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宋朝官員上朝戴的長翅帽有什麼用?

宋朝官員上朝戴的長翅帽有什麼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官員上朝戴的長翅帽有什麼用?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種特殊的帽子,甚至還有專有的名字,就叫長翅帽。關於長翅帽的出現,歷史上倒是還真有一個小故事。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剛剛登基的時候,有一次上朝,看到大臣們在交頭接耳,心中非常不悅。

趙匡胤本人是依靠政變上位,靠下屬陪他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這才從後周柴家手裏搶到了皇帝的寶座。所以,靠政變上位的趙匡胤,自然也就怕大臣們有樣學樣,回頭再給他來這麼一齣戲碼。

尤其是在上朝的時候,趙匡胤看到大臣們在他面前交頭接耳,總是懷疑大臣們是不是在商討什麼小祕密,是不是也要想着謀反。

爲了讓大臣們不再如此,趙匡胤想了個辦法,那就是把帽翅加長。這樣一來,大臣們每次想要交頭接耳,腦袋一動,帽翅擺動的就會比較大。這樣一來,大家自然也就不方便再說什麼悄悄話了。

而且爲了起一個模範帶頭作用,趙匡胤甚至還先改了自己頭上的帽子。這樣一來,大家就算有所異議,自然也就無法在反駁了。自趙匡胤之後,宋朝大臣們帶長翅帽的傳統,也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宋朝官員上朝戴的長翅帽有什麼用?

傳說當然只是傳說。這種說法,其實很經不起推敲。

首先,作爲皇帝,趙匡胤如果真想讓大臣們停止交頭接耳的話,完全可以直接下一道詔令就足夠了,這可比大費周章的改良服飾容易太多。

其次,趙匡胤本身就是依靠政變起家,若論玩真正政治手段,趙匡胤是當之無愧的祖宗。在他面前,大臣們就算交頭接耳,也不可能是討論要謀反什麼的。

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其實是出自元朝《席上腐談》一說。且不說元朝距離宋太祖的時候,已經過了好幾百年,本身就沒什麼可靠性。而且這本書,也不是一本專門的官方史書,而是一本文人隨意作出的札記,根本就不可信。

所以,說長翅帽是趙匡胤發明的專利,這種說法只能當成一個坊間笑話來聽,不能當真的。那麼,長翅帽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長翅帽的出現,其實可以從《宋史.輿服志》當中找到答案。簡單來說,就是從以前的服裝,慢慢演變成那個樣子的。

在很久以前,長翅帽最初的形態,其實就是古代農民頭上裹得那塊布。直到今天,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樣的形象。如果往頭上系一條頭巾的話,後腦勺那邊頭巾需要打一個結。這個結垂落下來的部分,其實就是後來帽翅的最初形態。

說白了,就是固定帽子或者頭巾的那兩條帶子。

後來,到了唐朝,這種頭巾和帽子開始逐漸演化,大家都覺得固定帽子或者頭巾的帶子,越長越好看。帽子旁邊的帽翅,也開始出現。今天如果我們去網上搜唐朝皇帝的畫像,我們就不難發現,唐朝皇帝的帽子上,就已經有帽翅的存在了。

當然,唐朝皇帝的帽翅,還不是那種平直的狀態,而是向下彎曲的。這種帽子,在宋朝的官方文字記載當中,被稱之爲“襆頭”。

初唐時期的襆頭,或者說頭巾,是四角形的方布。兩個角用來紮緊,兩個角用來自然垂落,用以美觀。唐朝的時候,這種襆頭和帽子,並不是官員或者皇帝的專屬,從皇帝到百姓,人人可戴。

但是再往後,大家覺得既然身份不同,總還是要有一些區別的嘛!而且讓襆頭角就那麼飄着,感覺瀟灑是瀟灑,但是好像顯得不太莊重。所以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裏,大家開始在帽翅上作出各種改變。

有往下彎曲的,有直向斜下的,還有彎着向上的。甚至還有那種近乎直着往上,看起來就像是牛的犄角一樣的類型。但總的來說,這些帽翅,是越來越長的。

而從唐朝末年開始,在到後來的五代時期,那種帽翅很平而且很長的直角襆頭,開始成爲了主流。最終,到了趙匡胤時期,就演化成了宋朝官員頭上戴的那個樣子。

所以,長翅帽這個東西的發明,真不能歸功於趙匡胤,而是要歸功於古代的流行審美。

當然,到了宋代以後,隨着禮制的逐漸變化,這種帶有長翅的帽子,開始成爲官員的專屬服飾搭配。而且,只有高品級的官員,才能帶那種直角襆頭的帽子。官位越高的官員,其襆頭就越長。原本出於美觀而設計的襆頭,到了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特殊的政治意義了。

長翅帽的流行,其實一直持續到明朝。我們今天去看一些明朝的官員畫像,還是會有帽翅存在。只不過,明朝官員戴的帽子,不再是那種直角襆頭,而是更近似於唐朝。

直到到了清朝以後,官員們戴的帽子,纔開始變成了清宮劇裏的那種頂戴花翎。全民追捧帽翅的歷史,在清軍“剃髮易服”政策的強制推行下,纔算徹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