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明朝滅亡的禍根都是從何時埋下的?

歷史上明朝滅亡的禍根都是從何時埋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4年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殉國。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明朝十六帝,如果要說誰該爲明朝的滅亡負責,我想大家恐怕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而如果要說明朝衰落的根源,個人認爲這個責任恐怕要落在明宣宗朱瞻基身上了。朱瞻基作爲明朝歷史上第五位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僅有短短十年,但卻一手締造了“仁宣之治”,因而史學家們給予了他“功績堪比文景”的高度評價。

然而,明朝在其手中國力達到鼎盛不假,可他在位期間的一系列改革,卻同時也爲明朝的覆滅埋下了三大禍根,明朝中期以後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根源都直指明宣宗在位期間的改革。

禍根之一:設內書堂和司禮監秉筆掌印太監,爲宦官亂政埋下了隱患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汲取了前朝宦官干政的歷史教訓,因而在立國之初便對宦官做出了極爲嚴格限制,例如規定不許宦官識字,不許宦官兼任外臣,宦官任職不許超過四平等等。然而,這一系列政策,都被明宣宗所打破。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爲了讓宦官幫助自己處理文件,尤其是事關皇帝的私人文件,下旨於內廷設立“內書堂”,挑選一些聰明伶俐的小太監入堂讀書,使其接受一定的正規教育。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又制定由翰林學士在內書堂教授宦官。這一改變,使得許多宦官能夠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夠達到學識通曉古今,擬旨援筆立就的地步。

明朝劉若愚在《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中寫道,“內書堂讀書,自宣德 年間創建。始命大學士 陳山教授之,後以詞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此舉無疑打破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許宦官識字的規定。

也正是由此開始,明朝的權力運行方式開始正式確立,即“票擬”、“批紅”制度。凡是朝中大事,先由通政使司彙總,由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由內閣草擬處理意見,以筆墨寫於票簽上,然後與奏摺一起呈送皇帝批准,這個過程被稱爲“票擬”。皇帝則根據內閣擬定的意見,做出最終決策,以硃筆批示,這個過程被稱爲“批紅”,亦稱“硃批”。

歷史上明朝滅亡的禍根都是從何時埋下的?

原來,太監在其中只承擔着呈送和傳達奏摺的職務,然而由於皇帝精力太過有限,無力處理大量奏摺,於是明宣宗便又設立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兩個職位,任用寵信太監代爲批閱奏章,此舉無疑直接賦予了宦官干政的權力。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宦官固然還在其掌控之中,然而宦官識字和干政的口子卻已經被打開,此後隨着皇帝怠政日益嚴重,司禮監太監權力開始不斷擴大,直接通過“批紅”之權對外廷形成鉗制。明宣宗之後,大太監王振的迅速崛起,便是典型惡果。

禍根之二:內閣力壓六部成爲百官之首,爲內外廷之爭埋下隱患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其根本原因便是爲了進一步加強集權,消滅綿延上千年的皇權與相權之爭。此後,由於皇帝處理政務太多,明成祖朱棣正式設立內閣輔佐皇帝,由此朝中大權一分爲三,內閣負責提供建議,再由皇帝進行決策,最後交由六部等衙門予以執行,即皇帝掌握決策權,內閣掌握議政權,六部等衙門則掌握行政權。

早期的內閣,所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個諮詢機構,朝廷明確規定“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也就是說內閣學士只負責向皇帝提供建議以供參考,不承擔其他職責,且官職品級相對較低,然而這一情況卻在仁宣年間被改變。

明仁宗時,因楊士奇、楊榮等爲東宮舊臣,因此這兩人不僅得以進入內閣,而且均兼有尚書職位,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則延續了這種設置。例如楊士奇保留了兵部尚書,黃淮保留了戶部尚書,而金幼孜則保留了禮部尚書。如此一來,內閣在擁有議政權的同時,也開始掌握一定的行政權,內閣權力擴大自此而始。

與此同時,由於內閣大學士很多人都是帝師出身,或者說是前朝重臣,因此他們無一例外的都開始受到皇帝的尊敬和信任,對於他們所提出的建議,皇帝大多予以採納和通過,而且不再召見其他官員進行商議,這又使得內閣掌握了一定的決策權。

