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有人稱讚他讓國家轉危爲安的歷史功績,也有人說他是“詐人”,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身世背景與求學經歷

蘇秦身爲戰國時期一個農民家庭的幼子,能夠在爲燕間齊的期間獲得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的原因有:一、他處於諸侯割據、戰亂頻仍、詐僞並立的特殊時代;二、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下,傳統農業無法維持生存,遊說之風盛行,蘇秦兄弟五人有可能都是走遊說之道的人,其中哥哥蘇代、蘇厲在當時也都是小有名氣的說客;三、蘇秦受到了聲名遠揚的鬼谷先生的教導,並且和同樣才智過人的張儀等人一同受教;四、蘇秦用“錐刺股”的方法刻苦學習《太公陰符》、練習揣摩之術。

蘇秦在早年曾和張儀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戰國策》記載的蘇秦遊說秦國失敗,和《史記》記載的出遊困頓而歸後,都曾用一年時間潛心學習《太公陰符》,練習揣摩之術。蘇秦的家庭背景和求學經歷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蘇秦一個人的名垂千古是他的整個家族和個人不懈奮鬥的結果。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二、說秦失敗,振濟弱燕

蘇秦真實的合縱經歷遠沒有《蘇秦列傳》中記載的那樣一帆風順。蘇秦曾奉燕昭王的命令暗中破壞公玉丹到趙國致蒙邑一事,被奉陽君李兌懷疑、扣押在了趙國。在多次通過盛慶等人傳信勸說燕昭王救援後,蘇秦才得以全身而退。這是蘇秦合縱間齊過程中最大的危機,卻並不是唯一的危機。

蘇秦爲了實現自己“進取”的人生目標,到燕國和燕昭王謀劃“以弱燕強齊”之事,爲燕國到齊國做間諜,最後他用生命實現了當初的諾言。這是他對齊國的不忠信和對燕國的忠信,這是他以生命爲代價的個人“進取”換來了燕國的“進取”。

蘇秦的爲燕間齊等行爲對戰國局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方面,讓弱小的燕國在齊國的壓迫下有了喘息之機,不至於被齊國兼併;另一方面,造成了齊、趙等山東之國的內耗,客觀上爲秦統一六國掃平了阻礙,推動了歷史的進程。但是,蘇秦在爲燕間齊的過程中,組織誘導了五國攻秦、齊國三次伐宋、五國伐齊等多次戰爭的發生,加劇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尤其是對幾有滅國之禍的齊國和已經滅國的宋國來說。

而且,齊國的幾乎滅亡,讓好不容易重新恢復生機的稷下學宮再次潰散,嚴重地打擊了齊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文化、教育的發展。宋國的定陶和齊都臨淄作爲當時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受到了戰爭的摧殘,各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三、忠於燕王,首次間齊

蘇秦在公元前 308 年到達燕國後,爲燕國出使齊國取回燕國的十城,但這一政績遭到了燕昭王身邊人的嫉妒,並向燕王抹黑他。蘇秦於是向燕昭王說明自己的進取觀和忠信觀,表明自己要做一個爲燕國的進取之臣,獲得了燕昭王的信任。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第2張

公元前 300 年到公元前 296 年是蘇秦第一次奉燕昭王的密令到齊國做間諜,希望讓齊國西疲於楚、南勞於宋,給燕國爭取發展的機會。於是,蘇秦想方設法阻止與齊湣王離心和楚有矛盾的孟嘗君入秦,希望能借孟嘗君攪弄齊國政局,讓齊國無暇對燕國發動戰爭。但是,孟嘗君最後還是離開齊國到了燕國。幸運的是,孟嘗君在入秦一年逃回齊國後便向秦國發動了戰爭,歷時三年之久。

公元前 296 年,孟嘗君組織的三國伐秦取得了勝利,齊國乘勝和燕、趙伐滅中山,但是,緊接着又向燕國發動了戰爭。蘇秦無力阻止這場讓燕國損失慘重的戰爭,只好回到燕國和燕昭王重新調整佈局謀齊之事。

