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原因是什麼?十二銅人後來去哪了?

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原因是什麼?十二銅人後來去哪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始皇的十二銅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從這裏我們知道,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不但下令將六國的貴族遷徙到了咸陽以及邊遠的巴蜀等地,還把全國的兵器一股腦兒地收繳起來,鑄造了十二個銅人,將它們立於咸陽的宮中。

那麼,秦始皇爲什麼要鑄造十二個銅人?這些銅人後來又到哪裏去了呢?

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原因是什麼?十二銅人後來去哪了?

關於秦始皇爲何要鑄造這12個銅人,主要有兩種說法。

其一,傳說秦始皇曾做了一個白日夢,夢中天象鉅變,日月無光,黑暗霎那間籠罩了大地,妖魔鬼怪紛紛逃出生天,百姓們驚恐萬狀,避之不及。正當始皇束手無策之時,突然一道金光閃過,一位鶴髮童顏的仙道翩然立於始皇面前,叮囑他務必快速鑄造12個銅人,方可安定天下,拯救黎民。

夢醒後,始皇遂下令收繳全國青銅兵器,融化後鑄成了12個高大威猛的銅人,安置在咸陽宮內。

其二,有一次,始皇率文武百官觀看民間雜耍演出,期間忽然衝上來一隊手持兵器,滿臉殺氣的武士,在始皇面前極盡表演執戈廝殺的場景。這一幕深深地讓始皇憂慮,朝廷對兵器的管理不夠嚴格,如果任由這些兵器在民間氾濫,終究會殃及他的統治。

其後,始皇又聽到大臣報告,民間流傳一首民謠:“渠去一,顯於金,百邪辟,百瑞生。”這個“渠”字,在古代含有“大”的意思,去掉一橫後,變成了“人”字,似乎在提醒始皇,多多鑄造青銅人,方可以消災避禍,穩固江山。

當然了,這些都是傳說。最有可能是,始皇之所以鑄12銅人,其根本的目的是藉此將民間的兵器收繳,不給百姓和六國貴族造反的機會。於是他假借夢境,或者假託民謠,以達到他穩定統治的政治目的。

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原因是什麼?十二銅人後來去哪了? 第2張

那麼,這些銅人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據史籍記載,這些銅人均着狄人服裝,胸部鐫刻着“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爲郡縣,正法律,同度量”這樣的銘文。它們都出自於大名鼎鼎的丞相李斯之手。李斯本就對中國的文字統一居功至偉,其書法自然是精美絕倫了。

12個銅人的高矮不一,輕重各異。《史記·索隱》記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鍾小者高三長,皆千石也。”“銅人十二,各重三十四萬斤。”綜合各種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這12個銅人體型巨大,最高的超過了13米,最矮的也有近8米,重量則達到了驚人的一百多噸。

那麼,始皇帝爲什麼就不多不少只鑄造了12個銅人呢?

因爲“12”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代很有獨特的寓意。古人曾把大地分成12地支,也曾把整個世界分成四面八方,加起來也正好是十二。另外,一年四季,每季三個月,也恰好是12個月等等。在始皇的眼裏,12就代表着天下,代表着整個大地,鑄造12個銅人,自然就表示一統天下,四海臣服。

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的原因是什麼?十二銅人後來去哪了? 第3張

這些銅人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12銅人鑄造完成後,曾被安放在阿房宮的宮門外,至今還有“銅人原”這樣的地名。公元前206年,秦國滅亡後,西楚霸王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此後,這12個銅人也隨着秦王朝的覆亡,開始了其輾轉坎坷的命運。

王莽篡漢自立新朝後,曾夢見銅人暗自流淚,醒來後的他十分厭惡這些銅人,於是命人將銅人胸前的銘文除去,讓12銅人慘遭蹂躪。

不過,王莽還不算過分,最多也是厭惡這些個銅人,並沒有銷燬它們的打算。

據《史記正義》記載:“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裏。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徙之鄴,符堅又徒之長安而毀之。”

這裏邊提到了三個人,一個是董卓,他曾挾持漢獻帝下旨,將10個銅人毀壞後鑄成銅錢,只剩下其中的兩個。魏明帝曹叡打算將餘下的兩個銅人運到洛陽,但運至霸城後,終因太過沉重而無法實現。

後來,殘暴荒淫的後趙皇帝石虎也惦記過銅人,將僅存的兩個銅人運到自己的都城鄴城。最後,這兩個歷盡磨難的銅人被苻堅帶到了長安,並將它們銷燬了。

不過,在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裏還有另一個說法,“董卓毀其九爲錢,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陽,重不可勝,至霸城西停之。石虎取置鄴宮,符堅又徙之長安,毀二爲錢,其一未至而符堅亂,百姓推置陝北河中,於是金狄滅”。

如果按照酈道元的考證,那麼,這12個銅人其實並非全部被毀,其中有一個被推進了黃河之中,具體的位置大概在今三門峽市的黃河渡口邊。相信隨着我國考古的深入發掘。這碩果僅存的秦始皇銅人,終究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