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如果努爾哈赤崛起於明初時期,遇到朱元璋的他會是什麼下場?

如果努爾哈赤崛起於明初時期,遇到朱元璋的他會是什麼下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中國明朝開國皇帝,俗稱洪武帝、朱洪武,其統治時期被稱爲“洪武之治”。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文章,歡迎閱讀哦~

假若努爾哈赤遇到了明初的朱元璋,很大概率會直接投降,或俯首稱臣任憑差遣,不論從領袖素質,還是國力來看,都相差太大,努爾哈赤根本不是對手。

首先,兩大軍事集團的國力不同:

如果努爾哈赤崛起於明初時期,遇到朱元璋的他會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建國之後,最大的敵人仍是蒙元殘餘勢力,洪武元年,明軍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兩宋三百餘年都沒有收復的國土,被朱元璋一朝解決。洪武三年,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湯和、鄧愈爲副將軍,分兩路北伐,大敗擴廓帖木兒、太尉蠻子。

洪武二十一年,命藍玉爲徵虜大將軍,唐宗勝、郭英爲副將軍,大軍十五萬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蒙元殘餘勢力被一掃而空,蒙古陷入分裂與內鬥中,在很長時間內再也無法對大明產生威脅。

單論軍事實力,此時的明軍無疑是最強的,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士,單兵作戰素質絕不弱於後金軍。加之數之不盡的名將,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傅友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將朱元璋的手下大將分散到各朝各代,同樣會是統領一方的名將。

朱元璋還設置了衛所制度,非戰爭時期,士兵開墾荒地,屯田儲糧,不僅保證了軍隊的吃飯問題,還減輕的國家負擔,戰時士兵則拿起武器參戰,雖然這一制度在明中後期有很大弊端,但在明初的效用很大。

明初的軍紀嚴明,朱元璋曾頒佈軍令:

“克城之日,毋擄掠,毋焚淫,毋妄殺人。”

對於馬匹朱元璋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茶馬貿易被國家嚴格控制,保證了戰馬,也就保證了騎兵的戰力。洪武二十六年的明軍總兵力將近兩百萬,並且在衆多的名將指揮下,努爾哈赤根本沒有勝算。

反觀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前夕,他的實力應該算是最強了,卻在小小的寧遠城下栽了大跟頭。爲何袁崇煥縮在寧遠城內,那是因爲當時的明軍已經沒有和後金軍野戰爭勝的能力。如果拿袁崇煥、祖大壽、趙率教來對比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哪方能力更強,這不言而喻。

按照當時明軍孱弱的實力,朝廷閹黨掌權、混亂不堪的狀況,努爾哈赤都無法攻破寧遠城,還被袁崇煥殺得大敗,損失慘重。如果努爾哈赤碰到善於野戰的明初軍隊,那是毫無勝算的,可能僅僅依靠李文忠的快速突進,就可以直接覆滅後金。

遼東地界天寒地凍,物資缺乏,這當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制約着後金的發展。如果換成明初部隊來對決努爾哈赤,薩爾滸之戰或許會變成明軍的薩爾滸大捷。

其次,是否人心所向:

爲何朱元璋能在短時間內統一南北,這跟朱元璋的戰爭策略和民族政策有着莫大的關係。蒙元在統一戰爭的路上只有屠殺和掠奪,雖然他們佔領了大片的土地,但他們無時不刻都得面對反抗者的仇恨和敵意。

如果努爾哈赤崛起於明初時期,遇到朱元璋的他會是什麼下場? 第2張

朱元璋在統一戰爭中很明智,他並沒有用百分百的暴力來解決問題,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很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朱元璋在統一戰爭中,一再強調減少不必要的殺戮,禁止搶掠百姓財物。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對徐達說:

“中原之民,久爲羣雄所苦,流離相望,故命將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孫罔恤民隱,天厭棄之。君則有罪,民復何辜。前代革命之際,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諸將克城,毋肆焚掠妄殺人,元之宗戚,鹹俾保全。”

天下戰亂,有罪的是元朝統治者,百姓則是無辜的。在攻克城池之後,不僅保要證百姓安全,朱元璋還大量減免各省賦稅。百姓文化水準可能不高,但誰對他們好,還是清楚的。明朝是華夏正朔所在,朱元璋得天下是理所應當。

除此之外,朱元璋對留在中原的蒙古百姓也十分友好,只要他們和漢人通婚就可以繼續生活下去,有才能的還可以在朝爲官。這一做法不僅同化了蒙人,還緩和了民族矛盾,不可謂不高明。

努爾哈赤在這一問題就做得相當糟糕,在寧遠戰敗後,努爾哈赤很窩火,便把怒氣撒在不遠處的覺華島上。覺華島是明軍的物資補給點,上面囤積了大量糧草軍備,寒冷的冬季把冰面凍結,給了後金軍登島的機會,全島數千明軍和七八千百姓被後金殺戮殆盡。

努爾哈赤的英明和仁德表現在哪裏?戰爭是殘酷的,但百姓是無辜的。假如朱元璋對陣努爾哈赤,朱元璋或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若一旦開戰,後金必敗。

最後,統治者綜合素質不同:

朱元璋平民出身,母親兄弟相繼暴亡,當過乞丐也做過和尚,飽嘗人間冷暖。這也讓朱元璋內心極其強大,他意志堅定、殺伐果斷,上馬能統軍,下馬能治國,處理政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要說史上統兵能力最強的君主,當屬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排到二、三名是沒有問題的。至正二十年六月,陳友諒攻陷太平,殺掉徐壽輝,後稱帝,國號漢。陳友諒聯合張士誠,要一同進攻朱元璋的應天。

有的將領建議朱元璋收復太平,有人建議朱元璋主動進攻陳友諒所部,朱元璋卻說:

如果努爾哈赤崛起於明初時期,遇到朱元璋的他會是什麼下場? 第3張

“不可。彼以偏師綴我,而全軍趨金陵,順流半日可達,吾步騎急難引還,百里趨戰,兵法所忌,非策也。”

意思是如果陳友諒用小部隊牽制,大部隊則順流而下,我們的部隊則很難快速返回,這不是良策。朱元璋的做法是命胡大海進攻信州,牽制陳友諒大軍,然後讓康茂才給陳友諒寫信,騙其快速東下。

陳友諒果然上當,朱元璋命常遇春在灰山設伏,徐達在南門列傳,朱元璋本人在盧龍山督戰。趁着大雨,朱元璋所部水陸並進,一舉擊潰了陳友諒,收復太平,攻下安慶。

朱元璋在軍事決策中很少人云亦云,他總能捕捉到關鍵要素,並作出正確判斷,戰場判斷能力是統帥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也就是說,如果讓朱元璋對付後金軍,不會犯下如薩爾滸之戰的錯誤,在戰略決策層面努爾哈赤找不到漏洞。

當然了,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明末的軍力和國力都早已大不如前,努爾哈赤的崛起也並非偶然,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不會改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