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元璋手下的親兵,顧成一生經歷了什麼?

朱元璋手下的親兵,顧成一生經歷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手下的親兵,顧成一生經歷了什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建文元年七月,靖難之役爆發,朱允炆派長興侯耿炳文率領30萬大軍平叛。在真定之戰中,耿炳文大敗,一位70歲的左軍都督成了燕軍的戰俘。當這位老將被押送到朱棣的大帳時,朱棣大喜,親自爲他鬆綁,說道:“豈非皇考之靈以爾授我乎?”

意思是,這難道不是先帝在天之靈,把老將軍賜給我的嗎?

這位老將,名叫顧成,乃是跟隨朱元璋起兵的老卒,同時,他還是徐達的愛將。朱棣得到顧成後,絲毫不懷疑顧成會再次倒戈,而是派人將顧成送到北平,協助燕王妃徐氏(徐達長女)和世子朱高熾守城。

顧成見到徐氏後,老淚縱橫,從此發誓效忠朱棣。朱棣登基後,顧成因功被封爲鎮遠侯。顧成爲明朝常年鎮守貴州,威震南中。他85歲病逝,被追封爲夏國公,爲明朝對西南的統治作出極爲重要貢獻。

朱元璋手下的親兵,顧成一生經歷了什麼?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這位歷經朱元璋開國、又參與朱棣靖難的明朝宿將顧成,希望通過史料的記載,爲大家還原明朝第一代鎮遠侯及其家族的崢嶸史。

一、太祖任親兵,徐達擢勇將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他麾下的開國武將大多出自淮西,而顧成則是明朝鮮有的湖南籍開國將領。

《明史·卷一百四十四》記載:

顧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業操舟,往來江、淮間,遂家江都。

顧成,字景韶,祖籍湘潭。顧成出生於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比名將徐達年長兩歲。顧成的爺爺是一名船伕,由於經常在江淮之間行船,所以在揚州安家,顧成便出生於揚州。

顧成少年英勇,《明史》說他“少魁岸,膂力絕人”,他不僅身材高大,力大無比,而且還在身上刺有紋身,尤其擅長使用馬槊。當時,有十多個強盜搶劫他家的船隻,他一人持槊將盜賊全部擊敗,同行的其他船伕從此對顧成尊敬有加,行船時都喜歡尾隨其後。

元朝末年,各地爆發起義,揚州是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聽聞顧成是條漢子,曾派人邀他入夥,顧成認爲張士誠胸無大志,一直沒有答應。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帶領徐達、常遇春、鄧愈等人渡江,顧成前來投奔,朱元璋見顧成十分勇猛,便任命他爲帳前親兵。《明史·顧成傳》雲:

太祖渡江,來歸,以勇選爲帳前親兵,擎蓋出入。嘗從上出,舟膠於沙,成負舟而行。

顧成不僅負責保護朱元璋,還負責幫朱元璋撐傘蓋。有一次,朱元璋坐的船隻擱淺在沙灘上,顧成竟然用身體直接把船揹走了,讓朱元璋驚歎不已。

翌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後,立即派徐達等人攻打鎮江,顧成隨行。不幸的是,顧成和十多名士卒被元軍活捉。結果,其他士卒全部被殺,只有顧成用蠻力掙斷繩索,殺掉兩名看守,逃了回來。

顧成逃回軍中後對徐達說:“鎮江城內防守空虛,守將庸碌,現在正是攻打的好時候。”徐達大喜,果然帶兵奪下了鎮江,此戰之後,顧成得到徐達的信任,被封爲百戶。

此後,顧成隨徐達連克常州、江陰等地,再次被徐達擢升爲千戶。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殺掉上司徐壽輝後,沿江而下,打算滅掉立足未穩的朱元璋。朱元璋用康茂才詐降之計,引陳友諒到河道狹窄的龍灣,設伏打敗了陳友諒。待陳友諒敗走,顧成率軍一路追擊,截獲陳友諒三艘戰艦,歸來後,朱元璋大喜,賜顧成百金。

