馬懿放在眼裏,做事情根本不與司馬懿商量,獨斷專行。司馬懿看曹爽如此,自然也是瞭解曹芳想要擠掉自己,選擇裝病在家,直接不理朝政。

司馬懿的這一行爲直接讓曹爽覺得司馬懿怕了他,從此不問權勢了。司馬懿的這一行爲直接讓曹爽放鬆了對司馬懿的戒備狀態,可是卻不想司馬懿只是在臥薪嚐膽,預謀後續的高招。

在這裏不得不說,司馬懿的反擊其實是被曹爽逼的,如果曹爽沒有專權,沒有擠走司馬懿,那就自然不會有後面被拉下馬的故事了。

優勢二:拉攏曹爽得罪的勢力郭太后,得到皇族的全面支持

雖說是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佐曹芳,這是先帝的明智之舉,就是兩方制衡之術。司馬懿走後,曹爽一人專權,爲了更好地控制曹芳,曹爽以地震爲由將曹芳的母親郭太后趕往了永寧宮。

這一行爲肯定會得罪郭太后,專權的人讓皇帝母子分別,不僅僅讓天下人覺得曹爽沒有同情心,同時也讓郭太后恨極了曹爽,讓皇帝從小就遭受母子分別之苦。

正是曹爽的這一行爲無形之間將本該屬於他的皇族勢力越推越遠,最後間接導致了他的失敗。

郭太后代表了皇族,一定程度上來說得罪了郭太后,可能就得罪了天下人,讓天下人覺得曹爽毫無憐憫之心,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曹爽失敗的真正原因。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第3張

優勢三:拉攏朝中重臣,太尉,尚書令,三公中的兩公皆爲其盟友

郭太后一方的勢力被曹爽自己作死給作沒了,而朝中重臣確實被曹爽自己也忽略掉的,在司馬懿聯合郭太后上書罷免曹爽的大權之時,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等人皆站在了司馬懿這一方陳,才使得曹爽敗於司馬懿。

其實按道理來說,曹爽專政的那段時間裏,如果能夠好好輔佐曹芳,拉攏身邊的羣臣,或者說爭取一下,可能很多臣子都會選擇曹爽的一方,比較曹爽當時是當權者,手握大權。

只要用心輔佐皇帝,再加之正確拉攏重臣,也不至於在與司馬懿的對決中輸得如此之慘。從全局來看,代表皇族的郭太后,身爲太尉的司馬懿本人,身爲太尉的司徒高柔,蔣濟,尚書令司馬孚,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

曹爽在失去了郭太后的支持後,竟然相繼失去了如此之多高官的支持,只能說一方面是曹爽自己無才無德,還狂妄自大,擠走了司馬懿,同時也可以看出曹爽在做人方面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才導致自己的地位盡失,最後被拉下馬的慘狀。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第4張

優勢四:選擇對的時機對曹芳下手,直接掌握大部分政權

古往今來,能夠抓住時機的人不多,抓住時機又能成功的人也不多。而司馬懿就屬於那種特別會觀察時機並且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

司馬懿在自己最不得志的時候,也就是最受曹爽排擠的時候,毅然決然地選擇裝病退場,在曹爽得罪郭太后和朝中重臣時,又抓緊時間拉攏重臣,上書罷免曹爽。抓住時機的人一定程度上也能獲得成功,這就是奧妙,也是成功的奧妙。

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事變獲勝 是因爲數年以來的裝病嗎 第5張

曹爽對司馬懿,其實最開始對於曹爽有很大的優勢,曹爽是皇室宗親,並且深受皇帝的信賴。而且相比於司馬懿,曹爽已經先一步掌握了比司馬懿更多的權勢,那麼最後爲什麼曹爽被司馬懿打敗了呢?原因就在於三個方面,性格的劣勢,政治因素的劣勢都讓他們打敗。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