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開國是共有幾個公爵?爲何只有徐達的爵位傳至明亡?

明朝開國是共有幾個公爵?爲何只有徐達的爵位傳至明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建立了大明王朝,其後還北伐驅逐了元朝勢力。開國不久,朱元璋開始大封功臣,在洪武三年十一月(1371年初),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也即明朝開國六公爵。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六位都是功勳卓著的大功臣或功臣之後,而朱重八同學一貫的形象就是殺功臣,那這六個公爵最後的下場都是怎樣的呢?(以下排名分先後)

一、韓國公李善長(1314年-1390年)

李善長是文臣,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就投到朱元璋麾下,朱元璋在外征戰的時候,李善長爲他留守後方,輸送糧草,功勳卓著。

明朝建立後,李善長兼太子少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在明朝初年各項禮儀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李善長帶領一幫儒生制定了明朝的官制和禮儀,同時監修《元史》,編修《祖訓錄》、《大明集禮》等,除了軍事方面的,其他事無鉅細,朱元璋都交由李善長負責,讓他與儒臣謀議而行。

洪武三年,李善長封韓國公,在六公爵中位列第一,爵位子孫世襲,予鐵卷,免二死,子免一死。

李善長向朱元璋推薦了胡惟庸,但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朱元璋藉此案大肆誅殺,李善長險些被牽連。然而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十年後李善長還是沒逃過厄運,因爲胡惟庸藍玉案被殺,連同他的妻女弟侄七十餘人全部處死,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

能免死的鐵卷也沒能救得了李善長,皇帝要是想殺你,別說鐵卷,鐵桶都沒用。既然李善長“謀反”,韓國公這個爵位自然不能保留下來,世襲世襲,就成了自己襲自己了。

明朝開國是共有幾個公爵?爲何只有徐達的爵位傳至明亡?

二、魏國公徐達 (1332年-1385年)

徐達是朱元璋的第一武將,至正十三年(1353年)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隸屬於朱元璋。

作爲一代名將,徐達一生中幾乎百戰百勝,只有一場失敗,那就是洪武五年(1372年)出征北元,徐達率中路軍輕敵冒進,遭到北元軍伏擊,損失一萬餘人。

徐達爲明朝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跟隨朱元璋東拒張士誠,西滅陳友諒,與常遇春一起統兵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直接攻克元大都,將元朝趕回了老家,隨後又繼續征討北元殘餘勢力。

洪武三年,徐達被封爲魏國公。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轉戰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爲"萬里長城"。

後來徐達患了背疽,捱到第二年病重去世,野史傳聞說徐達是吃了朱元璋賜的蒸鵝病重而亡的,但是此事並無正史記載,只見於無端野史,可信度實在不高,畢竟朱重八同志對於那些將死(不是被老朱自己弄到將死)的功臣都是非常慷慨的,而徐達的小心謹慎並沒有觸犯到朱元璋的底線。

徐達死後,朱元璋異常哀痛,爲表哀思,他追封徐達爲中山王,令其長子徐輝祖承襲魏國公,並代代相傳。魏國公的爵位真正做到了世襲,一直傳到明末,而且還新增了一支公爵傳到明末的公爵——定國公。

第一代定國公徐增壽是徐達的第四子,他沒有資格繼承父親的魏國公爵位,而徐增壽的軍事才能又不怎麼高,這樣一來,他是與公爵是無緣了。但是恰恰碰到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且最終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徐增壽是朱棣在南京城(明初都城)最重要的內線之一,雖然後來暴露被建文帝所殺,但等到朱棣進城登基以後,爲了表彰徐增壽對自己的忠誠和貢獻,追封其爲定國公,世襲罔替,令其子徐景昌繼嗣。而徐輝祖是站在建文帝這邊的,朱棣一方面出於人心考慮,另一方面顧念徐達的功績和徐增壽的擁戴之功,所以仍然留着徐輝祖這個魏國公。

這樣徐家一門就有了魏國公和定國公兩個爵位,後來定國公一系跟隨朱棣遷都到了北京,而魏國公徐輝祖一系則繼續留在南京,兩支都一直傳承到明末,一門兩國公,分居兩京,還都伴隨始終,也算一大奇景。

三、曹國公李文忠(1339年-1384年)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他是朱元璋開國的重要將領,十九歲從軍,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後來跟隨常遇春北伐元朝,在常遇春病逝之後,代替常遇春繼續北伐,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

洪武三年,李文忠因功被封爲曹國公。

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李文忠患重病,朱元璋親自前往探視。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其子李景隆嗣曹國公爵位。

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率領建文帝軍隊作戰,簡直就是朱棣的神助攻,接連失敗,損兵折將,最終在防守南京城的時候還獻城投降,不過他也因此保留了爵位,但還是免不了被清算,永樂二年(1404年)因“大逆不道”而被削去爵位。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文忠的六世孫李性封臨淮侯,可畢竟不是公爵了,曹國公已無。

四、宋國公馮勝(?-1395年)

馮勝原名馮國勝,在元末亂世之中跟哥哥馮國用一起結寨自保,後來投靠朱元璋,開始了傳奇的一生。他參與過救援安豐、決戰鄱陽湖、俘虜張士誠的歷次重大戰爭,洪武初年也率軍北伐,連戰連捷,後又參與明朝遼東的軍事行動。

明朝開國是共有幾個公爵?爲何只有徐達的爵位傳至明亡? 第2張

洪武三年,馮勝因爲戰功而被封爲宋國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發,次年,馮勝因爲被藍玉案牽連,以藍黨被賜死,宋國公爵位被剝奪。

五、衛國公鄧愈(1337年-1377年)

鄧愈是明朝開國名將,其主要戰績在江南、江西一帶,在著名的洪都保衛戰中,鄧愈配合朱文正防守洪都,阻止了陳友諒的進攻,爲朱元璋回師救援爭取了時間。

之後,在徐達、常遇春北伐的時候,鄧愈也從河南出兵配合大軍北伐,但不是主力。

洪武三年,鄧愈又攻克了烏斯藏部,招降了吐蕃,因功被封爲衛國公。

洪武十年(1377年),鄧愈因病去世,年僅41歲。朱元璋聽到消息後十分悲傷,追封其爲寧河王。

鄧愈長子鄧鎮襲封衛國公,後改封爲申國公,鄧鎮的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後來李善長因爲胡惟庸案獲罪,李善長被滅族,鄧鎮也受牽連被殺,爵位被削奪。嘉靖十一年(1532年),鄧愈的後代續封定遠侯,世襲爵位,直到明末。

六、鄭國公常茂

常茂,是常遇春長子,因爲常遇春在北伐過程中病逝,沒趕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勞,就將常茂封爲鄭國公。

常茂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才能,卻養成了一般官二代的驕傲自大。馮勝是常茂的岳父,常茂跟着岳父一起出徵納哈出,在軍營里根本不受軍規管控。納哈出投降後,常茂在宴會上得知納哈出準備逃跑,卻不按馮勝的指令行事,擅自行動,導致納哈出部潰散,朱元璋爲此動怒,將他安置到龍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病逝,無子,其弟常升襲爵,後來爵位被削奪。

綜上所述,明朝開國六公爵,真正實現世襲的只有魏國公徐達,甚至還多了一個世襲的定國公,相比其他五家不是一代就兩代的結局,徐家算是非常成功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