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尉遲敬德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十幾年閉門不出,是因爲尉遲敬德已經致仕了,由此我們可知古代退休制度完整性。且已退休的大將級高官重臣,如果仍然社交活躍,那這肯定就是作風問題了,必然將引起君王猜疑。

而率騎兵突陣迅捷如風,武藝絕倫,每令敵望而生畏的大唐第一名將尉遲敬德,凌煙閣排名第七,位列武臣之首。而貞觀之後,卻無緣參與波瀾壯闊的大唐開彊拓土戰爭,反而長期轉任於地方刺史職務上默默無聞,確實令多人不解。

實際也很好理解,因爲古代帝王權術有二件事。

其一:不賞之功。其二:使功不如使過。而這二件事又都直接關聯了尉遲敬德。

貞觀三年後,唐太宗讓軍功卓著的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離開了京都,出任襄州都督。從此,尉遲敬德實際就是離開了軍隊與中樞,在州刺史、都督等地方大員任上輾轉了十餘年。

因爲尉遲敬德脾氣暴躁,在朝中時,居功自傲,經常當面譏諷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短處。而且他還要動手打人,宰相們實際對他又恨又怕,但又不能動他。

由此,唐太宗讓他出京任職地方,實際是爲了保全君臣之義,是在保護他。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而尉遲恭仍然屢屢犯暴脾氣的毛病,爲此曾受過太宗的嚴厲警告。

終於,直至貞觀十七年,一直任職外州的尉遲敬德,大概是想明白了什麼,上表申請提前退休。

之後,除每日初一、十五上朝二次外,從此閉門不出,以歌舞美人自娛了十六年,直至去世。

但必須指出的是,太宗給尉遲恭的優待是恩遇極隆的,他享受的退休規格是:“開府儀同三司。”這可是宰相級的正國級待遇。

下面,且聽分析“不賞之功”與“使功不如使過”,對尉遲敬德產生了什麼影響。

先說尉遲敬德的不賞之功。

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殺建成太子

縱然秦王身經百戰,早已殺人如麻。可這一次,他親手射殺的,卻是自幼一起長大,少年時感情深厚的同胞手足長兄,心裏說不出的別樣情緒,讓在戰場上從不手軟的李世民,竟然拉不開弓弦了。於是,反讓李元吉勒住了脖子,性命危在眉睫。

這時候,尉遲敬德馳馬趕到,殺李元吉,救下李世民。

這是繼洛陽大戰時,李世民身陷於單雄信重圍中那次之後,尉遲敬德第二次救了他的命。

尉遲敬德格殺齊王李元吉後,又替代李世民,幹了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

就是披甲執兵闖入禁中,橫着鋒刃尚在滴血的長槊去見皇帝李淵,這實際就是,逼皇帝寫下了授權於秦王的詔書。

千鈞一髮之際救了皇帝二次性命的大將,歷史上也唯有尉遲敬德。又手刃齊王,兵逼高祖。這就是古人所云:不賞之功!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第2張

再講一講,什麼叫“使功不如使過”。

從功臣排名地位上講,除非唐太宗親征,否則尉遲敬德這樣級別的大將,是真的沒法參與大唐那些開彊戰爭的。原因如下:功勳卓越的人,往往會生驕縱之心。尤其是行伍出身的尉遲敬德,除了太宗之外,他是誰也不放在眼裏的。

其一。

大唐如果發動戰爭,有比尉遲敬德更適合領軍的統帥。而這些統帥,又是沒資格去擔任尉遲敬德的上級領導的。

其二。

倒不是說尉遲敬德沒本事統一路大軍。尉遲敬德勇猛善戰,同樣也善於領兵的。

未投唐之前,衆多唐軍名臣大將,多在尉遲敬德手下吃了敗仗。

唐右僕射裴寂,唐宗室親王李孝基、大將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等諸路軍馬,全部被尉遲敬德擊破並俘獲。其軍鋒之猛,曾讓高祖李淵膽戰心驚。

但是,如果讓已經立有“不賞之功”且常常居功自負的尉遲敬德,再立幾次滅國擒王的大功,那朝廷該用什麼去封賞他呢?

所以,讓李靖、李世勣這些在玄武門之變中“犯有立場不堅定、有觀望錯誤”的名將,去指揮大唐向四夷擴張的遠征戰役,他們就會兢兢業業,竭盡全力用功績去彌補自己的錯誤。

這是最合適的,也就是古人云:使功不如使過之意。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第3張

尉遲敬德脾氣有暴躁?

