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岑參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生活在盛唐晚期,五歲讀書,九歲能寫文章,這在古代雖算不上神童,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了。儘管出身於官僚家庭,因父親早逝,家境敗落。

岑參20歲來到長安,30歲考取進士,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年(公元749年),隨高仙芝出塞西域,赴安西擔任高仙芝的幕府掌書記,相當於今天的祕書。天寶十三年(752年),又隨北庭都護封常清到了北庭一帶,前後在西域邊塞生活了六年時間,期間寫了大量的著名邊塞詩。

今天,我就以岑參出塞西域和後來回到長安的經歷,最後晚景悽慘客死在成都旅舍,從自己的認識來談談他一生的抱負和情懷,一代著名邊塞詩人,也難逃脫一個時代的悲哀。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01、岑參的初心

岑參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在南陽和登封度過的,他認爲自己很有才華,想謀得一官半職爲國效力,誰能想到他寫的文章得不到官員的賞識,此後的十年間,一直奔走在洛陽和長安兩地。

在家族的輝煌史中,岑參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親也兩次擔任州刺史。怎奈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心裏自然想要光耀門庭,能爲國出力,能讓家族重返名門望族,一般有才華的人都會這麼想。一是不甘心,二是想證實自己的能力。

在中原地區,至今還有這種傳統思想。記得前年,我去南疆看望一個戰友,此時他已獲得不大不小的職位了,這是他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纔有了今天的成績,對於一個從中原豫東農村走出來的外鄉人來說,能升遷到古代的縣官已經是很優秀了。

言談中,這位戰友雖有點深沉,但說起回鄉的情景時,老家的親人及縣裏領導對他的高看,讓他內心充滿了自豪感,以中原地區常說的俗話講,他做到了“光宗耀祖”,何嘗不是家鄉的一種驕傲呢。

岑參的這種思想,是中原地區歷史上根深蒂固的傳統,自然也就影響了後世。對於我來說,雖沒有岑參的才華,但卻有他後半生的遭遇和心境。當了解岑參的一生經歷和坎坷之後,綜合古代文人墨客的結局,晚年大都比較淒涼。

從胸懷大志報效國家的角度說,岑參無疑是愛國的臣民,也是充滿一腔熱血的仁人志士。但自古以來,真正有才華的人,都是自命不凡的,也是清高寡歡的,他們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與現實社會總是格格不入,這就造成了悽慘的結果。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第2張

岑參的初心,被權勢愚弄被世俗遺棄。一個不去趨炎附勢、人云亦云的人,怎能會得到權貴們的賞識呢?即便再有才華和忠心,在權貴們的眼裏,只不過是一個“不識時務”的文人墨客而已。

眼看得到朝廷的重用,遠赴千里之外的邊塞,也只能是別人帳下的士卒,也只能用文字表達內心的抱負和理想。然而,岑參帶着一腔熱血到了西域,奔走於安西兵戈鐵馬的流離生涯,之後的結局,是他預想不到的未來。

02、成就邊塞詩人的西域

如果岑參不去西域,就不會被稱爲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到西北的第一站就是涼州(今武威一帶),並且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到了龜茲(今庫車市一帶)境內的安西都護府,並在兩地生活了三年。

比如,岑參在《磧中作》一詩中寫道:“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未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詩意爲:騎馬到西北邊塞就像到了天邊,告別親人,再見十五的圓月,就是兩地相隔了;今夜不知道到哪裏住宿,眼前到處是沒有人煙的茫茫沙海。

但這首詩表達的並不是哀傷,而是戎馬生涯的艱苦,邊疆地域的荒涼,體現出詩人從軍邊塞的壯志豪情。在岑參不少的詩裏,“磧”字常見於標題,他用這個字代表了安西,特別在跟隨高仙芝時的三年時間。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第3張

從史料記載或岑參的詩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岑參在高仙芝眼裏的位置,對於位高權重的高仙芝來說,岑參只是手下的文官,也沒什麼值得重視的,所以能打理好日常的文書工作就行了。在他的有些詩句裏是可以覺察到的,但是這種情感卻被後人認爲是歌頌唐軍將士的精神,其實也有他自己的情緒蘊含在裏面。

高仙芝吃了敗仗後被調回長安,後來坐鎮涼州防範吐蕃。三年後,封常清被任命北庭都護,他又跟封常清到了北庭。我們從他的很多詩裏可以看到封常清的名字,比如,在《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一詩中寫道:“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古來青史誰看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可以明顯看出,岑參和封常清的關係非同一般,起碼他沒有如此歌頌過高仙芝。

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皇帝召回平亂,結果兩人被奸人所害,命喪在戰場,當時對唐軍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對岑參更是打擊,他的上司和好友封常清被殺,不傷心纔怪。從他寫出的詩就可以感覺到,自封常清死後,他在北庭呆的那段時間,就再也沒心情寫詩了。

因爲得知內幕的岑參,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他一邊痛恨朝廷的昏庸無能,奸臣當道,一邊想走更高的仕途改變現狀。但畢竟力量太小,朝中沒有後盾,又怎能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呢,他只能望洋興嘆,感嘆世道的不公。

岑參有着怎樣的抱負與情懷?他最後爲何會慘死? 第4張

03、晚景的悽慘結局

在北庭呆滿了三年,岑參回到京師,由杜甫等推薦任了一些閒職,後來被任命到四川嘉州刺史。但是那時的四川在經歷戰亂之後,民不聊生,哀鴻遍野,強盜打家劫舍,可以說社會混亂至極。

岑參在《阻戎瀘間羣盜》一詩中寫道:“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間。殺人無昏曉,屍積填江灣。……唯有白鳥飛,空見秋月圓。罷官自南蜀,假道來茲川。”可見詩句中流露出當時的社會現狀多麼令人心痛,岑參選擇了罷官,開始顛沛流離過着舉步維艱的生活。

沒多久,因積勞成疾,岑參便死在了成都一家客棧。一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就這樣含恨離開了這個滿目蒼夷的世界,但他在西域寫的邊塞詩,卻帶給了後世無盡的精神財富,可以說是歷代邊塞詩人無法比擬的。

岑參的鬱郁不得志,或者說沒有生在一個好的成長朝代裏,必然註定他有如此悲慘的結局。話說回來,如果他成爲高官,也必然寫不出如此流芳百世的邊塞詩。其實一個成功的文人墨客,一定是在艱苦卓越的環境下,通過磨礪和坎坷,最後造就了本身的文學成就。

歷史上,很多文學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岑參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他的詩不僅給人以啓迪以奮進的精神,還具有新疆人文研究價值,因爲他的詩裏有很多關於新疆的地名,這對於新疆的歷史有着可供參考的重要依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