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恪非常的有才華,爲什麼李世民沒有傳位給他?

李恪非常的有才華,爲什麼李世民沒有傳位給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認爲李世民的三兒子李恪是他十四個兒子中最有才華的一個。如果說歷史上的李恪和電視劇裏描述的一樣,爲什麼李世民沒有把王位傳給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唐太宗和長孫皇后有三個兒子:太子李承乾(中山王)、魏王李泰、晉王李治,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李世民的繼承人在這三個人中出現,這也是李世民對當時唐朝政府權力劃分而做出的決定,其他皇子即位恐怕掌握不了唐朝當時的局勢。

太子廢立,李恪不在李世民視野

太子李承乾有點腿瘸,形象不是太好,李世民個人不是太喜歡他。而魏王李泰深得李世民喜愛,但李世民並未表現出要廢除李承乾太子身份。李承乾自我危機太嚴重,暗殺李泰沒有成功,意圖效仿父親發動政變,被李世民提前發覺,政變未遂,李承乾太子被廢,侯君集等人被誅殺,這是李承乾自己孽,李世民沒動廢立之心。

李恪非常的有才華,爲什麼李世民沒有傳位給他?

天有不測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魏王李泰自以爲受李世民寵愛,太子之位鐵定是自己的,耐心等待也是他的了。他卻自己跑去向李世民表忠心,聲言繼承皇位後要殺死自己的兒子,再讓弟弟晉王李治即位,這番鬼話誰都不相信。李世民認爲魏王李泰登基,自己的兒子李承乾、晉王李治都沒有活路,長孫無忌進言立晉王李治爲太子,唐太宗認爲應當機立斷,避免立太子事情久拖不決會導致朝堂官員分裂站隊,隨即立晉王爲太子。

在這一番廢立過程中,根本沒有李恪什麼事情,他根本不在李世民的視野內。

李恪和李治的對比

選擇李治是唐太宗明智的選擇,沒有以私情決定國家大事。李世民主政時期,政府實力派是參與玄武門事變的一幫人,這一幫人大都以李治舅舅長孫無忌馬首是瞻,況且長孫無忌的舅舅高士廉(唐初宰相)對李世民幫助也特別大,長孫無忌是大功臣也是外戚,根深蒂固,對將來政權的平穩過渡意義重大。此時能維繫功臣派官員的也只有晉王李治,別無選擇。

李承乾、李泰被廢、被幽禁後,李世民將更多的視野觀察其他皇子身上,太子李治、李恪得到的關注最多。李恪長的非常像李世民,才能也非常突出,他得到了李世民的關愛也最多。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對比,李世民有了廢立的心思,也就是動了動心思,沒付諸行動。

李世民真正打算廢掉晉王李治的太子之位話,不可能找長孫無忌來商量,而是找李恪親近的大臣來商量此事情。偏偏找長孫無忌,這是李世民有意敲打長孫無忌,試探長孫無忌,這把長孫無忌嚇得不輕,堅決抵制李世民再次廢太子的念想,李世民短暫思考後這事也就作罷。事後李世民告誡李恪,謹守本分,皇帝不能因爲私情而進行廢立,容易導致朝綱混亂。

李恪自身的出身問題

李恪非常的有才華,爲什麼李世民沒有傳位給他? 第2張

李恪自己身份有點特殊,他生母是隋朝公主楊氏,作爲上一個朝代的後代,身體裏面流着隋朝楊家的血脈,外公是隋煬帝楊廣,背後有前朝勢力,雙帝胄後裔。何其顯赫。唐朝剛建立不久,對於這樣一個母族身份的皇子,李世民自己也有考慮,防止有人借用這個名號作亂,這個可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

長孫氏的左右

在李世民一朝,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地位很高,長孫無忌自己能力也很強,在朝中有很多人是他這一方面的,威望很高。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這個可不是吹的,實打實的很大功勞纔能有這個榮譽。當李承乾被廢除後,那選繼承人,得在朝中商議,不能一個人就定了,這樣就會開會討論人選,自然,朝中大臣們爲了穩定,爲了統治利益,首選嫡皇子們,李泰、李治,也會站在長孫無忌這一邊。

李泰這個人不是那麼容易控制。對於長孫無忌來講,擁立李治,性格溫和,容易在後面繼續掌握大權,那長孫無忌考慮這些因素之後,當然選擇擁立李治,大臣們也站在這方。但是沒想到李治後面有一個厲害的皇后(武則天),把長孫無忌收拾了。另外李恪聰明睿智,有膽有識,是李世民最好的兒子之一,要是他上臺了,沒長孫無忌什麼事了,更別說繼續掌握大權。

綜上所述,所以李世民是不會立李恪爲太子的,哪怕其再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