在朱元璋登基之前,顧成幾乎跟隨徐達參與了滅漢、滅吳等重要戰役,明朝建立後,顧成因“大小數十戰,皆有功”,被晉升爲堅城衛指揮僉事(正四品)。

縱觀顧成的前半生,他在史書中出場較早,曾給朱元璋做過親兵,受徐達賞識。顧成憑藉自己的勇猛,雖嶄露頭角,但他卻屬於大器晚成。事實上。顧成真正“飛黃騰達”的時機,還在後面。

二、父子守貴州,隨軍討藩王

明朝雖然建立了,但對於顧成來說,他的征戰生涯並沒有結束。洪武元年,顧成跟隨徐達北伐,擔任徐達的參軍。到了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伐蜀(攻打明夏政權),顧成的表現十分搶眼。《明史·顧成傳》雲:

從伐蜀,攻羅江,擒元帥以下二十餘人,進降漢州。

顧成擒獲20多位敵軍將校,歸來後,顧成被任命爲成都後衛主帥。

洪武八年,貴州當地的酋長多次發動叛亂,明朝有意派遣一位將領鎮守貴州,經徐達和傅友德的推薦,顧成被派往貴州。從此,顧成成爲軍事主將,和貴州這個地方結緣。

明朝洪武八年,顧成初到貴州,便遇到叛亂,史載:

時羣蠻叛服不常,(顧)成連歲出兵,悉平之。

顧成連年用兵,終於將當地的叛賊全部平定。在顧成的壓制下,貴州百姓終於迎來了近十年的太平生活。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帶領沐英征討雲南,出發前,傅友德特地請旨,希望從貴州把顧成調來擔任先鋒,朱元璋欣然應允。

結果,顧成一馬當先,幫傅友德首戰取下普定,《明史》雲:

蠻數萬來攻,成出柵,手殺數十百人,賊退走。

意思是,敵人的增援部隊來了數萬人,顧成出城迎戰,他一人殺掉近百人,擊退了敵軍。

都說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將是常遇春,常遇春病逝後,傅友德當爲軍鋒。可如今,顧成在傅友德帳下可謂是“軍鋒中的軍鋒”。

此戰歸來後,朱元璋賞賜顧成“龍衣金帶”,並賜他世襲指揮使,讓他繼續鎮守貴州。

洪武二十九年,貴州水西酋長髮生叛亂,朱元璋任命顧成爲徵南將軍,他親自率軍衝入敵營,斬殺敵軍酋長,威震四方。

《明史》記載:

(顧)成在貴州凡十餘年,討平諸苗洞寨以百數,皆誅其渠魁,撫綏餘衆。恩信大布,蠻人帖服。

從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三十年,顧成在貴州共平叛近百次,無疑成了西南柱石,他的長子顧統也成長爲了指揮使。

洪武三十年底,開國將領所剩無幾,朱元璋下旨將顧成召回京師,歸耿炳文節制。次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因朱允炆急於削藩,最終逼反了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允炆派耿炳文帶兵平燕,顧成擔任左軍都督,和耿炳文一起北上。不料,在真定之戰中,南軍慘敗,顧成在掩護耿炳文撤退的過程中,被燕軍大將朱能和譚淵所俘。

顧成是戰場上的硬漢,他被俘後,一言不發,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死亡。不過,後來的結果證明,顧成沒有被殺,被殺的,是他的家人。

三、舊將降朱棣,家人遭屠戮

最初,顧成堅決不降。朱棣聽聞被俘的人名叫顧成,大喜過望,連忙讓人將顧成請入大帳,他親自給顧成鬆綁,根據《顧成神道碑銘》記載:

靖難之師起北方,公受命往御,至真定,靖難之師縛公以獻,文皇識公先朝舊人,解其縶與之語曰:“豈非皇考之靈以爾授我乎!”因語以不得已興師之故,言已泣下,公亦泣,遂遣人護送北京,令輔仁宗皇帝居守。