於是乎,經過仁宣兩朝的發展,內閣權力開始逐漸凌駕於六部之上,到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年間,隨着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此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不僅正式開始成爲統領百官的外廷之首,而且較之於前朝的丞相之權更甚。

歷史上明朝滅亡的禍根都是從何時埋下的? 第2張

雖然內閣權力的擴大,在明英宗朱祁鎮末年有所反覆,但其權力的大肆擴張卻已成定局,到成化、弘治年間,內閣實際已經成爲了足夠對抗皇權的文官集團代表。此舉的惡果便是,由於內閣權力太大,不僅形成了文強武弱的局面,而且對皇權形成壓制,導致明朝中期以後皇帝與外廷關係勢同水火,無力對抗的皇帝只能通過大肆任用宦官和廠衛來對抗外廷。

禍根之三:爲發展經濟實行戰略收縮,倭寇崛起、遼東局勢惡化皆源於此

明朝初期,爲了對付北元殘餘勢力,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皆多次發動北伐,這使得仁宣兩朝時明朝北部邊境相對較爲安定。然而,由於永樂年間朝廷多次對外用兵,導致明朝國力損耗一度極爲嚴重,因此仁宣年間明朝開始逐漸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尤其是明宣宗時期開始全面實行戰略收縮,這主要集中於南北兩個方面。

在南方,明成祖朱棣時將安南納入統治,但由於明朝對安南的統治存在的各種問題,導致安南叛亂時常爆發,而朝廷卻無法從安南得到足夠的賦稅收入,因此當宣德元年(1426年)明朝鎮壓安南叛亂失敗後,明宣宗於宣德二年(1427年)正式廢除交阯布政司,就此放棄了對安南的統治。

明宣宗放棄安南,終止下西洋之舉,雖然爲明朝節省了大量開支,但明朝也就此喪失了經略西洋與南洋的跳板,此後東南亞和印度洋各國逐漸脫離明朝控制。此舉還招來了兩個更爲嚴重的惡果,那便是明朝中期以後沿海和南洋海盜的崛起,以及明朝後期西方勢力趁機介入印度洋和東南亞。

在北方,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之後,韃靼就此一蹶不振,而瓦剌卻趁機崛起。在瓦剌的打擊下,韃靼被迫不斷東遷,結果又遭到兀良哈各衛的抵抗,韃靼太師阿魯臺無奈之下只得被迫與明廷修好,然而由於明朝實行戰略收縮,導致虛弱的阿魯臺並未獲得明朝實質性的幫助,結果韃靼在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的母納山之戰中一敗塗地,瓦剌遂成爲草原新的霸主。瓦剌全面崛起後,開始不斷襲擾明朝邊境,最終釀成了明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土木堡之變”。

歷史上明朝滅亡的禍根都是從何時埋下的? 第3張

與此同時,隨着明朝的戰略收縮,兀良哈三衛也從宣德五年(1430年)開始南遷,並且與明朝時常爆發衝突,明宣宗北巡期間便曾率三千兵馬與其交戰,然而經過長期的鬥爭,朵顏三衛最終還是佔據了大寧地區,並最終於正統初年駐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開始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

更爲要命的是,明宣宗在遼東的戰略收縮。宣德五年(1430年),陽武侯薛祿建議將邊境防務集中於開平一帶,而放棄開平的前沿戍區,以便縮短供應線。要知道,明朝對遼東的統治本就不強,結果在失去了兀良哈三衛的屏障的同時,又將開平前沿全部放棄,最終導致明朝在遼東全面陷入被動,最終爲經營遼東失敗埋下了伏筆,明末遼東局勢的持續惡化,便是源於此。

縱觀明朝歷史,宦官干政亂政,文官宦官之爭,倭寇襲擾沿海,遼東後金崛起,可以說是明朝中期以來面臨的幾個最爲嚴重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要細究根源,無一不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埋下的禍根。

因此,個人認爲,明朝十六帝之中,明宣宗朱瞻基纔是明朝衰亡的根源。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朱瞻基的改革固然有問題,但後世皇帝爲何不進行改變呢?要知道,在古代皇權社會,“祖制”這個東西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