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自成只是和清軍打了一仗,爲何就一敗塗地了呢?

李自成只是和清軍打了一仗,爲何就一敗塗地了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自成和滿清及吳三桂的聯軍打了一仗,自此後就一潰千里,最後徹底敗亡。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李自成只是和清軍打了一仗,爲何就一敗塗地了呢?

(李自成)

因爲李自成只不過是和滿清軍隊打了一仗,就算打敗了,他應該還有接下來的很多戰爭計劃。比如,他還可以組織北京保衛戰。就算北京保衛戰打敗了,退出了北京城,他還可以進行其他阻擊戰。要知道,李自成的軍隊最強的一點,就是他的堅韌性。明朝掌控着全國的時候,把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騎,李自成依然能夠東山再起,重新壯大。可見,李自成軍隊的生命力有多麼頑強。

當李自成輸給清軍以後,清軍並沒有掌控天下,並沒有控制全國。就算清軍入主中原,佔領了北京。但是,一來,清軍對全國的控制力還很弱,二來,清軍本來是異族入侵,中原老百姓心理上是牴觸清軍,支持李自成的。所以,李自成發展騰挪的空間,應該是很大的。相比於明朝時期,這時候的李自成,更加不容易被打死。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恰恰是那時候的李自成,一片石戰敗後就一潰千里,基本上沒有組織過像樣的阻擊戰,也沒有任何努力爭取做大的做法。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李自成只打了一仗,他的軍隊就變成了世界末日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爲一片石戰役,給李自成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李自成至少有一半的軍隊,喪失在一片石戰場上。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前面咱們說過的,李自成被打得只剩下18騎,依然能夠東山再起。損失掉一半軍隊,那算什麼呢?所以,李自成的失敗,應該還有別的原因。那麼,是什麼原因呢?

(清軍)

一、根基不穩。

從高迎祥到李自成,整個闖軍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是流寇作戰。流寇作戰的意思,就是說他們打到哪裏就到哪裏,並沒有建立起自己強大的根據地,也沒有獲得建立根據地的經驗。

後來,當他們在河南做大以後,李自成一路長驅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他在打的過程中,當然也派出了人馬,守護那些打下來的州府,但是由於這些州府大都是主動投降的,李自成在這些地方,自身的人馬兵力不足。以李自成很強大的時候,他們必然擁戴李自成;但當李自成失敗以後,他們就不擁戴,甚至反叛了。

事實上,當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後,最早叛亂的就是河南。而河南本來應該是李自成最好的根據地。因爲那裏是李自成的發祥地。但是由於河南的叛亂,使得李自成沒有自己的大後方,此後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再次成爲了流寇。

(清軍入關)

二、針對性強。

明朝也在打擊李自成。但是由於當時還必須對付清軍,所以,明朝的力量比較分散,不可能針對性地和李自成作戰。再加上各地官員們對明朝離心離德,所以,他們也不主動。

清軍入關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清軍沒有後顧之憂,南明軍隊對清軍還不構成威脅,所以清軍可以針對性地打李自成。而且,他們還可以對李自成一路窮追猛打。李自成沒有根據地,又被窮追猛打,怎麼能緩得過勁來呢?

李自成只是和清軍打了一仗,爲何就一敗塗地了呢? 第2張

三、失去支持。

李自成是打着“均田免賦”的口號,打進北京城的。但是他進了北京城以後,做了很多不是明君所做的事情。他抄掠士紳的財物,也沒有保護老百姓的辦法。因此,無論是老百姓和士紳,都不支持他了。

另外,李自成的內部也很不團結,有一種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感覺。當河南發生叛亂的時候,李巖曾給李自成建議,他去河南,收復失地。河南是李巖的家鄉,再加上他有能力,他去以後,老百姓肯定會支持他的。但是李自成卻認爲,這是李巖想要背叛自己的表現。而其他的大臣,包括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又在背後說李巖的壞話,互相拆臺,所以最終,李自成把李巖殺掉了。

相比於李自成往北京城打的時候,這時候他的軍心是渙散的,將相不和,目標不一,也沒有應對清軍的辦法,沒有組織出一次像樣的戰鬥。這樣的李自成,怎麼可能成功呢?所以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很快就被清軍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