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戰國時期魏國是如何崛起的?爲何沒能對抗秦國?

戰國時期魏國是如何崛起的?爲何沒能對抗秦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國,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迴光返照是一個漢語成語, 亦作“回光反照“。意思是由於日落時的光線反射,因而天空又短時間地發亮。比喻人將死時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暫的興奮。也比喻舊事物滅亡前表面上的短暫繁榮。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將“迴光返照”用在戰國末期的魏國身上,也是非常適合的。魏安釐王是魏國第6代國君。前276年—前243年在位。從時間上來看,魏安釐王處在戰國末期了。雖然面對強大的秦國,但是,魏安釐王在位期間:“攻燕救趙,取地河東;攻盡陶、魏之地;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換而言之,魏安釐王讓魏國再次崛起,一度成爲秦國的勁敵。

戰國時期魏國是如何崛起的?爲何沒能對抗秦國?

首先,根據《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等史料的記載,魏安釐王(?─前243),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戰國時期魏國第六任國君,公元前276-公元前243年在位。在魏安釐王在位期間,秦國和趙國這兩個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間展開了長平之戰。而就當時的魏國來說,因爲實力的衰落,只能在一旁作爲看客。進一步來說,在三晉之中,魏國是戰國前中期的強國,特別是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這三位君主在位時,魏國幾乎壓制了秦國、齊國、楚國等多個強國。而在魏國走向衰落後,三晉之中的趙國差不多開始崛起。尤其是胡服騎射後的趙國,更是扛起了三晉甚至山東六國的大旗,以此和擁有虎狼之師的秦國相抗衡。

但是,對於老謀深算的魏安釐王,顯然是不會甘心永遠做一片綠葉的。特別是回憶其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等祖輩的輝煌戰績時,魏安釐王更是心潮澎湃,希望重振魏國的威望,至少是重新做一回戰國七雄中的主角,而不是一直充當秦國、趙國之間的配角。於是,在長平之戰,魏安釐王選擇了按兵不動的策略,也即坐視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激烈消耗。在長平之戰後,雖然秦國贏得勝利,但是,正如白起所說:儘管我們戰勝了趙軍,不過,秦軍也是傷亡過半。而在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決定不給趙國喘息的機會,繼續發動了針對趙國都城的邯鄲之戰,奢望一勞永逸地解決趙國這一心腹大患。

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畏懼秦國的虎狼之師,面對趙國的求救,魏安釐王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幸好他有一位文武雙全的弟弟——信陵君魏無忌。在竊符救趙後,魏國、楚國的聯軍一舉擊潰了秦國大軍,解除了邯鄲之圍。而這,成爲魏國在戰國末期再度崛起的關鍵之戰。進一步來說,魏國之所以能在戰國末期再次崛起,顯然是巧妙利用秦國和趙國同時進行修復期的重要機會。一方面,就趙國來說,長平之戰損失40多萬大軍,自然需要鑄甲銷戈,以此休養生息。與此相對應的是,因爲長平之戰的慘勝和邯鄲之戰的大敗,秦國也暫時進入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階段。當然,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戰國時期魏國是如何崛起的?爲何沒能對抗秦國? 第2張

最後,不過,對於善於抓住機會的魏安釐王,兩大強國同時進入蟄伏的黃金機遇,自然是不能錯過的。於是,在邯鄲之戰後,魏安釐王就像《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魚一樣,進入到“甩開膀子幹了”的階段了。彼時,不管是北邊的燕國,還是東邊的齊國,亦或是南邊的楚國,甚至本就弱小不已的韓國,都遭到了魏國的進攻。換而言之,在戰國七雄中,除了暫時蟄伏的秦國和趙國,其他幾個諸侯國都在戰國末期遭遇了魏國的蠶食。在此基礎上,司馬遷在《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中用“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來形容此時春風得意的魏安釐王。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去世。同一年,信陵君魏無忌也去世了。在這兩人去世後,已經恢復過來的秦國自然重新將魏國列入到重點打擊目標了。及至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