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雍正寵臣李衛平時有多囂張?李衛的結局讓人淚目

雍正寵臣李衛平時有多囂張?李衛的結局讓人淚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寵臣李衛平時有多囂張?事實上,李衛雖然囂張,但是他卻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好官,真心實意爲人民辦實事,下面就讓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或許李衛的印象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窮苦的讀書人,或者說就是純純一條鹹魚,爲雍正皇帝鞍前馬後,在後來有了機會才得以翻身,其實不然,李衛並不是一個窮小子,反而卻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因爲家中父輩都是從商的大商人,那財富自然也是沒的說,肯定是富甲一方,不過古代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下,這或許也就是後世之人貶低李衛出身的重要原因。

同時也正是這種社會思想,讓很多人都會選擇去考取功名,進入仕途,成爲社會階層的最頂端,李衛在當時自然也是有着這樣的想法,不過他能力有限,在讀書方面一直難以取得很好的成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能狀元及第,最後無奈之下,家裏人只好花重金爲他買一個官職來做。

雍正寵臣李衛平時有多囂張?李衛的結局讓人淚目

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好奇了,爲什麼官職還能買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當時清王朝的發展急需大量的資金,但又不能增加賦稅或者是通過其他方面來籌集資金,這樣極有可能發生民衆起義的叛亂,如果真的這樣做豈不是得不償失?

於是當時朝廷便決定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官職讓出來進行販賣,有錢有勢地爲了能夠讓自己的子女進入仕途,擺脫社會底層的命運,通常都會以重金去購買這樣的官職,這也就是爲什麼李衛能夠買官做。

不過這樣的官職基本上都是閒差,既沒有什麼權利,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工作,李衛在最開始所當的五品員外郎正是如此,可在官場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李衛雖然在讀書方面沒什麼能力,但在爲人處世方面卻深得人心,憑藉着處事圓滑的特點,得到了很多官員的信任和賞識,這也就有了後來怡親王胤祥舉薦他,從而晉升成爲戶部郎中。

因爲他辦事能力比較突出,在處理很多事情方面都能夠很好地權衡各方的利益,這讓當時的雍正皇帝對他刮目相看,在第二年他便又晉升爲浙江布政使,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李衛在工作上的功績越來越突出,也因此有接連得到提拔,最後官至浙江總督,這個官職可謂是朝廷的一大重臣,此時的李衛在雍正年間已經算是達到了事業巔峯期。

要說李衛爲什麼能夠得到不斷的晉升,主要是和他的“囂張”有關,不過他的這個囂張可並不是我們認爲的那樣目中無人,蠻橫無理的性格特徵,而是專屬於他的辦事風格和在官場上爲人處事的特點。

這主要從兩方面來說,首先就是從經濟層面上,在他成爲浙江總督掌管浙江地方時,出臺各種政策扶持很多產業的發展,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將風月場所進行制度化,讓其能夠合法合規的經營。

因爲這種經營場所在當時來說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不僅起到安撫部分男性需求的問題,還可以帶動其他娛樂行業的發展,這對於官府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收入,但這種地方終究是魚龍混雜之地,難以監管,所以其他地方的一些官員都選擇關閉這種風月場所,可李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並且還取得了較大的成功,這也有力地推動了浙江地區經濟的發展。

其次就是政治層面上,李衛不畏強權,敢於和那些朝中的權臣相抗衡,就比如當時有一件追捕盜匪案件牽扯到朝廷大臣范文程的孫子範時繹,他的手下因爲受賄於這些盜匪,便私自放走了他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李衛怎麼可能容忍?在自己的地盤上居然被無視,還攪黃了他辛辛苦苦查辦的案件。

要是其他的官員肯定會畏懼范文程在朝中的地位,將這件事情不了了之,可李衛不管這三七二十一,當即便寫奏摺上報了這件事情給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後,也是迅速查辦了很多與之相關的官員,范文程以及他的孫子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雍正寵臣李衛平時有多囂張?李衛的結局讓人淚目 第2張

雖然因爲這件事情觸怒了很多權貴,但李衛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繼續負責自己的職務,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讓他再次得到了晉升成爲了兵部尚書,後來甚至直接成了直隸總督。

到了乾隆年間,李衛仍然保持着這般“囂張”的行事風格,成爲直隸總督的他有着更高的官位,手中也有着更大的權利,所以在處理很多事物方面他變得更加果斷,不畏權貴的性格也更甚以往,就連當時的親王他也敢得罪,據說當時一位親王家的奴僕和平民因爲爭奪土地而發生了矛盾衝突,兩方實力有着很大的懸殊。

按理說,普通的官員肯定會選擇站在親王這一邊,畢竟一個平民的利益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因爲這件小事得罪親王無疑是愚蠢的做法,而李衛依舊是天不怕地不怕,不僅仔細調查了這個案件背後的起因,還查出來這個親王家的奴僕侵佔土地,賄賂官員的事實,於是他又一紙奏摺告到了乾隆皇帝那裏,隨即將這個奴僕嚴懲。

在這件事情之後,乾隆皇帝也看到了李衛身上的閃光點,既給了他口頭上的表揚,也給了他官位上的提升,並對他加以重用,在李衛去世後乾隆皇帝更是下令照屬員之禮奠送,經過地方,當地的文武官員,必須要差人護送二十里,可見乾隆皇帝對於這個臣子是多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