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秦國六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秦國能一統天下,靠的是六代國君打下的基礎,秦國六代爲什麼沒有出現昏君?

說起秦國一統六國,很多人覺得很大部分是運氣使然,因爲六國戰亂讓偏居一隅的秦國有猥瑣發育的機會,導致經濟起來,兵力和裝備也更加雄厚了。小編覺得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網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秦國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都沒有出過一個昏君嗎?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首先我們從秦國的政治來說,在秦孝文王前私鬥比較嚴重,貴族內部鬥爭不斷,拉攏幾個大臣就能決定君位花落誰家,所謂的君弱臣強的局面,受制於貴族大臣,君王的選舉,要麼是嫡長子繼承製,要麼就是公族選舉,而秦君基本都當過兵,雖然未必打過仗,因此他們非常瞭解民間疾苦。比如秦始皇就送公子扶蘇去蒙恬帳下實習,想立他爲繼承人。

再者,歷史上出現昏君很多是傳嫡不傳賢,很容易把智商和情商低下的人選爲皇帝,比如晉惠帝司馬衷,讓兒子們競爭上崗,有助於選擇英主,比較重視人才,可謂是求賢若渴,很多治國之纔在其他六國鬱郁不得志,來到秦國大展宏圖,比如商鞅變法的商鞅,深諳縱橫之道的張儀,範睢和呂不韋等人。

最後秦孝公時期實行商鞅變法,剝奪舊貴族特權,雖然商鞅被貴族痛恨五馬分屍,但留下的變法仍然起作用,讓秦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爲後來的秦國一統六國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讓秦國有了法治的意識,人人遵紀守法,管理起來自然順暢很大,而其他六國雖然實行變法,但是不徹底,被當時的貴族反對,然後就無疾而終了。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第2張

從地理位置來講,秦國處於關外,黃河的中上游,土壤當然沒有其他諸侯國肥沃,變法之前很窮,而且國力比較弱小,只能偏居一隅,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秦國的公子去其他國家當人質,才換來的一時和平,北邊還有匈奴虎視眈眈,東有強大的晉國,南有楚國,可謂是強敵環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或許這就是他們堅持變法的原因,被打怕了自然有決心增強實力,導致昏君出現的機率很小。

當然還有一點小運氣,比如秦武王,可謂是非常暴力,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結果越打越窮,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沒想到當了4年的秦君就掛了,還有秦孝文王,生活作風不是很正派,有點安逸享樂,結果在位三天就掛了,只能說秦國命好。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第3張

在秦國國君的六代,我們很多熟知孝公,秦昭襄王,惠文王,因爲此三人不僅功勞大,而且在位時間長,不過他們都堅持商鞅變法,沒有人敢廢除新法,而沿襲舊制。使國力越來越強,趁着其他諸侯國爭鬥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擴張疆土,發展經濟。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 秦國在此期間爲何沒有出現一個昏君 第4張

這就是爲什麼秦國很少出現昏君的原因,當然秦始皇后期和秦二世由於一統六國,自我膨脹了,放棄商鞅變法,沒有外敵的警醒,慢慢安逸頹廢了,導致最終被漢朝取代,但一統之前秦國確實很少出現昏君,不得不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