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的25個兒子爲什麼都沒能阻止司馬懿?

曹操的25個兒子爲什麼都沒能阻止司馬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的25個兒子爲什麼都沒能阻止司馬懿?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其中長子曹昂早逝,次子曹丕繼承皇位。剩下比較著名的就是曹植、曹衝、曹彰。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間是公元249年,我們記住這個時間點。那麼這一年,曹操那25個兒子裏,難道就沒有一個站出來爲老曹家說句話嗎?很可惜,只有一個。

曹操的25個兒子爲什麼都沒能阻止司馬懿?

高平陵之變時,曹操有出息的兒子,都跟着曹操走了。曹操的兒子,大致上可以分成四類,一類就是比較著名的,一類則是默默無聞的,還有一類是年紀太小的,最後一類是真正跟司馬懿較量的。

1、比較著名的幾個兒子,都在高平陵之變前去世了。曹操的大兒子曹昂,那是很有名氣的。因爲曹操一直將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結果曹昂在保護曹操的時候,不小心被張繡的部下給宰了,時間在公元197年。曹操的次子曹丕,那是曹操正兒八經的接班人,他在曹操去世以後,成爲了大魏王朝的皇帝,可惜他只做了7年皇帝就去世了,時間在公元226年。曹操的三子曹彰,是曹操手底下非常著名的虎將。這個孩子不喜歡學文化,就喜歡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差點跟曹丕爭奪王位。他在公元223年去世,也沒趕上高平陵之變。曹操的四子曹植,就是號稱才高八斗的那個大才子。一度成爲曹丕強大的競爭對手,卻因爲喝酒誤事,最後錯過了王位繼承權。他在公元232年去世了。曹操最聰明的兒子曹衝,這是個小機靈鬼,活着的時候深受曹操喜愛,差點就成了繼位人。可惜曹衝幼年早逝,在公元208年就去世了。由此可見,這幾個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孩子都在高平陵之變前去世了,所以他們壓根就沒辦法跟司馬懿鬥法。

2、默默無聞的兒子們,就算還活着,也沒有能力跟司馬懿鬥法。彭城王曹據,這是一個活到了高平陵之變以後的王子。當時司馬師把曹芳給廢了,打算改立曹據作爲天子。可是曹據是魏明帝曹叡的叔叔,這輩分上差太多了,所以就擱淺了。能夠被司馬家族的人當成傀儡來看待,可見曹據這貨是沒什麼本事的。

燕王曹宇,也活到了高平陵之變以後。曹宇其實還是比較著名的,當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以後,打算立曹芳爲帝,讓曹宇作爲大將軍輔政。結果曹宇死活不肯答應,他認爲自己沒這麼大本事,這世上還真有不愛權力的人。此後他兒子曹奐接替了曹髦成爲了曹魏最後一任皇帝,而他也厚着臉皮活到了公元278年,這個時候西晉已經建立13年了。

沛穆王曹林,他是曹操的第十個兒子,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存在感的人。雖然活到了公元256年,可是在歷史上看不到他任何政務或軍事上的活動。不過他的封地不小,手裏的子民也達到了4700戶。肯聽話,就不會被司馬家清算,就是這樣。

趙王曹幹,他的乾媽曾經幫助曹丕奪取王位,所以曹幹也就受到了曹丕的賞識。後來魏明帝曹叡上臺以後,也給了曹幹不少好處。可惜這個傢伙不太正經,喜歡跟門客搞在一起,結果被人給舉報了。他手裏沒權,就算活到了公元261年,可他還是無法跟司馬懿較量。

3、年紀太小就夭折了,跟司馬懿沒有較量的機會。陳留王曹峻,早在公元232年就去世了,而且年紀較小,所以沒有競爭力。相殤王曹鑠早在幼年就去世了,濟陽懷王曹玹、臨邑殤公子曹上等等都夭折了。

中山王曹袞,是個正兒八經的文化人,他的才華比不上曹植,可是對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所以曹袞也沒有在國家大事上展現出自己的才能。因此也就沒有資格掌握權力。而且他在公元235年就去世了。

4、唯一跟司馬懿較量的人。曹操有一個兒子叫曹彪,魏明帝時期被封爲楚王。這個人活到了高平陵之變以後,所以他與王凌合夥打算推翻司馬懿的統治。

王凌就是東漢的司徒王允之子,他同時也是曹魏的宰相。結果事情敗露,王凌選擇自盡,而曹彪作爲被扶植的對象,也只有在公元251年被賜死的份了。

曹操的25個兒子爲什麼都沒能阻止司馬懿? 第2張

曹魏皇帝不喜歡兄弟、叔叔掌權。曹丕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他是從幾個兄弟手裏搶來的。他們之間的鬥爭,雖然沒有康熙年間九龍奪嫡那麼殘酷,卻也十分精彩。

其中在明面上參與奪嫡的就有曹丕、曹彰、曹植和曹衝。等到曹丕真正做了皇帝以後,他覺得不能重用自家兄弟,以防他們會造反。

所以曹丕的政策就是不用至親的兄弟,那些沒有繼承權的堂兄弟是可以任用的。魏明帝曹叡,基本上繼承了父親曹丕的這種傳統。

但凡是曹操的兒子,他都不喜歡用。比如說曹植,這貨在曹丕死後,沒事兒就寫文章送到曹叡那兒秀優越感,希望能夠得到曹叡的重用,結果曹叡壓根就不理他。

因此曹操的兒子們,一個都沒有得到重用,所以他們手裏也就沒有兵權了。唯一跟司馬懿鬥爭的曹彪,那也是在王凌等人的支持下,才勉強有了一點抗衡的資本。

總結:這就是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矛盾所在。說到底,這個問題就是分封制和郡縣制到底哪個好的問題,在家天下的封建時代,其實這兩個制度,在封建王朝輪番上演,基本上沒有停止過。

可是非要說哪個好,還真的不清楚。比如說曹魏王朝,他們就是害怕兄弟或者叔叔篡權,所以就故意不重用這幫人,結果曹魏江山輕而易舉被司馬家給搶了。

而司馬家吸取了教訓,大肆分封司馬家的子嗣爲王。結果在司馬衷繼位以後,立刻就出現了八王之亂,把天下搞得烏煙瘴氣,以至於五胡亂華的悲劇出現。

由此可見,這兩種方法,都各自有各自的弊端。大致可以認爲,從皇權角度來說,郡縣制完勝分封制,可從王朝的角度來說,分封制似乎更利於這個姓氏的王朝統治。如果讓你來選,你會選哪一種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