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燕太子丹削弱秦國的對策是什麼?燕國竟將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燕太子丹削弱秦國的對策是什麼?燕國竟將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燕國是第四個被秦王徹底滅掉的國家,它是戰國七雄中除韓國之外最弱的。燕國源於召公,西周初年,召公被封於燕,此後他的子孫不斷擴張,最終燕國成爲姬姓諸侯中“文武所褒大封”之一。春秋時期位列十二諸侯,戰國時躋身戰國七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燕國是最早被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因此,燕國的歷史極爲悠久,立國長達九百年。它是周王室最後的血脈,姬姓諸侯中最後滅亡的國家。

春秋時代,燕國國力較弱,在春秋五霸相繼而出的時代,燕國並未在歷史上留下什麼業績。戰國時期,燕國國勢有所起色,但仍弱於其他諸侯國。

燕太子丹削弱秦國的對策是什麼?燕國竟將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公元前315年,當各國變法都近於尾聲的時候,燕國的變法還遲遲未實行,反而發生了內亂。燕王噲仿效禪讓制度,將王位傳給燕將子之,引發了燕國的政治動盪。齊國趁機出兵攻燕,殺掉子之,攻下燕國都城,燕國幾近亡國。

燕昭王繼位後,立志雪恥,開始大力延攬人才。他築黃金臺,求購千里馬,最終魏國的樂毅、趙國的劇辛、齊國的鄒衍都到燕國效力,一時“士爭趨燕”,燕國迅速強盛起來。公元前284年,齊國樹敵衆多,引發五國聯軍攻齊。燕昭王命樂毅率軍出征,在樂毅的指揮下,燕軍直接進攻齊國國都臨淄,半年之內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燕昭王終於報仇雪恥,但齊國和燕國也從此結爲世仇。

但燕國的強盛僅僅持續了燕昭王一代,燕昭王后,燕國又衰落了下來。燕國之所以滅亡較晚,是因爲有趙國作爲屏障。燕國曆代君主多不明大勢,多次與齊趙互有徵伐。燕國弱,自然是敗多勝少,但也嚴重拖累了趙國,加速了趙國的衰落,也就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燕趙之間的第一次大戰發生在邯鄲之戰後,經歷長平大戰和邯鄲之戰的趙國損失慘重。燕王目光短淺,派出六十萬大軍攻趙,趙國派出廉頗率領八萬趙軍出擊,擊潰燕軍主力,包圍燕國都城,燕國被迫割地求和。

燕太子丹削弱秦國的對策是什麼?燕國竟將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第2張

此後,燕趙兩國不斷髮生戰事。秦王政十一年,趙王再次派軍攻燕,秦王趁機出兵抗趙援燕,趙國丟失九座重要城池,國力被嚴重削弱。脣亡齒寒,趙國無力抗秦之後,燕國也就岌岌可危了。

秦趙對決之時,太子丹正在秦國做人質。在邯鄲時,太子丹也曾在趙做人質,和嬴政是孩提時代的好友。但嬴政立爲秦王之後,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嬴政對他十分不好,不加禮遇,太子丹很憤怒,決定出逃回國。

秦王政十五年,太子丹逃回燕國。他在秦國爲人質期間,備受凌辱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秦國的目標是滅掉六國、一統天下。因此,他決定削弱秦國以復仇,但經過與衆大臣的商議後,燕國的對策既不是操練兵馬,也不是聯和諸侯抗秦,而是決定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找一個人去刺殺秦王。

燕太子丹削弱秦國的對策是什麼?燕國竟將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第3張

不久,秦將樊於期戰敗,畏罪逃到了燕國,投到了太子丹門下。燕臣鞠武認爲,太子丹逃回燕國,已經惹怒了秦王,此時如果燕國收留秦國的叛將,必然會引發秦軍攻燕。他主張儘快將樊於期送出境,然後聯合齊楚和匈奴等一切可以聯合的勢力,共同對付秦國。但太子丹復仇心切,認爲這樣很難收到成效,即使收到成效也要等很長時間,因此,他積極尋找刺客,謀劃刺殺。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不久,王翦等人分兩路大軍伐趙,圍困趙都邯鄲,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進行着頑強的抵抗,但諸侯已經預感到了趙國滅亡在即,因此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個被滅的就是自己。太子丹此時也十分焦急,就去找田光商議對策。於是,田光便將荊軻推薦給了太子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