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黃巾起義是如何發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黃巾起義是如何發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巾起義發生於東漢末年時期,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公元184年黃巾大起義的爆發,是農民階級反抗東漢腐朽統治的革命力量不斷積聚的結果,也是東漢末年此伏彼起的農民起義發展到高潮的表現。張角等黃巾軍領袖,爲了發動羣衆,一舉推翻東漢政權,進行了長期的思想動員和組織準備工作。

黃巾起義的醞釀和準備,利用了東漢後期社會上道教思想廣泛流行的客觀形勢。但也有一些改造社會的主張和太平社會的美好理想。在東漢豪族勢力膨脹,農民生活極端困苦、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的情況下,《太平經》具有強烈的社會變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要求和願望。

因此,宮崇向漢廷獻上此書後,被當朝者否認而束之高閣。後來,在桓帝時,又有襄楷兩次上獻此書,同樣被朝廷以“不合明聽”爲由而置之不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一些有識之士,也希望藉助《太平經》的宗教思想,要求東漢朝廷自上而下地實行社會改良。

然而,這一要求被宦官統治集團所拒絕。《太平經》卻繼續在社會下層廣泛流傳,成爲動員農民起來推翻東漢黑暗統治的強大思想武器其時,據史書記載,鉅鹿人張角獲得《太平經》,並對之加以改造創立了太平道。張角傳佈太平道,主要以治病爲手段,先使貧苦百姓入道,然後使之相信太平道的說教。

黃巾起義是如何發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可見,張氏兄弟最初是以醫生的面目出現,在行醫過程中,以某些《太平經》的內容作爲教義,宣傳太平思想,在廣大貧苦農民中間給給那些深受豪族地主、貴族、宦官壓榨的農民,帶來一絲慰藉。他們處於生不得溫飽,有病無力醫治的困境,張角兄弟的“善道”及其宣揚的太平社會的理想,從而爲東漢末年的農民大起義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論準備。

張角等十幾年的行醫、傳教活動,東漢統治者早有察覺。到靈帝光和末年,以張角爲首的太平道,已經成爲一個全國性的以宗教爲掩護的農民革命組織。太平道在發動起義以前,並未公開自己的組織形式,而是借流民組織之名,派領袖對流民進行組織和領導,從表象上來看,是有利於流民的安定。速或許是朝廷對楊賜、劉陶等建議置之不理的原因之一。然而,張角等利用流民原有組織,作爲太平道的宗教組織進行活動,有效地起到了組織農民參加起義的積極作用。

所以,起義一旦爆發,原有的流民組織。坊氣便可以迅速按戰爭需要,轉變爲黃巾軍的軍事組織方,以方爲單位,形成類似現代的戰略兵團。在長期的思想發動和組織準備之後,大起義的條件逐漸成熟。張角等爲全國性的暴動,在軍事上作了具體部署,並逐步付諸實施。首先,他們確定在中平元年,發動全國性起義。

他們利用東漢流行的五德始終歷史循環論,採用五行相生的說法,四處散佈這年漢運已衰的謙語,暗指太平道的理想政權,指出從此將要開闢天下太平的新紀元。這一口號成爲號召農民起來推翻東漢統治的總動員令。

黃巾起義是如何發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第2張

張角還派道徒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字,以爲各地響應起義的暗號和起義軍集中攻擊的目標。其次,爲察探東漢王朝的虛實,以利發動起義,張角等曾親自“竊入京師,覘視朝廷",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在瞭解到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腐敗至極的情況後,他們決定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制定了裏應外合,同時起事的計劃。

在洛陽,他們發展了部分百姓加入太平道,甚至還有皇宮宿衛人員也準備參加起義。宦官中也有相信太平道者。因此,張角派大方渠帥馬元義多次來往於京師,聯絡了中常侍封請、徐奉等爲內應,並將先期收編的荊、揚流民數萬人,調動北上集結於鄴縣待命。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大起義,猶如弦上之箭,一觸即發。

就在張角等經過長期醞釀和準備並按計劃部署行動之時,統治集團中許多人已經預感到將有大的變故。然而,中平元年春,張角弟子濟南人唐周叛變,向朝廷上書告發張角、馬元義在洛陽等地聯絡起兵之事。馬元義因此被捕,在洛陽被車裂犧牲。接着,靈帝將唐周所上奏章交付三公及司隸校尉,由鉤盾令周斌率三府掾屬,根據唐周提供的線索,然後,移書命冀州追捕張角等太平道首領。

張角等得知起義計劃已被泄露,事情緊急,不得已將原定暴動時間提前。中平元年二月,起義正式爆發。張角起義軍皆著黃巾爲標識,時人謂之黃巾。史載,黃巾軍有36方,即有36個渠帥各將其軍。“三十六方一旦俱發,天下響應”,成爲這次農民大起義爆發的主要特徵。儘管東漢朝廷事先已經獲知起義的情報,欲行鎮壓,太平道以其長期的醞釀和準備,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破官府的追捕,成功地發動了全國性的大起義。

黃巾起義是如何發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第3張

黃巾軍以張角、張樑、張寶爲最高統帥。《太平經》講天道、地道、人道,稱天神、地神、人神爲三公,因此,張角稱“天公將軍”,張樑稱“地公將軍”,張寶稱“人公將軍氣統領諸方。黃巾起義的思想和組織準備是充分的,然而,從現有材料推斷,黃巾軍沒有再提出明確的戰略意圖,這是裏應外合的洛陽暴動流產以後,黃巾軍倉促起義的一個必然結果,也說明張角等在軍事準備上,還缺乏應變的第二套暴動方案。

因此,諸方黃巾軍起義後,在軍事上的聯繫並不緊密,基本上處於各自爲戰的狀態。太平道組織主要分佈在洛陽以東的青、徐、幽、冀、兗、豫、荊、揚等8州,即今河北、山東、河南、蘇北、皖北以至鄭西北等廣大地區。按原定起義計劃,洛陽暴動成功以後,八州並起由於起義時間被迫提前,這一部署受到一定的影響。

結語

總之,太平道的黃巾軍,一開始只在六州或七州部分郡縣組織起義,但其他州郡的太平道徒聞訊後,很快地參加到大起義的洪流之中,一時間也形成了“遐邇搖盪,八州併發,煙炎絳天”的全國性革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