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項羽爲何要殺義帝楚懷王?其仍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

項羽爲何要殺義帝楚懷王?其仍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漢之際,反秦的舞臺上可謂楚人獨舞,不僅前期領袖陳勝、吳廣是楚人,而且後期楚漢爭霸的雙方劉邦、項羽也都是楚人。真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啊,一時其他關東五國淪爲炮灰,引領而望、作壁上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項羽爲何要殺義帝楚懷王?其仍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

陳勝的“張楚”政權被章邯滅亡後,楚地的領袖則成爲了項梁。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立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爲楚王,仍舊稱楚懷王,建都在盱眙,自己則號爲武信君。項梁戰死,楚國的軍事重擔落在宋義、項羽、劉邦身上,但楚王熊心也非無能之輩,爲了激勵將士滅秦,“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後來劉邦率先攻入關中,項羽雖然後入,卻因打敗秦軍主力、權勢巨大而不得不讓劉邦屈服。所以他發出使者到楚懷王請功,結果楚懷王不改初衷,回答“如約”,也就是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項羽不予理睬,不僅不讓劉邦做關中王,而且大封十八路諸侯,而把劉邦封到漢中、巴蜀爲漢中王。

至此,《史記》《漢書》的記載基本略同,然而接下來的事情——項羽殺義帝——其記載卻充滿了重重矛盾。

史料中記載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史記·項羽本紀》: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羣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史記·高祖本紀》:正月,項羽自立爲西楚霸王……項羽出關,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羣臣稍倍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江南。

《史記·黥布列傳》:漢元年四月,諸侯皆罷戲下,各就國。項氏立懷王爲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漢書·陳勝項籍傳》:二年,羽陰使九江王布殺義帝。

《漢書·高帝紀》:二年冬十月,項羽使九江王布殺義帝於郴。

《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尊懷王爲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布擊之。布使將追殺之郴。

項羽爲何要殺義帝楚懷王?其仍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 第2張

不僅記載項羽、劉邦的所在紀、傳存在矛盾,就連《史記》《漢書》之間也存在矛盾。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說項羽“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衡山王是吳芮,而臨江王是共敖;

而《史記·黥布列傳》《漢書·陳勝項籍傳》《漢書·高帝紀》《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則說項羽是派九江王布殺的義帝,“布”即“英布”,又因臉上曾受黥刑而被稱爲“黥布”。

這是派遣的人不同。

另外,發生的時間也不一致:

《史記·黥布列傳》說殺害義帝的時間是漢元年八月;

《漢書·陳勝項籍傳》《漢書·高帝紀》則說殺害時間爲漢二年,甚至《漢書·高帝紀》還具體到了冬十月,這與漢元年八月差出14個月之多。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則沒有明確時間,不敢輕易得出殺害時間。

此外,殺害義帝的地點也不一致;

《史記·項羽本紀》說地點是江中,江中是地名還是江之中,筆者不得而知;

《史記·高祖本紀》則說是江南;

《史記·黥布列傳》《漢書·高帝紀》《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則說是郴縣。

派遣的人物不一致,時間不一致,地點不一致。雖然這有司馬遷、班固所處時代史料掌握不夠的可能,但也不能排除項羽派人殺義帝這件事情是劉邦誹謗、謠傳的可能。爲什麼這麼說?

有兩個疑點。

一、劉邦討項羽的藉口。劉邦爲義帝發喪,並向天下昭告討伐項羽的事件,在《漢書·高帝紀》裏記載最爲詳細,是這麼說的:

項羽爲何要殺義帝楚懷王?其仍按照約定封劉邦爲關中王 第3張

(漢二年)三月,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曰:“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爲賊,敵乃可服。’項羽爲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三軍之衆爲之素服,以告之諸侯,爲此東伐,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漢王曰:“善。非夫子無所聞。”於是漢王爲義帝發喪,袒而大哭,哀臨三日。發使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爲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董公與劉邦的這段對話發生在劉邦拿下三秦,並東取河南王、韓王、魏王諸地之後,拿下關中,有張良對項羽的辯解,說是本應有之,但東出關中,絕對是“師出無名”的舉動。董公的建議,被劉邦積極採納,絕對是權宜之計。

況且這段對話的前提也比較令人質疑,本文前面引用的史料無不顯示項羽是暗地使人殺害義帝,那董公怎麼知道的,所以項羽殺義帝在當時頂多是江湖傳說。但政治口實是要得,劉邦聽完董公的建議,立刻“發喪”“大哭”“發使告諸侯”,宣佈自己“討伐”項羽的“正義”性,實際上揭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二、彭城大戰的參戰方。劉邦昭告天下後,立刻發動“五諸侯兵”開展對項羽的大戰,《史記》《漢書》在記載率領五諸侯兵的動詞特別值得玩味,史料多處用的是“劫”,只有一處用的是“部”。“劫”,《說文解字》解釋是“劫,人慾去,以力脅止,曰劫。”大抵不錯。所以“五諸侯”隨劉邦征伐項羽並非所願,否則也不至於56萬大軍被項羽的3萬軍隊打得大敗。

而這“五諸侯”,都有誰呢?《漢書·高帝紀》裏記載有:劉邦入主關中時投降的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投降的河南王申陽(還有一種可能是殷王卬)、韓王鄭昌(被替換爲韓王信)、魏王豹,而趙、齊這樣的大諸侯和其他諸侯無一參加。而彭城之戰劉邦大敗,“諸侯見漢敗,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不過如果從項羽與義帝熊心的矛盾看,殺害是有可能的,但總是感覺不像項羽一向的作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