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兩漢至魏晉的歷史中,是什麼導致西晉發生八王之亂?

兩漢至魏晉的歷史中,是什麼導致西晉發生八王之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91年至306年,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兄弟之間骨肉相殘終釀“八王之亂”。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八王之亂”血腥殘酷,歷時長達16年之久,沒有誰是勝利者。宗王與皇子兩個集團在戰火中同歸於盡,司馬懿和司馬師、司馬昭等祖宗三代人用盡心機、飽含血淚、巧取豪奪所營造而成的西晉王朝,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僅僅度過了五十餘年短暫的歲月便隨之灰飛煙滅。

兩漢至魏晉的歷史中,是什麼導致西晉發生八王之亂?

在殘酷的殺戮之中,整個西晉王朝只剩下司馬懿的曾孫,琅邪王司馬睿遠遠地躲到江東,建立了一個偏安的東晉政權,使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在中央集權體制機制尚不成熟的條件下,輕易構成州、郡、縣三級地方政府的行政建制局面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爲實行三級實體建制之後,必然會導致高層政區的幅員過於廣闊,行政首長滋生離軸之念,最終容易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兩漢至魏晉的歷史,實際上是郡縣制被秦始皇確立爲國家基本政治制度中之主體地位後,分封制繼續與之頑強抗爭過程。

不管春秋戰國以來人們對分封制的落後性如何嚴厲批判,但其固有的積極因素與優勢作用卻是不容抹殺的。如血緣關係所必然呈現的團結心與凝聚力,以及由此產生的責任意識與奉獻精神都是有目共睹、衆所周知的。

無論是開國之君,還是繼位之嗣,往往都會感到力量的孤獨與政權的脆弱,因而也都會有意識地求助血緣關係來作爲保障政權安全的根本靠山,這也是“打虎尚須親兄弟,上陣還得父子兵”的思想之所以深入人心而很難改變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自東周以來歷朝歷代在分封制上出了那麼多的問題,新一代皇帝們仍然一如既往、前赴後繼、樂此不疲。否則,就不會有西晉的“八王之亂”的慘痛教訓了。

兩漢至魏晉的歷史中,是什麼導致西晉發生八王之亂? 第2張

儘管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確實屬於是不以少數人意志爲轉移的歷史潮流,但郡縣制本身存在的許多缺陷也是不能掩蓋的客觀事實。晉代是歷史上反對郡縣制最突出的時期,理由是:正在蓬勃興起的士族勢力並不贊同甚至強烈反對高度強化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晉武帝剛愎自用,晉惠帝癡呆無能,更加促使廣大官吏與知識階層不支持旨在爲專制皇權服務的郡縣制。其次是認爲任免流官的辦法不利於郡縣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郡縣官員由朝廷任命,升遷心切,只向上級負責,不爲百姓着想,容易沽名釣譽,搞短期行爲,這就必然會侵害本地百姓的長遠利益。諸侯則因封國是自己的土地,人民是自己的屬民,子子孫孫要經營下去,故能惜土愛民,凡事從長計議,這樣就必然有利於長治久安。

所以,對於任何皇帝來說,不分封自己的子弟建藩屏國,則皇帝缺乏可靠的保衛力量,一有風吹草動便岌岌可危;分封的話就得放權讓其發展,時間一長又成尾大不掉之勢,反過來又直接威脅中央及整個王朝的安全。如此一來,封不是,不封也不是,真是痛苦的兩難選擇。

所以,包括劉邦當年一意孤行地推行封邦建國制度,過河拆橋、卸磨殺驢,背了多少“黑鍋”和罵名,其實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他嗚呼哀哉之後,分封制的惡果已經顯露,但仍然沒有人“叫停”。爲了維護“劉家天下”和鞏固中央集權,幾乎整個西漢王朝的領導人特別是文、景、武三個皇帝,仍然還在一邊竭其心力去削弱前朝諸候的藩國,一邊又要孤注一擲地分封本朝自己的子弟,真是辛苦至極、尷尬至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