四、再次爲間,五國伐齊

蘇秦從公元前 296 年歸燕後,一直和燕昭王一起隱忍蟄伏、等待時機。直到公元前 289 年,燕昭王認爲良機已至,再次派遣蘇秦入齊爲間,希望通過慫恿齊國攻宋、挑撥齊趙兩國關係等方法孤立齊國,讓各國羣起而攻齊。蘇秦在公元前 289 年到公元前 284 年第二次入齊爲間的時間裏,他經歷了勸齊去帝、聯合五國攻秦、遊說齊王三次伐宋、聯合五國伐齊等事件。他還因爲間諜身份的差點暴露,而受到了趙國的拘押。

雖然在燕昭王的援助,蘇秦得以重新歸齊,但也在燕昭王、齊湣王的心裏種下了懷疑的種子。蘇秦爲了自身和家族的安危也曾想過退出間齊的隊伍,但遭到了燕昭王的反對。在經歷被拘押趙國的事情後,蘇秦還是決定堅持下來,繼續在齊國做燕國和五國聯軍攻齊的內應,最後用生命實現了和燕昭王的約定。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第3張

五、後人評價與反思

蘇秦是沒有理論著作傳世的,史書記載中的《蘇子》已經亡佚。但是,“口者,心之門戶也”,一個人的言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同樣一個人的行爲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所以將《戰國策》《史記》《戰國縱橫家書》中蘇秦的言辭和行爲,與縱橫家的理論著作《鬼谷子》、兵家理論著作《孫子》以及前人對縱橫家和蘇秦的思想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可以發現和總結出蘇秦的政治和遊說思想以及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從儒家思想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後,我們可以發現蘇秦的思想中有很多閃光點,比如他對智慧謀略的重視與靈活運用、對言語力量的深刻認識和對個人利益的大膽追逐等等。這些和崇尚內斂、含蓄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卻與我們今天倡導的張揚個性的意識產生了共鳴。

身處文化思想多元的新時代,在復興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被人們歷代稱頌的東西上,還要看到那些被隱藏思想的光芒。不僅是以蘇秦爲代表的縱橫家,還有墨家、法家等,這些被長期佔據正統的儒家所排斥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發掘的精神、思想和文化財富。

我們應該認識到蘇秦的思想是在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各國激烈的政治鬥爭,以及蘇秦爲了報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到齊國做間諜,這些條件都決定了不能用尋常的仁義和忠信觀來要求他,因爲他對秦、齊、趙等國的忠誠,就是對燕國的不忠。

但是,我們現在身處太平盛世,日常生活中並沒有激烈到你死我活的鬥爭,將蘇秦帶有功利主義的道德觀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只會引起不必要的爭執,產生一系列的麻煩。而將蘇秦的崇計重說、擇交安民等思想應用在當今的外交、軍事等特殊領域,或許可以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身佩六國相印、獲封武安君的殊榮,蘇秦是如何做到的? 第4張

同時,我們也要警惕蘇秦重利薄德思想對唯利是圖、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助長。蘇秦的“進取”也應該是適度的、有條件的,是個人的不斷提升自我和小國的合理發展,而不是強者對弱者進行剝奪、壓迫的藉口。 與儒家認爲的“性本善”,教人崇德向善、知禮爲善不同,縱橫家讓人清楚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面,讓人充分了解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蘇秦的遊說思想不僅是教人如何說話,更是指導新人在鬥爭激烈的官場中生存、發展的祕籍。

儒家也講“學而優則仕”,但學的卻是修身養性、增益個人美德之道,在儒家思想建造的美好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純良的儒家學子,很難適應官場的生活,往往只能歸隱田園、著書立說。而以蘇秦爲代表的縱橫家思想具有較高的官場適用性,讓人更容易在複雜官場如魚得水,甚至出人頭地。這也是戰國中晚期,“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遊說權謀之徒,見貴於俗”的重要原因。

六、總結

綜上所述,蘇秦的經歷和思想都十分複雜的,我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待蘇秦的歷史功績和蘇秦的思想。我們要在認識到蘇秦幫助燕國亡齊,對齊國以及趙、魏、楚、宋等國家的人民造成的傷害的同時,意識到蘇秦組織五國聯軍攻齊,造成東方六國之間的內耗,對歷史沿着秦統一六國這一軌道前行的推動作用。

我們要認識到他思想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方面,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蘇秦的思想用在合適的領域,發揮其價值。受史料的限制,蘇秦的生平考陷於困境,蘇秦思想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期望以後能有新的蘇秦史料出現,給蘇秦研究注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