意思是,朱棣給顧成鬆綁後,對顧成說:“這難道是先帝在天之靈將您送給我的嗎?”然後,朱棣含淚向顧成說自己是被逼無奈才起兵,顧成聽完,潸然淚下。朱棣命人將顧成送往北平,讓他協助世子朱高熾和燕王妃徐氏共同守城。

需要說明的是,顧成是徐達的愛將,而朱棣之妻徐氏正是徐達的長女,兩人的淵源極深,顧成到達北平後,徐氏對顧成非常尊敬,在顧成面前以晚輩自居,顧成深受感動,從此誠心輔佐朱高熾。《明史》雲:

南軍圍城,防禦、調度一聽於成。

意思是,後來李景隆圍困北平,顧成幫朱高熾防禦調度,朱高熾很多意見都聽命於顧成。

顧成和朱棣,一個是徐達的愛將,一個是徐達的女婿。必須承認的是,顧成之所以會這麼快投降朱棣,最主要還是因爲徐達的緣故。

當年顧成已經70歲,他投降朱棣後,他的家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爲朱允炆聽聞顧成投降,一怒之下,殺掉了顧成的長子顧統和家中大小16口人,其中包含顧成的5個兒子(顧成有7個兒子,除了夭折的兩位,其他的均被朱允炆所殺)。萬幸的是,顧成的長孫在家丁的掩護下逃了出來,算是保留了顧成的血脈,他後來改名爲顧興祖,襲承了顧成的爵位,下文還會提到。

所以說,戰場上所有的選擇,都是艱難的,顧成的倒戈,對朱棣幫助很大,但對他的家族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不過,事實證明,顧成還是“賭”對了,因爲靖難之役最終的勝利者是朱棣。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城,正式入駐南京,靖難之役結束。朱棣登基後,大封功臣,顧成被封爲鎮遠侯,賜免死鐵券。在13位靖難侯爵中,顧成排名第三,僅位列張武和鄭亨之後。

從元朝至正十五年顧成投奔朱元璋,到明朝建文四年被封侯,顧成跨越了43年的時間。然而,對於顧成來說,他這個侯爵卻異常沉重,畢竟,爵位的背後有16位家人的鮮血。

顧成被封侯後,不願接受朱棣賜給他的金銀和宅邸,他上書給朱棣,希望能夠繼續前往貴州。朱棣憐惜他年邁,幾度挽留,顧成執意不肯,近乎哀求。最終朱棣決定成全顧成,放他再度鎮守貴州。

顧成離開南京的時間是永樂元年,他帶着自己的孫子,重新進入了明朝疆域的西南。他的背影,有些落寞,但腳步仍然矯健,因爲他接下來的人生,將爲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耄耋鎮貴州,忠義傳9代

在顧成再次來到貴州之前,由於明朝進行了4年的靖難之役,貴州各地的叛軍再次崛起,等他們聽說顧成又要來貴州後,叛軍們立刻感覺大事不好。史載:

歡趨出拜,叛者皆歸,境內靖寧。

意思是,有的叛軍趕緊出門迎接顧成,那些發動叛亂的酋長趕緊歸附,貴州境內瞬間安寧。

在明朝初年,雲貴地區雖然是大明國土,但內部大小土司酋長多達數萬,在這些土司的管轄範圍內,他們可以任意佔有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這就導致皇權無法通達。同時,土司之間相互兼併、背叛朝廷的事情屢有發生,百姓也因此苦不堪言。

有明一朝,有兩個家族對雲貴地區的貢獻頗大,第一個是永世鎮守雲南的西平侯(黔國公)沐氏家族,另一個就是在明朝初年,鎮守貴州長達40餘年的鎮遠侯顧氏家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朝之所以能夠將雲貴長期納爲其統治範圍,沐、顧兩家功不可沒。

