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秦始皇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前221年,在耗費十年的時間之後,六國終被秦國兼併,秦始皇完成天下一統的夢想,從此中華大地進入君主專政的帝國時代。這是我們常見的關於秦始皇的描述,雖然天下是由秦始皇完成一統的,但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描述的那樣: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之所以能完成天下一統,是在他之前六位君主奮鬥的基礎上才實現的,可以說秦始皇能完成最後的臨門一腳,之前的六位君主功不可沒,不過有功雖然都有功,但總歸還是有功勞大小的區別,那麼秦始皇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呢?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這六位君主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

之所以以秦孝公作爲秦國起飛的起點,主要在於春秋時期秦國雖然出過一位霸主,但在歷史進入戰國時代之後,原先的霸主先後接連沒落,秦國也不例外,尤其是經過秦簡公和秦惠公的折騰,秦國的實力一落千丈,連自己最基本的河西之地都被魏國奪取。國內動盪不安,國外以齊楚韓趙魏燕的戰國六雄已隱然崛起,秦孝公就是在這樣的內外交困的環境下即位的。

作爲一名有抱負、有夢想的國君,秦孝公即位之後決心圖強改革,隨即發佈求賢令,之後商鞅入秦獲得秦孝公的重視,秦國在商鞅的主持下開始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主要特點“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再簡單來說就是強調耕戰,一切要爲這兩者服務,秦國在商鞅的變法之下,權力得到集中,經濟得到發展,整體逐漸開始變得強大起來。可以說沒有秦孝公的變法圖強,沒有秦孝公爲秦國起飛打下的根基,秦國想要一統天下無異於癡人說夢。

秦孝公之後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上任之初雖然車裂了商鞅但藉此打擊了貴族的權力,鞏固集權了秦王室的權力,至於商鞅提出的變法並沒有因此被終止,秦國繼續在變法圖強的道路上前進。秦惠文王的貢獻則是出擊北方橫掃掃義渠,解決義渠對秦國背後的騷擾,進攻魏國收復多年以來被侵佔的河西地區,攻佔漢中、巴、蜀,打通了南進楚國的道路。除了在軍事上對東方六國形成壓迫之外,秦惠文王重用張儀,行“連衡”之策,粉碎了六國聯合對抗對秦國的目的。秦惠文王的貢獻是讓秦國統一天下的夢想更進一步。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 第2張

秦惠文王之後是秦武王,秦武王對秦國的向前推進也是有貢獻的,比如平定巴蜀叛亂,,結盟魏國,聯越制楚,設置丞相等,但這些貢獻都抵不上他的舉鼎而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史書記載秦武王:武王有力好戲,就是說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結果在與力士們進行舉鼎比賽的時候,兩眼出血,脛骨折斷而亡。

秦武王之後是秦昭襄王,在秦昭襄王時代,秦國在殺神白起的帶領下開始攻滅六國,比如在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後又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最著名的是在長平之戰中重創趙國主力,使得三國再沒有能力與秦國相抗衡。另外最重要的是秦昭襄王直接派兵滅了留存於形式的東周,向天下表明瞭秦國將要天下一統的決心。

不過對外戰績雖然亮眼,但多年的征戰也確實拖垮了秦國,使得秦國在面對六國聯軍征討時無力抵抗。

秦昭襄王之後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也着實悲催,父王死後,服喪一年,之後登基三天就一命嗚呼。雖然對秦國沒啥貢獻,但也沒阻擋秦國前進的腳步,可以算是變相的一種貢獻吧。

秦孝文王之後是秦莊襄王,秦莊襄王即位後,也曾爲秦國的版圖開拓做出過一定的貢獻,比如命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命蒙驁攻打趙國和魏國都取得了一定的土地,但在魏國信陵君的合縱策略之下,秦軍節節敗退,不得已只得縮回函谷關閉門不出。如此三年時間過去,秦莊襄王也一命嗚呼般的追隨秦孝文王而去。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秦國之前的六位君主中誰的功勞最大? 第3張

秦莊襄王之後秦王嬴政即位,秦國在嬴政的改革之下,在歷代先輩的積累之下終於得償所願完成天下一統,嬴政也藉此成爲千古一帝。

縱觀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這六位先祖,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每位先祖都功不可沒,但最關鍵的、推動秦國向前大跨步前進的其實只有三位國君,他們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一位爲秦國的強大鋪好框架,一位促成秦國的強大,一位將秦國的強大轉換成現實。至於秦始皇最應該感謝誰?雖然每位先祖都值得被銘記,但若沒有秦莊襄王的即位也就沒了嬴政的登基,和嬴政最有直接利害關係的莫過於秦莊襄王了。