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乾隆將兩兒子過繼大臣,他是怎麼想的?

乾隆將兩兒子過繼大臣,他是怎麼想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將兩兒子過繼大臣,他是怎麼想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乾隆皇帝與自己的爺爺康熙相比,活的年齡更加久遠,在當了六十年皇帝后,又當了四年的太上皇才離世,享年八十九歲。

但是乾隆皇帝在擔任四年太上皇的時間裏,也沒有放棄對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控,只是爲了避免當皇帝的年限超越自己的爺爺。

乾隆皇帝也因此成爲了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握國家權力最長的皇帝,也是活得最久的皇帝。

乾隆皇帝一生生下了17個兒子和10個女兒,在這17個兒子中有七位不到十歲就因病或者其他原因離世,有四位在成年後早逝,還有兩位兒子過繼給了自己的親戚。

十七個兒子中真正長大的只有六位皇子,這六位皇子分別是四阿哥永珹、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

乾隆皇帝後來又將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過繼給了自己的親戚。

乾隆爲何又選擇將其中兩位皇子過繼給自己的親戚呢?這引發了無數後人的好奇心。

清朝皇子早夭的原因

在瞭解乾隆皇帝爲何將自己的兩位皇子過繼給親戚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爲何清朝皇子的成活率這麼低,清朝皇子的成活率僅有皇子總數的一半。

首先,清朝皇帝的生育年齡非常小,很多皇帝在十幾歲時就生下了第一位皇子。

例如,康熙皇帝在12歲時生下了第一位皇子,在我們現代人的眼裏,12歲還只是少年。

皇帝本身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健全,更不用說自己的孩子了,而且皇子母親的年齡也很小,身體也沒有發育健全。

此外,古代的醫療條件比較落後,很多疑難雜症都無法得到治療,例如肺結核在古代就是必死之症。

乾隆將兩兒子過繼大臣,他是怎麼想的?

但是影響清朝皇帝最大的疾病是天花,順治皇帝因爲天花而離世,康熙皇帝也得過天花,但是幸運地是他成功地活了下來。

另外,清朝皇帝對於自己血統的保護十分的嚴格,滿族人禁止與漢人通婚。導致大家結婚的對象都是家裏的親戚,近親的婚配也導致皇子身患各種罕見疾病。

滿族人與我們漢族人不同,他們教導孩子的方式是餓不死就行。

因爲滿族人的祖先來自那時還是荒蕪之地的東北,很多清朝前期出名的人物幼年都經常吃不飽飯。

所以滿族人漸漸就養成了不溺愛培養孩子的心理,希望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成長,很多皇子也因此幼年吃不飽飯,而活活餓死。

乾隆皇帝爲何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親戚

乾隆將兩兒子過繼大臣,他是怎麼想的? 第2張

過繼在古代的帝王家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在駕崩前因爲沒有皇子,選擇從血緣關係較近的王爺那裏過繼皇子。

當然,如果皇帝的至親因爲沒有子嗣,也有很多的皇帝選擇將皇子過繼給自己的至親。

乾隆皇帝便是如此,他將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分別過繼給了允祹和允禧爲孫,這兩位親王都是乾隆皇帝的叔叔,也都爲了大清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身爲皇帝的乾隆不可能眼看着朝廷的功臣絕後,這麼做既可以保證兩位親王的香火傳承下去,也可以讓其他王爺認爲乾隆皇帝自己是體恤朝臣的天子。

這麼做更有利於朝堂的穩固,也可以讓其他王爺更加賣力地爲皇帝效勞。

此外,兩位皇子在過繼前已經成年,雖然他們被過繼給了其他王爺,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這也更有利於乾隆皇帝權力的穩固,將更多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無論從朝堂和權力哪個方向來看,乾隆皇帝這麼做都是對自己百利無一害的。

爲何選擇的人選是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

很多讀者看到這裏一定會產生疑問,在乾隆皇帝所剩的六位皇子中爲何偏偏選擇將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過繼呢?

在僅剩的六位皇子中,八阿哥永璇因爲先天殘疾,並不符合這個條件,乾隆皇帝不可能將殘疾的皇子過繼給自己的親戚,這麼做很有可能不會起到預料中的效果。

十七阿哥永璘在當時還沒有出生,實在沒有辦法納入到考慮範圍內,而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五阿哥永琰則被乾隆皇帝寄予厚望。

這兩位都是剩下六位皇子中最傑出的皇子,不但天資聰慧,而且飽讀詩書,是未來儲君的不二人選,最後成爲皇帝的也是十五阿哥永琰,這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至於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雖然在文學方面有很大的造詣,但是在治國理政這方面實在過於平庸,乾隆皇帝也不可能放心把國家交到這兩位手中。

雖然被過繼給了親戚,這兩位皇子永遠地失去了成爲皇帝的資格,但是他們卻是幸運的。

因爲才能過於平庸,所以未來不可能成爲皇帝,但是如果自己的兄弟成爲皇帝,很有可能將他們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成爲威脅皇帝地位的存在,寧可除之而後快。

將他們過繼給親王,可以在以後保全他們,不僅保護住生命,還能享受榮華富貴的日子。

而且,當親王死後,這兩位皇子也會繼承親王原本的爵位,對於兩位皇子來說,這可以讓自己的爵位快速提升,因爲並不是每一位清朝皇子都能獲得爵位的。

結語

可以說乾隆皇帝選擇這麼做是非常精明的手段,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在親王的眼裏,皇帝半數以上的皇子都已經夭折,在這個時候還能選擇從自己的兒子中挑選人選過繼到親王的名下,這是皇帝對自己的一種恩典和賞賜。

對於乾隆皇帝來說,這是發揚自己仁政不可忽視的機會,雖然在名義上失去了兩個兒子,但是可以將整個皇室聯合起來,讓他們更加願意爲自己效勞,這也有助於皇帝的統治更加穩固。

而且,這些事情還會被史官記錄到歷史中,作爲一段佳話永久地流傳下去,其中的好處乾隆皇帝一定比其他人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