筆者此前曾寫過明朝的沐英,也寫過清朝的鄂爾泰,在明朝和清朝前期,雲貴地區都是在朝廷的勳貴強制壓制下才得以穩定。直到清朝雍正年間,鄂爾泰在雲貴推行“改土歸流”,才徹底有所改變。正是因爲如此,沐家和顧家對明朝穩固西南來說,顯得尤爲重要。

只不過,由於沐家太過出名,後世讀者大多知道雲南沐府,而不知道貴州顧侯。顧成在西南的貢獻雖不能和沐氏一族劃等號,但也不可替代。

永樂六年,朱棣召顧成進京,重提讓顧成留在京城輔佐朱高熾,但顧成卻說:“太子仁厚英明,朝中楊士奇、夏原吉等人都是能臣,有他們的輔佐,我在京城也只能是個擺設,不如放我去鎮守貴州吧,那裏的百姓更需要我。”

朱高熾和顧成當年在北平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顧成離開京城時,朱高熾前來送行。當時,漢王朱高煦覬覦太子之位,顧成對朱高熾說:

“殿下但當竭誠孝敬,孳孳恤民。萬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意思是,殿下只要孝敬父母,體恤百姓,遇到大事處處稟報陛下就行,不必在意那些小人。

永樂六年,顧成回到貴州,此後的5年內,貴州又發生三次大規模叛亂,顧成帶着孫子顧興祖,先後率兵將叛亂平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了朱棣評價顧成的一段話:

“漢武帝窮兵黷武,以事遠方,罷敝中國,朕無取焉。顧成老成,能持重安邊,非喜功好事之流,以是特嘉獎之。”

朱棣的意思是說,漢武帝窮兵黷武征討遠方,我不想效仿他。我有顧成這樣的老臣,一樣能夠穩定邊疆。

想當初,朱棣親自爲他鬆綁,感嘆顧成是先帝賜給自己的良將。而今,顧成通過自己的老邁之軀,幫明朝穩固了一個省。顧成的存在,是朱棣之幸,更是大明之幸。

永樂十二年,顧成在訓練士卒時突發疾病,隨後病逝,享年85歲,朱棣聽聞後,爲顧成輟朝,追贈他爲夏國公,諡號“武毅”,並讓他的孫子顧興祖襲承鎮遠侯爵位。

顧成曾輔佐朱元璋開國,又助朱棣靖難,明朝初年的崢嶸歷史他一一見證,他被封侯後,拋開京城的優越環境,毅然帶兵永鎮蠻荒之地,85歲的顧成,撫養幼孫長大成人,幫大明鎮守貴州,他是一個複雜的大家長,但又是一個純粹的老臣。

顧成死後,鎮遠侯又傳了九代,雖然顧家沒有世代鎮守貴州,但在明朝此後的歲月裏,凡是貴州出現叛亂,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讓歷代鎮遠侯帶兵。

第六代鎮遠侯顧寰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不僅兩次到貴州平叛,還出鎮兩廣、征討安南、到淮安抗擊倭寇。顧寰79歲去世,獲贈“太保”,他將鎮遠侯一脈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明朝崇禎十七年,北京陷落,第九代鎮遠侯顧肇跡在明知崇禎已死的情況下,仍帶領將士衝擊李自成的大軍,最終被敵軍所殺,身首異處,血染徵袍。

從輔佐朱元璋開國,到爲崇禎殉死,明朝鎮遠侯顧家,對大明朝稱得上善始善終。

在筆者心目中,初代鎮遠侯顧成絕對是一位值得後世一讀的老將,在他身後的八代鎮遠侯世代忠於明朝,這種忠貞,也值得大書特書。

筆者不提倡封建文化,但是拋開封建文化中糟粕的一部分,鎮遠侯顧家對明朝的效忠,不正是全國各族兒女保家衛國的精神寫照嗎?

韓愈說:“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往事越千年,明朝鎮遠侯府已經不在了,但精神仍需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