貞觀六年九月李世民大擺酒宴,時任同州刺史的尉遲敬德回京赴宴。席間又鬧出了一樁天大之事。

中國人酒宴上,席位排名,是有講究的。

尉遲敬德見到,有人的席位排在他之上。於是勃然大怒,橫目斥道:“爾有什麼功勞,配坐在我上席?”

史書未講明此人爲誰。尉遲敬德凌煙閣排第七,那麼他上座此人,就必然是房玄齡等後來凌煙閣的前六人之一。

任城王李道宗,當時坐在敬德的下位,李道宗一看,不妙,尉遲敬德發脾氣,那是要出亂子的。便連忙起身離席來勸解。

李道宗,那是宗室親王,李世民的親堂弟。一直就跟着李世民打仗的,也是戰功卓著之人。

尉遲敬德已經動手開打了,見李道宗敢上來阻止,便朝着李道宗一拳過去,正中面門,差點兒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

這事兒大了!在皇帝賜宴上,動手打人,還打壞了皇帝的堂弟。

若按照漢代法律,在皇帝與太后皇后賜宴上,如果出言不遜,那屬”大不敬”之罪。還要動手打人,且還是打壞了皇帝家家族裏的宗室兄弟,那還了得,那是鐵板釘釘的大不敬重罪了。

大不敬。輕者殺頭,重者是可以族誅的。可參見西漢灌夫之死。

李世民非常不高興,但也沒大發雷霆,只是冷着臉對尉遲敬德說了句話,意思爲:

“我總覺得漢高祖不該誅殺功臣,如今一看,覺得漢高殺功臣,是有道理的!”

這一回,是把尉遲敬德真嚇倒了。從此後,便收斂性情,一般就不再任性的恣意妄爲了。

尉遲敬德這種政變深度參與者,曾經殺帝之胞弟、以兵逼高祖的“不賞功臣”,在古代是很容讓皇帝在事成後卸磨殺驢,再讓其背鍋的。

但是,縱然尉遲敬德大鬧皇帝酒宴,毆打宗室親王這樣的事做出來,李世民也沒殺他。唐太宗的胸懷氣度,千古一帝這個稱呼,絕不是平白無故就可得的。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第4張

但是尉遲敬德的脾氣,終究是一下難改的。

貞觀十三年,尉遲敬德調任鄜州都督(今陝西富縣)。

估計又是打了什麼人,或說了些什麼狠話,竟然被人打小報告,說尉遲敬德意圖謀反。

唐太宗當然不會相信!肯定是老毛病犯,又得罪人了。但既然事發生了,那總得與尉遲敬德面談一次。

如果皇帝真懷疑有大臣謀反,那就是直接下獄審詢,而非面對面談心了。

太宗問:

“爲何會有人說你謀反?”

尉遲敬德聞言大怒,解衣投地,露出胸背累累瘡疤。憤然道:

“臣確實謀反!曾跟隨陛下征伐四方,不懼刀砍箭鑿,身歷百戰,今天下安定,便又懷疑我要謀反了。”

太宗本意就是要勸勸他收斂些脾氣,別老得罪人,一見這樣,趕緊說道:

“行行,快穿上衣服,朕又不懷疑你,所以纔有此問,何必這般惱怒!”

不過,尉遲敬德這一身傷疤,卻讓太宗回想起了當年二人彎弓執槊的征戰歲月,皇帝感慨之下,也不由得流了眼淚。

尉遲恭的戰功赫赫,爲什麼晚年十幾年閉門不出? 第5張

此後,尉遲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數年後的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尉遲敬德上表請求回家養老。

除了唐太宗伐高句麗時,尉遲敬德隨軍從徵之外,餘生十六年,再不與人交往。

尉遲敬德上半生縱橫沙場,以勇名冠三軍。仕途下半生卻遠離軍旅,十餘年間歷任於襄州、同州、宣州、鄜州、夏州等,

他與唐太宗二人的君臣之義,是可稱千古美談的。

658年12月,尉遲敬德逝世,享年七十四歲。唐高宗李治追認他爲司徒、幷州都督,諡號爲“忠武”,賜東園祕器,陪葬昭陵。並下詔悼念,三天不臨朝。並且命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去參加弔唁。

而尉遲敬德之所以要在致仕之後閉門十六年。實際就是以此報答太宗皇帝對他的保全之義。

因爲,當尉遲敬德隨着年齡增長,火氣漸退之後,慢慢他就領悟到了人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