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什麼會產生弭兵會盟?宋國憑什麼能兩次調停?

爲什麼會產生弭兵會盟?宋國憑什麼能兩次調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晉楚爭霸過程中有過兩次重要外交事件,分別在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執政華元、向戌兩次召集晉、楚兩國在宋會盟,平分霸權,史稱弭兵會盟。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自從周平王東遷後,周室衰弱,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爲了爭奪霸主之位大打出手,甚至出現兼併事件。

但是在兩百多年的舞臺上,晉國和楚國是兩個絕對主角,晉楚爭霸持續了一百多年,發生過數次大型戰役。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中晉國戰勝楚國,晉文公稱霸中原;公元前597年,邲之戰中楚國擊敗晉國,楚莊王稱霸中原;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中晉國打敗楚國,晉厲公小霸中原。

除了以上三次大戰外,晉楚兩國之間還有幾十次中小規模的戰役,兩國之間的爭霸,幾乎橫跨了整個春秋時期。

晉楚百年的爭霸,不僅只是兩國的事情,也影響着附近幾十個諸侯國,稍有不慎,便成爲晉楚爭霸的犧牲品。

因爲這個原因,這些諸侯國絞盡腦汁,爲了讓晉國和楚國停止戰爭東奔西跑,最終得償所願,有了歷史上兩次著名的弭兵會盟。

爲什麼會產生弭兵會盟?宋國憑什麼能兩次調停?

第一次弭兵會盟發生在公元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與楚國令尹子重和晉國執政卿欒武子都是好友,在他的調解下,晉楚兩國握手言和。

《左傳》記載:如楚,遂如晉,合晉、楚之成。

這一次和談並不穩定,畢竟兩國積累了50年的仇怨,怎麼可能靠一紙合約化解,兩國之所以答應簽約,無非是當前形勢不利於己方,一旦時間成熟,戰事必將重新燃起。

果不其然,僅僅四年時間,晉楚兩國爆發了鄢陵之戰。

第二次弭兵會盟發生在公元前546年,當時大國內部不穩,士大夫奪權日益嚴重,因此都希望再一次弭兵。

於是,宋國大夫向戌積極進行外交活動,聯絡晉、楚、齊、秦、魯等十四個諸侯國在宋國結盟。

《左傳》記載:晉、楚之從交相見也。雖然這一次會盟的氣氛相當緊張,但是效果很不錯,此後十多年幾乎再無戰亂。

讓人奇怪的是,相比晉、楚兩國,宋國只是弱國,爲什麼能夠兩次調停戰爭,使得弭兵會盟都在宋國舉行?

爲什麼會產生弭兵會盟?宋國憑什麼能兩次調停? 第2張

首先,宋國的地理位置特殊,位於晉國和楚國爭霸區域。晉楚百年的爭霸,不僅僅是兩國的事情,戰火也經常波及周邊的國家,比如宋國、鄭國、衛國等。

所以,提出晉國和楚國休戰和解,完全符合宋國利益,而且對於晉國和楚國國君而言,宋國提出這個要求,也相當容易理解。

其次,宋國是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啓受封建立的國家,其百姓都是商人後裔,所處之地是中原肥沃之地,經濟相當發達。

因此,宋國雖然不是齊、晉、楚、秦等一流強國,但實力也必然位於二流國家的前列。

所以,宋國作爲當時中原地區的大國,主動遊說各國舉行弭兵之盟,晉國和楚國都需要重視,而不是熟視無睹。

換個角度來說,晉楚爭霸的時候,宋國必然是兩國都必須拉攏的對象。

爲什麼會產生弭兵會盟?宋國憑什麼能兩次調停? 第3張

最後,宋國在諸侯國中地位特殊,是爲數不多的公爵諸侯國。

這說明宋國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很高,比如諸侯弔唁,周天子是不必答謝的,而且祭祀的肉也不分給外姓諸侯,可是宋國卻例外。

在這個基礎上,宋國對晉楚周邊的小諸侯有一定的影響力,爲了自身的利益,衛、陳、蔡等小國願意聽從宋國的號召。

第一次弭兵會盟不算成功,但是第二次弭兵會盟卻改變了春秋格局,此後十多年再無戰事發生。

此後,春秋時期由諸侯國之間的爭霸轉向了國內大夫之間的兼併,而稱霸鬥爭的戰場由中原轉向了東南地區,吳越爭霸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